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厨房:媒体融合的标配
2017-06-24
中央厨房:媒体融合的标配
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传媒
刘奇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建好“中央厨房”的硬件设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新的运行机制。要按照“中央厨房”的功能定位,建立总编协调制度、部门沟通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采前策划制度、线索通报制度、效果反馈制度等,确保“中央厨房”与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中央厨房”建设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每家媒体、每个地方都单独研发技术系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可考虑建立媒体技术合作共享机制,把比较成熟的技术系统推广运用起来。
叶蓁蓁:媒体=人才+内容+介质,人才是根本。决心比资金重要,如果缺少资金,可从创新流程机制着手,社委会、编委会下定决心,对部门设置、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业务流程等进行改革,扫除弊端。其次,如有少量资金,要继续补偿人员能力,如购买设计师、动画师、音视频制作等外包服务。然后,如资金在补偿人员能力后仍有剩余,可以引进大数据能力。最后,如果资金丰厚,再进行技术平台升级、空间平台建设,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央厨房”。媒体对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影响,是与受众共同完成的。有人的地方才有媒体,受众拥有自己的信息茧房。能否渗入到这些定式化的阅读习惯中去,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观点需求、情感需求、趣味需求,连接受众、聚拢受众、沉淀受众,是现阶段媒体深度融合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评价“中央厨房”机制成功与否的真正标准。
张天培:“中央厨房”其实质是媒体的资源整合平台、优势嫁接平台,对工作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等资源聚合、整合、融合,形成一个共享内容、节约新闻生产成本的高效高质传播体系。资本的投入对推动“中央厨房”建设至关重要,但获得资本力量并不是“中央厨房”的目的。“中央厨房”的运营,旨在创新生产机制、推进深度融合、提升宣传效益。“中央厨房”建设,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和内容分发的质量和效率。但“中央厨房”不是万灵药,不要为了建设而建设。不破除思想藩篱、拨正错误认识,一味盲目地建设“中央厨房”,并不能真正达到效果。“中央厨房”机制应借助传统媒体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整合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品牌力量,包装一批在行业中叫得响的名产品、名栏目、名记者,做好“品牌+”布局,形成一种聚合的品牌效应,进一步释放新闻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传播影响力。
何炜:“中央厨房”的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采集阶段,整个集团可以资源共享、协同作业,使新闻素材等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编辑阶段,应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需求生成多种不同的产品。“中央厨房”的职能主要是加强整合协调,并为资源共享和协同作业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保持不同媒体的个性和特色。
董林:“中央厨房”解决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内容产品,如果能够真正在观念和理念上革命,“中央厨房”还是可以常态化的。“中央厨房”未来可能会以工业化理念,即流水线作业方式来批量生产新闻产品,这里面的关键于核算体系的变革和经营上的融合,否则都只是数学上的叠加,而不会产生“化学反应”。
王君超:首先,“中央厨房”是融媒体内容生产的神经中枢。作为升级版的编辑部改造模式,“中央厨房”标志着媒体编辑指挥系统的重大转型。过去,同一媒体集团的报、网、微、端各自为政,现在媒体负责人则可以依靠这个“超级枢纽”,常态化地调控、指挥“媒体矩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工作人员在此协同作业,实现全媒体产品的采集、制作与发布。其次,它是一个实现内容创新的平台。媒介融合是一个通过重新配置媒体资源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媒体变革过程,它不仅是一个空间平台、业务平台、技术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同时还是一个内容创新平台。“中央厨房”实现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创新、媒体集团的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一大批富有表现力的融媒体产品脱颖而出,不断地改变着主流媒体的形象,刷新着人们的阅读感受。最后,它是一个造就全媒体创新人才的平台。在“中央厨房”的“部门统筹、人才融通”模式下,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记者、编辑、主持人、制作人等角色的自由切换,造就融媒体时代的“全能型记者”,而且可以通过媒体人的自由组合,成立创意团队,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产品。
李斌:不论从运行效果还是融媒体发展大趋势看,说“中央厨房”是“物理空间上的全媒体大厅”,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当“中央厨房”既有物理空间做基础,也有技术手段、业务水平、人才队伍等要素支持,通过新闻信息流的交互,实现“客户端的快、门户网站的全、报纸的深”之时,“中央厨房”自然就会被常态化运营。
徐世平: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在于传播方式较为死板,不能让受众从更多方面很好地了解新闻,很难及时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得到他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而“中央厨房”产生的契机在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优势就是时效性。“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流程使传统的新闻采编“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到“餐厅”。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中央厨房”在解决时效问题的基础上,将来自同一“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发布在报纸、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的“餐厅”里,兼顾了报道的质量,实现了时效与深度两手抓的传播目标。在全媒体时代,“中央厨房”已成为媒体革新、融合的创新之举。
李黎丹:“中央厨房”是媒体提高内容生产力,满足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硬件基础和技术保障体系。它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集中的物理工作平台、全媒体内容生产管理平台、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以及内容和用户数据库等数据支撑平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需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和数据平台打通,形成共享协同的策采编发网络系统和内容与用户数据库,有效的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顺应时势演进。
孟威: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进入加速期,进入以“一体化”为目标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媒体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促进“一体化”,为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夯实基础,是关键和重点。中国媒体打造“中央厨房”的实践风生水起,成为探索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的一种方案。针对现状与难点,各类融合模式的探索展现了生存压力下的行业智慧。总体上,抓好“中央厨房”龙头工程,关键在于做好“统”与“分”,“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建设好“中央厨房”也需要解决“硬件、软件配置问题”,以“四个一”作为基本标准。而这一切都要从自身条件出发。不管具体路径怎样,运作流程如何安排,深化媒体融合,都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现实与虚拟,传统与创新、专业化与技术的关系,都要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目标,这是取得媒体融合实效的要旨所在。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