强化社会支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6-28张洁黄新智李军李镇东张伟
张洁++黄新智++李军++李镇东++张伟东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186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社会支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某高校社区2014年10月—2015年11月11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实施强化社会支持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指导和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1年后FPG、2 hPG、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年后DSQ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强化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会支持,社区糖尿病,血糖,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86-03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眼、心脏、肾脏、血管等发生病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大量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2]。为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对广州市某高校社区2014年10月—2015年11月11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了常规社区干预及强化社会支持的糖尿病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某高校社区2014年10月—2015年11月11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50~85岁,病程1年以上;③意识清楚,理解能力正常;④无精神病史;⑤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丧失运动能力;②严重躯体疾病、恶性肿瘤等需住院治疗;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④因疾病原因对饮食运动有特殊要求;⑤依从性差。采取随机数字表将这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55~85岁,平均(64.6±5.8)岁,病程2~25年,平均(10.2±3.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3~84岁,平均(65.3±6.5)岁,病程2~26年,平均(9.7±3.8)年。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健康指导和教育,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实施强化社会支持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将家庭照顾与社区照顾紧密结合,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对参与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社会支持理论等,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针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举办社区糖尿病知识讲座,每半个月举行1次,内容包括糖尿病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紧急情况处理、基础护理、心理应激应对、社会活动等。③家庭随访:除了要求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外,医护人员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确定随访的频度,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了解其饮食、运动及作息情况等。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指导,并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尤其是空巢糖尿病老人,对其存在的抑郁、消极等不良心理应给予积极的疏导及宽慰,从精神及生活上给予其关爱与温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加强家庭支持: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求患者的家人及亲朋也参与进来,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对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工作,教授其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加强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同时指导家属掌握相关家庭监测技术,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饮食和用药的配合,患者自我护理技术,提高家属对患者生活照顾的能力。⑤建立支持性团体:以同一医护人员管理的同楼栋或相邻楼栋患者小组等方式组织活动,增进病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老年活动中心组织的活动,结识更多的伙伴。社区医护人员应当在社区资源提供和服务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连续干预1年后进行效果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情况。②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4]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4个维度,共计27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得分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干预1年后FPG、2 hPG、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DSQL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干预1年后DSQ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社会支持是基于社会网络机构各类社会关系对于个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可体现在主观方面,也可体现在客观方面。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醫疗、社会及情感需求,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积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的积极性,劣性的社会支持则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5],社会支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糖尿病患者对于亲属、配偶、子女、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福利机构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利用度越高,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王贤玉等[6]的研究显示,社区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均较低,且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311),因此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社区中心在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常规社区健康指导和教育的同时,加强了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干预。
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干预前,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十分必要,通过系统性培训后可使医护人员掌握关于社会支持干预的相关技能,有效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可使其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能有更为科学的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定期家庭随访可有效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活作息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此外,家庭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7]。加强家庭支持则可促使患者感受到家人与亲朋好友的关怀及温暖,给予患者有效的情感支持。建立支持性团体则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提高生活质量[8]。在经过上述1年强化社会支持后,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DSQ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也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则无明显变化。提示,强化社会支持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强化社会支持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Hassali MA, Nazir SU, Saleem F,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15,21(1):28-38.
[2] 李静,朱继民,梁化亮,等.合肥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5):447-45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2-4.
[4] 張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14-116.
[5] 陈长香,田苗苗,李淑杏,等.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家庭、社区、社会支持体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63-5965.
[6] 王贤玉,曾坪,方琪.社区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8):1114-1117.
[7] 杨堂河,徐军妮,缪梓超,等.社区家庭健康支持系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6):2464-2466.
[8] 赵磊,化前珍,王波,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5):1-5.
(收稿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