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制度求提升创新机制谋发展
——基于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有效机制的研究

2017-06-24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尹力

成才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研区域幼儿园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 尹力

完善制度求提升创新机制谋发展
——基于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有效机制的研究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 尹力

一、问题的缘起

教研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学科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它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我区是一个有近百所幼儿园的教育大区,幼儿园园所多、面积广、性质杂。分析我区幼儿园园所实际,学前教研现状并不乐观,一是我区的教研工作存在教研制度的涵盖面不够深广、教研制度的培训机制还不够细化等问题;二是我区园所地域横跨三个行政区,办园性质复杂(有教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部队办园、民办园等),各园所教研水平参差不齐,教研管理难度大。因此,如何健全和完善教研制度以适应我区复杂的园所实际,解决教研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以促进区域教研水平和办园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出于我区教研现状和教研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了基于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有效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是在“江岸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开展的。我们以建立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实验区为抓手,制定了“质量优、特色新、品位高、现代化”的员圆字教育方针,提出了“精准指导、优化活动、协同发展”的实施策略,以打造一支“共研、共享、共创、共赢”的江岸教研团队。

理论目标:及时有效地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健全和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工作的要求,传承教研制度文化,打造幼儿园园所特色,提高办园质量,实现办园目标,同时,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完善。

价值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平衡;有效落实教研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视野的拓宽、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的提升,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健全和完善区域教研制度的建设研究;建立适应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科学、民主、高效的教研运行机制研究;构建科学的区域教研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研究;形成我区教研制度文化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我们采取整体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合作研究法、调查法及撰写实验专题研究论文的形式来完成课题研究。

(二)主要措施

员.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形成教研制度文化

我们深入一线,对目前区教研制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将教研制度进行归类整理,凝练出管理、研究、培训、评价和保障等五大类教研制度;同时,创新构建了“三+四”教研格局,创造性地提出“两联一跨”的研究制度,并完善了项目共同体研究制度。种种举措不仅优化了教研机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实现了园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了“报团取暖、协同发展”的显著效果,形成了独特的教研制度文化。

(员)对话文化。培育了自觉持续性的自我对话、真诚互动性的同伴对话、平等引领性的专业对话、开放互动性的自由对话的文化氛围。

(圆)合作文化。构建了“教研兴区”的园、片、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

(3)和谐文化。改变了以往约束性的管理制度,建立了支持性的管理新体系,在人文关怀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民主、开放、和谐的教研文化氛围。

(4)服务文化。构建了规划导向、制度支撑、专业指导的区域教研保障系统。

圆.创新区域教研机制,实现更高层面的整合

(员)创新构建“三+四”区域教研格局,优化区域教研制度管理机制

我区学前教育研究工作一直将幼儿园教研管理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构建“三+四”区域教研格局,促进了区域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四”区域教研格局的“三”指教研工作的“三级管理”,即区初教科和教研室、片教研组、园教研组实行三级管理;“四”指教研工作的“四层引领”,即幼教专家的理念方向性引领,区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操作性引领,示范性幼儿园(特色园)共同体团队的研究性引领,区中心教研组成员、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实践性引领。“三+四”区域教研格局的形成,优化了我区区域教研制度的管理,全面提升了全区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园所特色教研文化的建设和区域教研目标的实现。

“三+四”教研格局

(圆)创新“两联一跨”教研机制,推动园所之间教研的交流与合作

“两联一跨”,指联盟园、联盟片及跨区协同式的教研模式。联盟园教研以示范园为引领、联盟片教研以片长园牵头、跨区协同式教研由教研员负责开展项目专题研究,各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选择一个研究项目参与区联盟园际项目研究。通过方案共拟、模式共探、策略共商等方式,加强共同体内部管理,制定共同体内部章程,优化过程管理,激发内在活力,本着“共研、共享、共创、共赢”的“大教研”思想,加强区域间的横向交流,并针对共同的专题项目和新的难题开展协同教研,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两联一跨”教研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为加大园所之间的交流,我们根据“强弱结合、就近划片”的原则,将教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民办园实行了分片教学联研交流,并对教研协作体的组织领导、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方法措施进行统一规划,针对课改中的焦点问题组织主题研讨和专题培训等活动。联盟片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教学、教研工作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有效推动了园所之间园本教研的交流与合作。

(3)着力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提升区域教研机制运行的有效性

抓实幼儿园游戏研究,强化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我们充分发挥园、片、区三级教研网的作用,以园为基础、以网片为中心,以区为示范,形成共同观摩、合作研讨、专业引领、互学共进的良好教研局面。在全面铺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各园结合本园实际与教师发展需求,自主选择游戏类型开展研讨。如我们在各网片持续开展了“两个一”活动(组织一次游戏活动的专题学习、进行一次现场游戏活动观摩研讨),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重点对各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进行提升和示范,促进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避免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

抓实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学基本功。我区先后开展了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的优质活动评比,采取园内自评、分组互评、区级抽评的方法,分层(公办与民办)开展评比活动,以评促研,使各个园所准确把握各领域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有效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每一次活动,我们都充分发挥了“四层引领”的作用,并通过我区中心教研小组、各园业务园长与执教老师及观摩老师的互动,交流看法,形成共识。教研活动形式多元多样,从“单科教学”逐渐向“一课多研”和“同领域多人执教”的方向转变,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

