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功夫应在价格杠杆之外
2017-06-28周召华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3期
周召华
2016年,一则《“限塑令”名存实亡》的新闻曾引发热议。后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辟谣称“限塑令”实施以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我不怀疑“限塑令”对于治理“白色污染”所起到的作用。但9年过去,减塑效果已经显著消退的现状也必须面对。
心理学上有一种“饱和效应”,是持續使用同—刺激材料导致刺激效果递减的心理现象。限塑,原本意在通过收费的方式让人们无法再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但“有偿使用”后,人们反倒没了道德约束。
治理白色污染、重塑消费习惯、强化环保意识,单凭所谓价格杠杆,不足以解决问题。
9年的实践表明,“付费使用”远远不能让消费者产生价格痛感,也就当然不能引导其改变业已形成的、由来已久的行为习惯,反倒会将之当成是心安理得的正常交易。“花钱购买”的市场过程,减少了公众使用塑料袋时的道德负疚感,在根本上背离了“限塑”的主旨。
对于“限塑”,真正可以努力的方向,还在价格杠杆之外。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90%的塑料袋并非从超市流出。很多农贸市场里,超薄塑料袋大行其道。有关部门需要针对这些场所填补监管漏洞,量身定制提供绿色包装解决方案,从供给侧去解决问题。
生产源头不控制住,仅靠自律和使用端治理,限塑难免力不从心,尴尬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