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字理识字的教学分析
2017-06-27陈红梅
陈红梅
摘 要:要想提高字理识字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开展趣味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字理识字 教学
运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从微观教学层面,可以更好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进行拓宽,并且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予以提升。而从宏观层面上看,小学生通过“字理识字”进行文化素养上的提升,从而使得教学更加深入浅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更为主动,为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字理识字教学法内涵阐释
1.字理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构造时每一个部件,乃至每一个点画被采用、被按某种程式拼装的理由和依据”。简单地说,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1]
2.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的识字方法,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老师首创。他认为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突破字形这个关键,达到识字的目的”。本文所指的字理识字教學法范围更为宽泛,是以一种教师的识字教学理念而存在,凡是以文字学知识为基础的识字教学都称之为字理识字教学。[2]
二、字理识字教学法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汉字词汇量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全面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运用到教学中来刺激学生进行生字的学习,采用这样的方法更能达到语文教学理想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人体各部分名称时,教师应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完整的人体图片,并在各个部分标注序号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序号所对应部位的汉字。最后设置游戏情境来锻炼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可将每个汉字书写到黑板上,选出两名学生并让其到讲台前随后教师快速指出相应的部位,两名学生进行比赛。采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字理识字”运用
(1)象形字教学方面的改良
在象形字方面的教学上进行改良。象形字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联系具体事物的形象,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象形字自身的含义,从而对汉字进行记忆。纯粹的象形字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多象形字中的独体字都会构成汉字当中的会意字。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会意字进行教学。在小学的低年级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十分发达,但是形象思维则非常的活跃,教师可以此进行象形字的教学,也就是图文比照的教学。一般的程序都是通过图片引入古体汉字,然后再进入到楷体的汉字字形介绍之中。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简笔画代替传统的图片,因为简笔画相对于传统的图片而言,更加接近象形字的形成特点。
(2)形声字方面的教学调整
在形声字方面的教学上,可以再进一步地进行调整。形声字以及会意字都是属于合体字,不过这两种合体字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形声字虽然也有表达意义的结构,但是也同时存在表达发音的结构,因此,在进行形声字的教学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开展。一个方面是从表声的部位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声旁作为一个系列,然后以归类的方式进行教学。归类思维作为声旁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让小学生在记忆汉字的时候对汉字的读音进行联想和归纳。而另一方面形旁则是同一种领域的归纳,如木字旁的树木、三点水的江河湖海等,都是可以类比和举一反三的。小学生在掌握声旁归纳和形旁归纳时,掌握的不仅是汉字,更是归纳思维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更加注意对同声旁不同读音进行区分,及时对特殊汉字进行区分,从而避免学生出现识字错误。[3]
(3)指事字的教学
指事字和象形字同属于独体字,但它是否能够采用“追溯——对照”法进行讲授,要根据其构成方式进行分类教学。首先,对于纯符号性的指事字,例如“上”、“下”,一般只需要强调字形,演示字义。对于这两个字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上面和下面的物体的形象演示,让儿童掌握上下的空间概念,然后利用笔画教学即可。反之,如果追其根源,展示‘上、‘下的古体字,反而加重儿童的负担”。其次,对于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指事性符号构成的指事字,教师可以在讲解象形字的基础上重点讲清指事性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以“本”字为例,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加一横,特指树木的根,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这样,抽象枯燥的指事字生动起来,变成一幅幅图画,并且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4)会意字的教学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合成一个新字,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属于合体字,以独体字为基础,在汉字中占得比重较大,理应成为识字的重点。教师可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讲授会意字: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会意字的音、义、形三要素,再把会意字分解为若干个有意义的部分,并且追溯各分解部分的本义,最后把几个部分组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各个部件与字的形义联系,进而掌握会意字的形与义。例如“休”字教学的三个过程:“休”字读xiū,本指歇息;休“字由”亻“和”木“两部分组成,”亻“是由人字演变而来,表示一个人,”木“为树木之意;两者合起来就表示人在树下休息,”休“字在学生脑海中就变成一幅农民劳作后倚在树下歇息的画面。但有的会意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其结构很难辨认,如”束“字,从字形上看似独体字,可从字义上分析是会意字,其甲骨文是由”木“和”口“两部分构成,表示用绳子(口)捆起一束柴枝的样子。对于这些会意部件不明显的汉字教师要灵活处理。
结语
运用字理实施识字教学,从微观层面来讲,旨在拓宽教学思路,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率;从宏观层面来讲,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承载的文化内涵,使得学生有意识地去传承和吸收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实施字理识字教学法的主体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条件性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文字学等本体性知识,在实践中做到教学相长,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使得学生把识字当做愉快的事情,并使其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黄亢美。我的字理情结[J].广西教育,2010,(1)。
[3]李漓。全国第三届字理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广西举行[J].小学语文教学,200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