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课堂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2017-06-24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高文霞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 高文霞
谋求课堂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武汉市蔡甸区第三小学 高文霞
自武汉市教育局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以来,蔡甸区第三小学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小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为依托,在市教科院、区教科所、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办学特色,提出了《小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三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课题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研究背景
(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圆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因此,倡导主动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根据这个目标,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现代课程理念
现代课程理念十分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目前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增进教学的效果,致力于促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式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思考,让学生的知识获取成为一个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本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不少教师依旧以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方法简单,容量不足,过程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效果低微。课堂上老师讲的太多(大多超过一半课堂总时间),大多数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大部分水平中下的学生跟不上,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抑制,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随着年级段的升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渐渐消磨殆尽,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学习效果低效或无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虽然区域内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情况并不严重,但我们必须警惕并加于重视,要打破常规,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谋求课堂的高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理论依据
(一)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相信生命、激扬生命,而每个生命以其自然之伟力促使自己提升。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教育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模式内涵阐释
小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分四个阶段、八个环节,外加一个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四段”指课堂教学结构分为情境导入、主动求索、互动生成、反馈评价四个阶段。“八环节”即情景导课、目标导引,提纲导学、自研自探,展示启迪、协同释疑,当堂检测、反馈总结八个教学环节,是对“四段”的展开和细化,其中,第一、二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面六个为主要环节(具体流程如下)。一个方面的思想教育指习惯养成教育、自主合作教育、信念信心教育、感恩孝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
四、模式操作要领解读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四阶段、八环节”
第一个阶段:情景导入阶段
本阶段设有情景导课、目标导引两个教学环节。情景导课环节,一方面要创设故事、游戏、图片欣赏等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起铺垫作用,促进知识正迁移。在目标导引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学习的目标要准确、具体,包括三维目标。本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参与,学生寻求参与。
第二个阶段:主动求索阶段
本阶段设有提纲导学、自研自探两个教学环节。提纲导学环节,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按照自学提纲的要求,从读书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在自研自探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生生合作交流,互助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本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学会引领,学生尝试参与。
第三个阶段:互动生成阶段
本阶段设有展示启迪、协同释疑两个教学环节。展示启迪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对教材内容把握程度的展现和进一步得到充实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协同释疑这一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巡视学情(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二是探究总结(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本阶段教师的作用是鼓励点拨,学生探究参与。
第四个阶段:反馈评价阶段
本阶段设有当堂检测、反馈总结两个教学环节。当堂检测这一环节主要是强化知识,反馈总结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矫正讲解以后,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回顾总结。本阶段教师的作用是拓展、升华,学生创造性地参与。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渗透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贯穿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自主合作教育、信念信心教育、感恩孝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必胜的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自主合作的意识,培养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和遵纪守法的良好情操,在学校班级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学风。
以上四段八环节和至少融入一个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在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应用,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做到有模式又不唯模式。
五、模式实施策略
(一)发挥情感的迁移功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敢于参与
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运用好情感的迁移功能,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总是趋向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这正是“爱屋及乌”的投影反映。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斯一再建议:教师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教学中,教师挚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依恋感与信任感,继而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功课上。当学生在“愉快的艺术”海洋里畅游时,其学习效果一定是高效的。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表现。因此,教师要有效地运用情感的迁移功能,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努力构筑与自己教学追求相适应的能力结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特长,创造良好的晕轮效应,从而使情感迁移功能在教学中起到改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倾向性效用。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乐于参与
主动参与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创设一个基于现实生活的,能引发认知冲突、以旧引新的情境,适时把问题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扣住学生的心弦。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动力,有了内在动力的支持,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适时地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如趣味性的情境、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式的情境、小组合作的情景和竞争性的情境等,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三)开启思维的多向性,让学生在质疑求异中主动参与
创新思维的轨迹是多向性的,其多向性表现在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认识,寻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多向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质疑求异中主动参与。
(四)采用适时评价,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为了评价学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寻求动力和源泉,谋求如何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元的评价方式。我们在设立评价标准时,要注重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参与学习的质量。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时间要及时,要在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在质疑时、在思维的多向性展开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在互评中学会欣赏他人。在课堂教学中,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多使用肯定性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予肯定;评价的方式也要灵活多样,如集体评价方式、个体评价方式,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评价、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等都可视情况予以运用。
六、模式的价值与效益
小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反复运用与不断完善,使得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发生了变化
通过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我校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理念,变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双主体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的氛围发生了变化
教师积极主动创设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把学习、交流、探究、展示、评价的机会都让给了学生,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引导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一方面,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等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成绩也大面积提高。我校连续三个学期均获我区教学质量十佳学校,员5名教师获教学桃李奖等荣誉。
(四)教师科研水平获得了提高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多项教学活动比赛中获奖,论文、教学设计获奖60余篇,其中有9篇论文刊登在国家级刊物,圆篇刊登在省级刊物;员5节优质比赛课获奖或受好评,其中市一等奖4节,市二等奖员节,市三等奖员节,圆节展示课获教科院好评,区一等奖5节,区二等奖圆节。我校的课堂改革成果多次向市区级专家、领导和兄弟学校进行展示,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七、实践反思
三年来,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体验探索艰辛和创造快乐的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
一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从上至下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普及指导。
二是教师对部分教材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对达成目标的学生主体活动的设计能力还跟不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大,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在科学性、合理性和灵活性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走在“高效课堂”的路上,我们还将迎接更多的挑战。我们将秉承办学理念自信、队伍自信、特色发展自信在探索中前行,在继承中创新,集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为凸显办学理念下的课堂特色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