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2017-06-25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教育局教研室张晓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王家庄秀水教材内容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晓民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甚至创造出奇迹。”长期以来我县绝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采用的是“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益低效。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年来我县尝试采用“问题导航,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的收获,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下面我想结合这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问题导航”教学法的关健是备课

什么是“问题导航”教学法?“问题导航”即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导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中,启发提问是先导,阅读、自学是基础,引导启发精讲是主导,学生讨论探索是主体,课堂训练是手段,课堂总结是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运用“问题导航” 教学法的关键是备课,因此,备课时教师在设计问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钻研教材

教师在编写学案设计问题时,对教材内容要深入钻研,准确把握,适度拓展,以求设计的问题与教材内容扣得紧,特别要扣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这是运用“问题导航”教学的前提条件。

2.贴近学生

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既适合“中等生”的口胃,又兼顾“尖子生”和“学困生”,这是运用“问题导航”教学的必然要求。

3.题量恰当

即“问题”的数量、容量要恰当,量不宜过少、过小,也不宜过多、过大,这是运用“问题导航”教学的关键所在。

4.难易适度

问题要体现梯度性、延伸性,以便课堂提问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循序渐进,这是运用“问题导航”教学的基本规律。

5.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回答,据其回答情况再因势利导,现场设计关联性、质疑性、争议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再思考、再回答。这是运用“问题导航”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问题导航”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前置诊断、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上课开始,老师可采用提问或小练习等形式组织学生有重点地对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进行测评,一方面发现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检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趋向程度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同时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激活原有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如八年级数学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小学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然后提问学生:(1)什么叫方程?(2)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为什么?①1+3x;②1+2=3;③2x+1≥0;④3y-2=4,通过前置诊断,把新旧知识串联,激活原有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二)展示问题、讨论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置问题可以是对单个知识点的直接设问,也可以是针对课时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重点联系进行贯穿设“问题串”,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讨论探究”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引入教学辅助手段,如投影、微课录像、多媒体课件、实验等手段,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难题。如上八年级数学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先出示课本中的问题。

引例: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右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问: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地名 时间王家庄 10:00青山 13:00秀水 15:00

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问题3:你能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4: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链”形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环环紧扣,逐层深入,不仅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更能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推理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与突破难点的方法,我采用“过程式引导”的方法,效果较好。

(三)发现问题、点拨引导

这一环节特别强调教师“导”的作用。“问题导航”教学法是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点拨引导一定要做到“少而精”,“精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四)归纳总结、反馈迁移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因而及时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总结反馈时应注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及时性

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错误纠正。

2.准确性

反馈信息是教学调控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准确,反应学生真实情况。

3.激励性

通过反馈,教师一方面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多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正面的反馈信息,并适时表扬、激励,激发学生上进心。

总之,“问题导航”教学法的实施将会使我们面临更多的知识挑战,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与质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除了应不断学习,广猎信息,更应注意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得失,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

猜你喜欢

王家庄秀水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常规救灾晚稻品种秀水6545播期试验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续写《坐井观天》
不能叫你的名字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阅读花瓣雨
秀水湄洲,妈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