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水五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特征、成因及对策探析

2017-06-27向永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成因

向永

摘 要:及时、详实的了解学生品德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积极探寻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拓展学生优秀品德形成的新途径,不断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或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品德现状 成因 解决策略

2016年我校团委、政教处和《挖掘习水县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拓展学校德育平台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对2016级高一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合平时对学生言行的观察,以及对家长的走访、调查,基本摸清我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特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仔细研究解决策略,旨在积极探寻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达到拓展学校德育平台,不断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一、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特征

我校2016级高一学生1600多人,其中团员952人,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50%以上。这次问卷调查分别从2016级高一年级三个层次各抽出40名团员、40名普通学生,共240人。从调查情况来看,中学生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作为教育群体,他们正在经历着从知识结构到社会意识,从行为习惯到世界观、人生观,从生理到心理的种种巨变,时代的特点和年龄特征相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以下明显特征:

1.世界观、人生观:取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萌芽与发展时期,高中生的人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如何?现在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主流仍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很明显地让人感到他们心态的多层面、盲目性和一定的多变性。在部分学生身上,拜金主义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日常行为中时有表现。他们的思想不稳固,看法形成快、改变也快;理想产生得快,消失得也快,一会儿想当比尔·盖茨,一会儿又想当罗纳尔多,性格不稳定,意志不持久。易于接受正面教育,但教育成果又不易于巩固,可塑性强。现代用人观的多元化决定了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他们的人生目标已经打上了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的深深烙印。[1]

2.行为习惯:追求自由自在

现在的中学生在观念上他们知道应该怎样,然而在付诸行动时,他们就要考虑是否与自己有利,思想和行动时常发生矛盾。如表一的第3题答案所示,在实际生活中,中学生早恋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没有异性朋友的都是没有能耐、没有魅力的表现。于是上课递纸条、写情书、放学等人、约会的现象屡见不鲜。可以年看出很多学生很少做家务,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劳俭朴,懂得孝敬父母、分担家务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当真正付诸行动时,却表现出懒散和不负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要求别人遵守纪律,也认为纪律是学习的保证,而自身行为却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2]

3.个性发展:愿望强烈

今天的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崇尚创新,善于表现自我,这一特点是好事。这与过去的学生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当前的教育和当前的中学生。我们要注意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要“扬其长而避其短”。我们应该高度正视新型的“师生关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全面辩证的分析学生的时代进步性及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二、形成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影响大

中国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发展、变革:信息社会的发展,商业文化的冲击,把一个五彩斑斓的社会呈现在尚未成熟的少男少女面前,他们无所适从,或者是慌乱中的盲从,社会上刮什么风,在孩子们身上就可能会起什么浪。

2.家长的潜移默化

家长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永恒的老师;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久加油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3.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力量有限

当前仍有一些学校教育还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教育观念也亟待提高,在学生中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失衡现象比较普遍,这不能不使我们反思:在中学德育内容及德育方式上是否还存在着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重德育、强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确立了“品德高尚、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位高雅”的德育工作目标,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德育领导机构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网络,依托“三全管理育人”机制,教师人人参与德育工作。

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去规范学生言行。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2.注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强校本课程开发、运用

学校坚持“目标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要求教师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整改;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打造高效课堂。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成绩。

3.重视社团建设,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创建了篮球、足球、田径、武术、舞蹈、管乐、陶艺、美术、文学、合唱、摄影等素质教育社团,成立习水五中校报编辑部出版校报《习水五中报》,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奖赛等专项活动。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辩论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学科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爱好,指导学生专业特长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及时、详实的了解现在学生的品德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积极探寻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如何加强德育途径创新和实效性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急迫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論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J];李海波;江西师范大学网络出版 2009.12。

[2]《试论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 》[J];傅小清、龚玉秀、张国芳;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