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育理论的实践化及其改造

2017-06-24刘建秀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理论改造

刘建秀

摘要: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是教育理论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应对自身价值危机的一个必要目标。教育理论的部分性、抽象性等特性,使得教育理论无法关照整体性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应用不可避免地要对其进行实践化改造。根据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实践化的教育理论应该是能够尊重教育实践情境性与多样性的教育理论,是能够兼容复杂人性的教育理论,也是能够使用亲近教育实践者的语言表述的教育理论。

关键词:教育理论 实践化 改造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提高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中的贡献度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成功的教育理论改革中教育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还是有很多教育理论并没有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明显的作用。如果我们从教育理论本身的理论特性、教育实践本身的特性以及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途径等层面分析,把一定的教育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的过程,离不开过渡性的知识的支撑,离不开教育实践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实践环境对一定教育理论的创造性的改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应用的过程予以反思。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

教育理论一向很少作为一个为一般人接受的研究课题。在某些方面,教育理论往往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教育理解所构成的不同的理论联合,是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形式。从教育理论的形成来分析,教育理论是人们对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理解、认识的理论结果 ,是人们对教育经验提炼的结果 ,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理论,但并不是具体的教育实践的直接表征。许多学者,尤其是训练有素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者,仅仅因为教育理论同他们认为理论阴沟的看法不相符合而激动万分,尽管如今的科学理论的具体细节可能十分富足,但基本上是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例如没有支持的物体会下落等等。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否站得住脚仅仅是根据经验世界出现的情况来决定的。人们对教育理论,尤其是对以往的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的一种反对意见是,教育理论所起的作用不想科学理论那样。教育理论是属于另一种范畴,它是属于我们“实践的”理论。实践理论并不是试图描述世界或预测其未来,而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实践理论为我们的实践提出了各种建议。它只能给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启发 ,并不能对具体的教育实践开出对应性的“处方”。一般地说,教育理论当中既有普遍性的理论形式,也有一些知識、技能和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的构成部分不同,使得教育理论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也不完全相同。

三、教育理论实践化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否承认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发展实践,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大都会非常愿意看到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但现实的情况并不如此乐观,教育理论一个用于实践之中不会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人曾指出,教育理论是一种不合逻辑的理论,是一种大思想家可以或多或少随意发表意见,而且是可以不经过科学理论所必须进行严格检验的理论。因而,有人认为教育理论除了一小部分可以经受仔细审查的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外,根本算不上什么理论。最多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它才被承认是理论。现在由于区分了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的作用,认为这两种理论进行验证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这就不足为奇一种实践的理论不可能完全像科学理论那样,得到验证,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种类的理论,这也是受到质疑的原因。对于教育理论,常常能够听到的质疑和否定是能否经受检验,甚至有认为教育理论是多余的职责。从方法论上来讲,像检验科学那么简单的方法的确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在每个教育理论所陈述的各种逻辑层次上进行检验,依次对每个假设提出疑问并在各个层次上运用适当的检验方法。就总体而言,教育理论不像科学理论,因为它们包含对价值的假设,对目的和方法的假设。教育理论是混合的理论,我们必须分别对待他们的组成部分,但要相信它们依然是真正的理论。

四、基于实践化问题的改造

1.融入教育理论的情境化对当代教育进行实践化改造,需要将其转变成一种契合教育实践基本特征的实践化教育理论。我们可以把“教育”看作是发生在各个不同逻辑层次上的一组活动。在最低的基本层次中,有教学、劝导、激励和考试等活动。从中得出的便是教育理论,这种理论被看作是旨在达到某些目的并朝着较低逻辑层次发展的教育方案,由于这种理论在实践需要受各方面的情况和因素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实践中很难存在固定形式的教育实践,这是因为实践具有其情境化的特征。情境性特征并因为教育实践相对于一般人类实践的具体性而得到淡化,反而日益加强。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会根据班级的差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行为,这一点在实践的特征中要得到重视。当代教育理论的抽象性等特征把教育理论的存在和应用情境僵化为单一情境。但是,日常教育实践具体发生的情境并非如此。如发展缓慢的历史时期未必需要过多的强调创造性教育,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具有高水平的主体性。因此,教育理论需要融入丰富的情境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改造时需要不断追问在各种与这些教育理论发展背景不同情境下,理论应该进行哪些调整,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创造性教育在改革创新背景下应该进行哪些调整。由于教育实践情境多样,所以这个环节的丰富进程很难说有充分的尽头,但这个环节要达到的就是,教育理论不断追加在教育理论关键因素如人、时间、背景等多水平变化下教育理论内涵的变化。

2.丰富人性内涵

卢梭于18世纪在他的《爱弥儿》一书中提出著名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的、独立的、自主的、正直的,没有被社会所玷污且能在可能是腐败的社会汇总出污泥而不染,卢梭常常把这种人称之为“自然人”。虽然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历史中特别习惯于通过描绘出一种固定的人性形象来认识人性,但出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人”却没有办法总是显示出理想化的某种固定人性想象,如卢梭书中的“自然人”。教育现实中的人也一样无法总是具有某种高水平的固定特征,如主体性教育理论所认为的高水平自主性也没有办法在所有学生那里得到证实。因此,教育实践是人的实践,人的复杂性也必须再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改造中得到关注。所以,在实际改造中需要不断追问在面对不同于教育理论预设人性的各种人时,这些教育理论该如何调整,如何理性面对在水平不够高的学生时思考如何调整主体性的各种观点。

五、结束语

对教育理论而言,一直存在对其的质疑,包括很多教育从事者也认为其枯燥无味,不现实甚至是多余的。这当然对于教育理论来说不公平。教育理论当然可以被批评,但是教育理论在逻辑上是复杂的,在性质上是多学科的。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大家一直以为比较关注的,也是让众多教育学者苦恼的教育理论经常与实践脱节问题。在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育理论根据教育实践的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自身特征转换内容和形式,能够让教育理论相对有情景弹性、具体性等,这将大大提升教育理论的应用可能性和价值。不管教师承不承认,他们掌握着某种教育理论,重要的是,他们的实践过程应该由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理论来证实。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现实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5,(06):3-8+63.

\[2\]秦丽丽.略谈教育理论的实践化改造\[J\].中外交流,2016,(29):118.

\[3\]刘庆昌.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06):90-95.

\[4\]张雪芳.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及其生成\[D\].河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育理论改造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浅谈幼儿教师的教学策略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当今教育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