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浅谈

2017-06-23田海芳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幸福教学目标

田海芳

摘 要: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行为能力、需要呵护的孩子。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加玩”。虽然幼儿教师每天重复着简单平凡的工作,但是其中包含着重大而无可取代的意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从平凡的工作中品味幸福,在“慢”中践行爱的教育,教学过程要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调节,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

关键词:幸福;平凡;爱的教育;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2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127

“百年基业,教育为本”,可见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尤其表现在幼儿教育上,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点点滴滴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幼儿教师做的事是有关人一生发展的奠基工作。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把孩子教育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培养每个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关系着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的大事。曾经有人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他在哪所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最重要。他说“是在幼儿园里,在那我知道了饭前洗手,懂得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学会了分享”。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幼教的辛苦,感受到其中的艰难。

一、经常品味平凡工作中的幸福

许多人初为人师饱含激情,用陶行知的那句著名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幼儿园里欢歌笑语,孩子们在这儿幸福地生活、学习、游戏,老师们在这饶有兴趣地重复着简单的工作。时间一长,很多人厌倦了这周而复始的单调工作,失去了工作最初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接触各不相同的家长,迎接不断推陈出新的教育理念。家庭、工作、社会种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态发生变化,开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缺乏活力,循规蹈矩,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具有神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体会幸福,在回味中发现最纯粹的爱。

擦拭“每日播报”栏目时,脑海里浮现出孩子稚嫩甜美的播报声“今天是12月25日,星期三,晴,圣诞老师会给小朋友送礼物。”作品展示区里贴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我的老师”画面中每个小朋友画的老师都是身穿漂亮衣服,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可见孩子心里对老师充满着喜爱之情。

二、在“慢”中践行爱的教育

张文亮的散文说,“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好吧!松手吧!……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幼儿教育急不得,教育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领会慢艺术。小班孩子需要培养独立吃饭穿衣的能力,可是总有孩子因为不会扣扣子,而迟迟不能完成,教师气急败坏地说“明天别穿这件衣服了”。从此孩子再也不用为扣扣子发愁了。手工课上,有小朋友撕不下活动材料,教师着急了,三下两下给撕下来,又手把手地贴在教师认为合适的地方,下课时人人都有一幅作品交给家长,家长看了喜笑颜开“儿子你真棒”。其实大部分是老师的功劳。有的孩子上了三年幼儿园也没学会系鞋带,有的孩子鼻涕流到嘴边仍淡定地等着老师来擦,还有的孩子一直不会用饮水机接水喝……其实教师多么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陪着孩子们走,一路陪着他们慢慢成长,在“慢”中践行爱的教育。

三、分解教学目标多给孩子机会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对教学起到指挥作用,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现在提倡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情感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幼儿都是凭着兴趣参与活动的,目标一定要研究幼儿的兴趣、动机、意志,在分析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上下工夫。过程与方法、知识技能目标的设定,要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调节,教师既不能高估孩子的水平,也不能对孩子充满不信任,在全面掌握幼儿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总体目标非常重要。美术课上,教师让幼儿在已画好苹果轮廓的纸上粘贴碎纸屑,使画面充满色彩、美丽漂亮。在教师的帮助下,每个幼儿都有一幅作品了。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仅考虑通过粘贴完成一幅作品,让幼儿有成就感。从这一节课来看,目标实现还算顺利,但从教学总体目标看培养幼儿其他方面的动手能力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有些不足,幼儿从中受到的锻炼不够充分。相反,教师在准备这节课和组织上课都做出大量毫无价值工作——“画苹果的轮廓、撕各色的碎纸、在幼儿本上涂胶棒”等都是教师完成的。这节课感觉老师忙个不停,逐个抹胶棒,孩子拿张碎纸左等右等。这一节活动从准备到完成,老师忙得不可开交,仔细想想是累着自己,耽误着孩子。教师不妨从培养幼儿总体目标出发,使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同样一幅作品分几次完成。第一次:幼儿撕纸屑,按颜色分类。锻炼手部小肌肉得灵活性,并学着分类。第二次:描线。老师把纸上的轮廓用虚线画出来,幼儿用彩笔或油画棒描线,锻炼用笔技能。不用在乎孩子是否能描得完美,只要认真做就行。第三次:配色粘贴。用之前的碎纸屑自己涂胶棒粘贴,根据喜欢的色调搭配不同的颜色进行粘贴。虽然一幅作品用了三节课时间,但孩子们在能力发展与提高方面却很明显。这样做既解放了自己,又扶持了孩子,天长日久收获巨大。

总之,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不断赋予幼儿教育新时代的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會,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李雪晗.“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09(3):42-44.

[2] (美)桑德拉·黑贝尔斯(SaundraHybels),(美)里查德·威沃尔著.李业昆译.有效沟通[M].华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幸福教学目标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爱在字里行间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