抓实教育实践反思与评析,实现自我提升。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适宜性、教学活动实施的合理性及师幼互动的质量和幼儿学习的特点等方面开展反思及评价活动。通过自我诊断、同行诊断、专家诊断等层层递进的诊断方式,着力提升反思对话活动的有效性,确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4)不断完善分层式培训制度,实现区域教研培训机制的良性循环

我区通过开展“四位一体”(研究、培训、评比、展示)的分层培训方式,促进了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以评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

新教师培训制度。我区各园均建立和完善了对新入职教师的管理培养制度,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和培养计划,并做到责任到人,全程跟踪,以便让新教师尽快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尽快熟悉和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组织和教养工作。同时,区教研室还带领学科带头人和中心教研组成员下园视导,采取“以人为本、精准指导、直面问题、课例教研”的指导策略,促进新教师保教水平的提升。

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我们通过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园门外出学习,拓宽视野,提升理论水平;通过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的方式,帮助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通过压担子、分任务强化工作力度,锻炼骨干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

教研负责人培训制度。通过让教研负责人参与教科研课题的方案制定、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教研经验的分享等措施,加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片长制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5)建立多元化组织实施机制,实现区域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狠抓常规工作,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一是根据规范常态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落实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强化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管理水平。我们以常态、互动、规范为重点,采用集中视导、评估视导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园的教学常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服务。二是以关注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努力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在教研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园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研引领活动,尽可能多地为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结对帮扶,一对一有效促发展。为了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提升区域活动的效果,我们实施了“学、带、帮”帮扶行动计划。“学”——各结对示范园、领队园对结对帮扶园开放全园区域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现场介绍与现场观摩,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入了解活动区的创设意义与具体做法。“带”——在各示范园和领队园展示时,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每个班级相互对应,班级的老师一一对应进行结对;在接待观摩时,老师们一对一地进行讲解。“帮”——各结对示范园、领队园派出骨干教师到结对子的民办园,深入各班了解各班区域活动的开设情况,通过座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实现帮扶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6)创新互动分享平台,实现区域教研交流机制的立体覆盖

依托教育云平台。我们以“云教育”为互动平台,发挥区学前教研中心小组成员作用,开辟论坛小专栏,反映区域教研、园本教研或网片活动等情况,围绕区重点工作开展研讨活动,分享优质的教育信息、精彩的活动案例、丰富的网络课程;各幼儿园建立和完善网络教研资源库,通过网络教研、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拉近园所之间的距离,优化教研活动过程,提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区域教研水平的提高。

依托教育协会。我们以学前教育学会为龙头,以江岸学前教育群为平台,形成常规教研机制。教研群有专人负责,每月有主题内容,有发帖反馈小结。

依托论坛专栏。我们借助网络媒体开设论坛、专栏进行交流,如“妙语连珠”专栏专门围绕区中心、重点工作开展研讨活动;“精华荟萃”集中了优质的教育信息,精彩的活动案例;“精彩博览”反映的是园本教研、网片活动、区级教研过程性研究成果。

3.着力构建科学的区域教研制度体系,发挥区域教研制度的整体功效

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背景中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还需要构建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制度系统。为此,我们构建了区教研制度体系,有效促进了全区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研制度体系

五、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员.达成共识,总结了教研制度建设的三个特征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健全和完善区域教研制度建设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才能达成教研制度促保教质量提升的目的:一是全面性。制度是执行各项工作的保障与前提,因此制度建设的面一定要广、要全,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完成。二是针对性。完善教研制度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前教研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教研工作中的问题。三是可操作性。制度是为工作的开展服务的,只有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才便于执行,否则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

圆.提升观念,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通过开展“健全和完善区域教研有效机制的研究”,在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形成了以教研促保教质量提升的观念,具体体现在:重学习,完善制度,力争运行佳;重研究,提升专业,力争品位高;重指导,强化引领,力争质量优;重个性,谋求发展,力争特色新;重信息,整合资源,力争现代化。

3.促进发展,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优秀团队及个人

通过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有效机制的研究,我区幼儿园和教师都得到了发展:我区被评为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珞珈山等多所幼儿园被评为湖北省园本教研先进单位;区实验等多所幼儿园的教研组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星级教研组;我区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连续三届被市学前教育学会评为先进集体;珞珈百步亭分园获市十佳书香团队称号;多人获省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区涌现出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区教学能手及市区优秀星级教研组长;教师参加省市论文、活动方案、现场教学、交流展示评比屡屡获奖。

4.开拓创新,彰显了六大园本特色

我区幼儿园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彰显出“以人为本抓管理、科教兴园创品牌、因地制宜创环境、个性教学创特色、拓展培训促提高、开放办园促发展”的六大园本特色。如:珞珈山街幼儿园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常规育人的“三育人”教育特色,英才幼儿园的“信息技术教育”……系列园本特色践行着“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承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推动了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

(二)思考

今后我区将继续在市教科院的指导下,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教研制度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机制,让教科研档案有序化、标准化,以及如何进一步体现现代化的教研机制等问题进行思考,以推进我区教研制度的不断完善,让区域教研制度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教研区域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分割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爱“上”幼儿园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