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培养 重在实践*
2017-06-28北京祝姗姗
⦿北京/祝姗姗
德育培养 重在实践*
⦿北京/祝姗姗
长久以来,中国教育一直都把“育人为先”放在了前面,德育培养要从实践着手,从小处入手,抓细节,积点滴;在教学中实践,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在活动中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实践,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渗透。
德育培养;实践;教学;活动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德”。长久以来,中国教育一直都把“育人为先”放在了前面,思想品德一直都是衡量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将老祖宗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这是每位品社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明白品德的重要性,仅仅光靠课本知识的讲授,已经远远不够。德育培养要从实践着手,从小处入手,抓细节,积点滴;引导学生从整理学习用品开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理技能,把整理课桌、清洁讲台以及黑板、卫生、教室灯、门窗等管理的任务交给学生,培养“不妨碍他人”的良好习惯,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德育培养,重在实践。
一、在教学中实践,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三年级上学期的品社课,第一单元是有关培养学生自信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体,老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身潜质,找到努力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自信,是本章内容学习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彩色便笺纸让学生自选,并在上面写出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运用投影仪,展示收上来的便笺纸,让全班同学猜一猜这是谁的小结,然后让大家都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身上还有哪些值得大家相互学习的地方?很多学生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又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活动结束后,还有不少同学非常乐于为班里的同学即兴表演一段新学的歌舞、武术,展示自己的美术新作,并和大家分享在课外班学习时遇到的困惑与收货的快乐。第二次上课,就有学生将自己的新作品:绿树宝宝,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学生们在我的引领下,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真正理解何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内涵。
二、在活动中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每学期学校都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学习知识,用心去思考、感悟品德的重要性,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通过同学的活动中的表现,我们能发现他们身上的转变。比如:在本学期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所有同学都非常自觉的排队上车,进出七彩蝶园也非常有秩序。很多学生不再像以前出行那样散漫,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的下车。有的男生还非常有绅士风度的让女同学先下,然后自己再下。对于晕车、身体不适的同学,他们学会了相互照顾,并主动地拿出了自己携带的面巾纸和矿泉水。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同学,其他人会共同监督,并告诉对方你这样是非常不对的,要遵守规范。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玩多米诺骨牌时,每个小组的同学们都非常团结,对于引导老师布置的任务,认真合作,虽然有时也会产生分歧、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失误,导致前面的成果前功尽弃,但是,他们并未气馁,相互安慰重新再来。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很多同学在这类集体活动中,学会了冷静理性的看待问题,遇到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对待同学要宽容大度。
三、在生活中实践,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渗透
“医生说每天这样烫脚,妈妈的腿才会好得更快一些”、“我是爸爸妈妈的眼睛,爸爸妈妈是我的胆儿”、“从小,妈妈就是一句句教我说话的,我不管用多长时间,教妈妈多少次,一定要让妈妈开口说话”这一段段看似平凡,却饱含着深深的反哺之情的话来自于2015年年底,央视播放的《2015年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李依桐、李易轩的懂事、王霁悦的笑容、徐煜岑的执着、王帅康的坚强、刘倩的细心,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便利用品社课时间播放给三年级的学生们看。大家看得非常认真,有的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还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当我问道她们为什么哭的时候,学生哽咽着说:“和她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我们比他们幸福太多,有家长的关爱,老师的呵护,她们和我们差不多。可是却比我们过得辛苦。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那么优秀,那么阳光。”通过了解这些现实生活中同龄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人生路上遇到再大的艰难挫折也不能轻言放弃;对待父母亲人要学会孝顺;对待帮助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从今天起,坚持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用同理心看待父母、老师曾经的严厉教诲,明白长辈们的一片苦心。让德育之光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渗透。每个月,学校也会定期评选美丽少年。这个视频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和国家级美丽少年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给同学们树立了新的好榜样。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效果也许不像学习文化知识那样立竿见影,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极其深远的。现代社会常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半成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无才无德的人是废品。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实践中培养更多的精品,不放弃每一件成品,挽救所有的危险品,拯救可以改变的毒品。
[1]帅宁华.《德育“常态”:理论与实践的耦合》.
密云区第六小学)
*密云区教委首届“中国知网杯”优秀校本课程及论文评选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