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分析

2017-06-28凌彩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株数铜绿单胞菌

凌彩红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广西 南宁 530299)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分析

凌彩红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广西 南宁 530299)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等部位,并且其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对于临床的维护和治疗均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此种情况,本文结合本单位的相关病例,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的动态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相关的治疗工作提供现实实践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耐药性动态变迁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皮肤、肠道、呼吸道等部位的菌落,也是医院中常见的致病菌落,在临床上为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PAE是一种条件致病性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于含有代谢疾病、血液病、烧伤和肿瘤病的患者易受其影响,另外对于手术后的患者也会受到该菌种的影响,铜绿假单菌落往往会引起术后的伤口感染,也会导致被褥感染而产生褥疮、脓疮等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恢复。该菌落很容易对抗菌的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给临床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通过对医院内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动态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先关的资料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针对此种情况,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的铜绿假单胞菌306株,对于临床的特点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种的来源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的铜绿假单胞菌306株,对临床的特点和耐药性进行了回顾分析研究,对于同一患者的同一样品中多次分离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不进行重复记录。

1.2 使用方法

根据相关的操作规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并使用了美华MA120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的细菌鉴定及药敏鉴定卡,对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鉴定工作,鉴定的菌种种类为非发酵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检验分别针对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差异性检验采用卡方分布,认为P<0.05时为存在统计学的差异性。

2 结 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

临床标本进行检验的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株数为255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株数为30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2.0%,对于耐药性的检验中,检验出多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为61株,检出率为19.9%。

2.2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情况

在本次的检验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存在于痰液中,另外还有伤口的分布物质、尿液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其具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来源及比例(n,%)

2.3 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分布科室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存在于操作周期比较长、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并且侵入性的操作比较频繁的科室,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可以看出PAE主要存在于痰液中,送检痰液最为频繁的科室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最为广泛。其中康复科和脑病科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1%和26.5%。

2.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检验

通过对耐药性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逐渐降低,对于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于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数据如下:

2013年,样本株数为35株,耐药率30%;2014年,样本株数为62株,耐药率25%;2015年,样本株数为101株,耐药率22%;2016年,样本株数为108株,耐药率18%。

3 讨 论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种,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败血症等疾病,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肠道和消呼化道内,并且易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而言,对于部分抗菌药均有天然的抗药性,对于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使用3-5d内铜绿假单胞菌也会产生耐药性。另外,对于进行介入治疗时,如果手术采用的器具不能满足一定的要求,也容易引起PAE的感染。对于此次试验,在进行的标本检验中,检验出的革兰阴性杆菌255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株数为30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2.0%,对于耐药性的检验中,检验出多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为61株,检出率为19.9%。

在康复科和脑病科的科室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8.1%和26.5%。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对于康复科长时间的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较长,导致了铜绿假的单胞菌抗病性增强,导致检出率较高,而脑病科由于手术的介入(比如吸痰器的使用)和疾病的治疗时间较长等原因导致其检出率较高。文献中报道的ICU科室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一般最高,由于本单位没有ICU科室,所以对于其科室的单胞菌的检出率研究没有进行。

PAE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强,并且耐药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由于膜孔蛋白的缺失、膜外排泵的变化、碳青霉烯酶的生成等作用,这些机理单一作用或者协同作用最终导致生成抗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成,一般为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分泌碳青烯酶的铜绿假单胞菌(CRE),这两种铜绿假单胞菌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抗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类型。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逐渐降低,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对于碳青烯酶的药物的耐药率比较低,表明抗菌的活性较高,另外,对于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20%。这些变化可能与医院加强了医院的卫生管理,对于手术的器具和术后的维护都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另外,医院也进行了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消毒和相关的感染隔离措施工作,这些措施可能是导致抗菌药物保持活性的原因。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重点的护理患者进行个体的关键处理工作。临床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加强与微生物实验室沟通,关注医院近期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性监测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1] 王秋菊,秦 进,袁 飞.2162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疾病监测,2014,29(6):454-457.

[2] 江 硕,袁 飞.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各科室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245-247.

[3] 周 毓,彭 军,卢健聪,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40(10):138-14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46.5

B

ISSN.2095-8242.2017.16.3041.02

猜你喜欢

株数铜绿单胞菌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巧解“植树问题”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验收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