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思考
2017-06-23高莉娟
◎高莉娟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思考
◎高莉娟
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既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之所为,也是精准扶贫实现加倍乘数效应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选择。实践证明,“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托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我国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扶贫治理;互联网+;全面小康
减贫脱贫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花大力气先后在扶贫开发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大动作,实现了贫困人口规模性减少,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原有扶贫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的新理念和新战略,这是在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现阶段,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贫困治理新模式,是适应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之所为,更是使精准扶贫实现加倍乘数效应的现实选择。
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和个别贫困等多个贫困形态变化,相应地,政府不断调整扶贫治理体系以适应发展形势的变化,先后采取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减贫脱贫、扶贫资源的县级瞄准、扶贫资源的贫困村瞄准、区域精准扶贫和个体精准扶贫有机统一等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了贫困人口规模性的减少。大致来讲,我国贫困治理体系变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体制改革为主导的减贫脱贫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党中央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在农村实施了放宽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种经济改革措施,这些政策举措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这种以体制改革为主、救济为辅的扶贫治理办法很快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摆脱了普遍贫困的局面。
2.扶贫资源的县级瞄准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贫困形态由普遍贫困转为区域贫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察:宏观原因是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微观原因是农民收入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农业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他方面的收入差距拉大逐渐加剧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在新形势下,体制改革的减贫效益开始下降,我国的扶贫治理体系逐渐以县级瞄准为重点,在减贫效果上获得了较好的精确度。
3.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的扶贫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贫困规模进一步缩小,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这就要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应该由县向村进一步缩小。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在不缩减贫困开发县的同时,开始将扶持的重点转向15万个贫困村,强调以村为单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行农村扶贫综合开发[1]。该发展战略取得较为明显的减贫效果,根据2010年的扶贫标准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2]。
4.贫困人口片区集中与扶贫到户
反贫困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挑战依然严峻。在新的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呈片状分布,致贫原因更加复杂,贫困治理难度加大。201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保留原有贫困县和贫困村的同时,又划定14个连片特困地区[3]。以区域发展带动脱贫的办法既取得显著的减贫成效,同时贫困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又有所拉大。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合理配置扶贫资源,瞄准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贫困缩减;另一方面要将扶贫资源进一步下沉到贫困户,因户制宜以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
5.有效“滴灌式”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指扶贫资源配置和扶贫政策措施要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通过针对性地帮扶,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实施机制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核心要义就是扶贫的精准化,这是衡量我国扶贫工作是否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时代必然与实现路径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化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对于扶贫工作也是如此。“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型治贫模式就是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到扶贫治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从而提升扶贫治理的创新力,以期更好地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1.时代适应性
(1)以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经济社会之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精准把握时代局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服务业有机结合,以信息技术革命引领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机制同样是适应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之所为,也是我们当前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选择。“互联网+”精准扶贫就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与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对象等实现有机联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扶贫工作各个环节的优势作用,构建扶贫资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形成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扶贫治理模式和治理体制。
(2)实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贫困治理新模式也是精准扶贫新战略在减贫攻坚阶段的自身需要所在。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治理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最新成果,在各贫困区的扶贫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依然存在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继续花大力气克服诸多挑战,这就需要转变治贫思维、更新治贫观念和改革治贫手段,以求取得治贫新成效。从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来看,对于精准识别来说,精确统计农户收入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基层政府在没有能力可靠地统计农户收入的前提下,只能依靠民主评议的方式确立需要扶持的贫困户。对于精准帮扶来说,资金的合理配置是一个难题,扶持资金与困难群众需求脱节的现象并不罕见。对于精准管理来说,做到动态管理中贫困户“有进有出”、提高扶贫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扶贫事业“社会化”在现有条件下实属不易。对于精准考核来说,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基层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考核机制尚需时间。综上可知,在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引入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势在必行。
2.当前的实现路径
精准扶贫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扶贫的精准化和针对性,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灌水式”和“输血式”扶贫模式,要在全面治贫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做到准确可行,避免扶贫资源的浪费。实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有利于做到贫困户的精确统计、动态监测,实现对扶贫绩效的数据考核,坚持向质量扶贫要效果。
(1)“互联网+”精准识别的实现路径:一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贫困地区群众收入的基本情况纳入综合数字信息平台,按照一定的贫困线标准确定当地的贫困人口和贫困规模,建立动态扶贫信息平台,并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二是根据贫困户产生情况,综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科学描绘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分析其致贫原因和致贫程度,并对其进行分类集中,从而根据教育、收入、健康及社会地位情况等多维因素建立扶贫治贫精准方案。
(2)“互联网+”精准帮扶的实现路径:一是“互联网+”融资,融资困难是当前贫困治理的较大障碍,因此,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完善互联网小额信贷平台,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二是“互联网+”市场,根据贫困地区的产业优势和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脱贫经济方案,如实施“一村一品”扶贫计划,培育蔬菜、优质林果、特色养殖和手工业等脱贫产业,开展电商、旅游、光伏和生态等新业态扶贫[4],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其推入广阔市场,从而形成社会脱贫合力。三是“互联网+”教育,在加快完善贫困地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开展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升通过网上交易进入市场的能力,促使其向现代农民转型。四是“互联网+”社会力量整合,逐步转变脱贫治贫仅仅是政府责任的旧观念,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到扶贫帮贫的事业中。互联网应成为扶贫信息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和广阔平台,以便社会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士能够及时从扶贫信息平台获得权威信息,促进多方社会扶贫力量的整合。
(3)“互联网+”精准管理的实现路径:一是在建立动态扶贫信息系统、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他们的收入状况和脱贫成效,通过追踪调查促进扶贫信息系统的动态发展,适时调整已脱贫人口的退出机制和新贫困人口的准入机制。二是动态扶贫信息系统不仅要记录贫困户的致贫成因和脱贫过程,还要根据脱贫实际总结治贫经验,再将其与同类贫困户的脱贫实际相对比,形成经实践证明的有针对性的贫困治理方案,并依托互联网在更大范围内交流借鉴。
(4)“互联网+”精准考核的实现路径:一是依托互联网动态扶贫系统对扶贫工作者进行数据化考核,形成公开透明的考核体系,增强扶贫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二是信息化水平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扶贫机构的监督能力,有助于减少扶贫工作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确保贫困人口的高质量按时脱贫,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未来展望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是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大数据时期变革传统减贫脱贫方式的新尝试。迄今为止,这种新模式已在秦巴山区、临沂和赣州等地帮助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践证明,“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托于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将会发生根本的转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
1.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在贫困地区实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治贫新模式首先会加快完善当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互联网普及率的迅速提升。根据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69.1%,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33.1%,城乡普及率差异较2015年的34.2%扩大为36%[5]。因此,就目前现状来看,依托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带动精准扶贫,实现互联网与扶贫融资、市场、教育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有效联结,首先就要大力拓展互联网在贫困地区的覆盖范围。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根本的转变,一方面他们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进一步更新提高,通过扩大与外界的交流,逐步打破致贫思维上的闭塞,增强他们的脱贫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逐步促使贫困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借助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平台,贫困地区将自己的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经济产品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推向广阔市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产业链,这将为当地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
2.贫困地区实现全面小康以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标志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具体体现在覆盖人群的全面性和涉及领域的全面性,贫困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改善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这就要求贫困地区的发展绝不能掉队。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在新阶段的新举措,“互联网+”精准扶贫是全面小康最后阶段的脱贫新设计。采取“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进一步瞄准贫困户,对症下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战胜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这既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也是我国多年来不断实现扶贫机制体制创新以期取得的最终实践效果。
[1]汪三贵,郭子豪.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8.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 人民出版社,2011:10.
[3]冯朝睿. 连片特困地区多中心协同反贫困治理的初步构想. 云南社会科学,2014,(4):159.
[4]李毅. 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73.
[5]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37.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云霞
■地阔天开 陈宝林/摄
D63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