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及概念界定

2017-06-23刘士林王晓静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城镇浙江省小镇

◎刘士林 王晓静

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及概念界定

◎刘士林 王晓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小镇在产业升级、科技发展、人才引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对特色小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建设经验对其内涵进一步研究,对于我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色小镇;建制镇;城镇规模划分体系

目前,特色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已被广泛认可并推广,为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小镇在产业升级、科技发展、人才引入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特色小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其建设经验对其内涵进一步研究,对于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特色小镇发展实践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发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城市群与城市发展规划,这期间,浙江、四川等地的特色小镇异军突起,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1.浙江省文件出台数量位居第一

浙江省于2015年4月22日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建立了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其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等多个文件。此外,浙江省住建厅、浙江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还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高质量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来指导、规范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浙江省下辖的杭州市、温州市和嘉善县也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具体的规划文件,为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作出了较大贡献。

2.浙江、四川和贵州推进速度较快,成果突出

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江西和安徽等地都曾相继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如北京市于2011年设立100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以全国首创的股权基金方式,引导打造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及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和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五类42个特色小镇。云南省2011年5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并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包括现代农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边境口岸型四类210个特色小镇建设。江西省南昌市于2012年提出分批分期建设包括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休闲名镇和都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名镇三类17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2010年7月提出全面提升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工矿型和林地共建型六类21个特色小镇。天津市于2011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围绕中心城区建设50个特色小镇。安徽省于2012年5月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200个特色小镇”。但可惜的是,这些先行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未成为领导者。

据统计,浙江省2015年已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至2016年4月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1],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吸引了3300多家企业,完成投资480亿元,其中有5个小镇投资已经超过20亿元[2]。同时,地处天府之国、具备小城镇发展优势的四川也勇往直前。2015年,成都发布了《2015年成都市小城镇建设工作要点》,明确表示要打造50个特色镇,将小城镇建设连线成片,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一镇一主业”的思路和“四态融合(生态、业态、文态、形态)”理念。以浙江、四川等省市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截至2015年底,贵州重点扶持的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完成项目建设资金1000亿元,建成“8(建设或完善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启动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1个敬老院、建设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X”项目4000多个,实现了107个示范小城镇有高速公路或是国省干线联络线连接,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8万套。2016年上半年安徽黄山启动1000万元资金,着力推进1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30个特色小镇。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3.国家特色小镇和“浙江模式”特色小镇的区别

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四川、贵州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它们都是以建制镇行政边界为基础、围绕自身职能定位自上而下提出的,因此这类特色小镇的概念是从小城镇发展战略层面衍生而来的。浙江省的特色小镇采用了另一种发展模式:其规划范围不以行政边界为限,但严格控制发展边界和规模,小镇分类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结合紧密[3]。实际上,出于便于管理、财政支持等原因,在国家层面上仍以建制乡镇作为特色小镇的培养对象。

在城镇规模划分体系中增设特色小镇

在建设特色小镇热潮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是把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清楚并取得共识,以便为规范、评价及进一步指导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1.世界各国的界定多采用人口标准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城镇界定标准。各国、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行政中心所在地、城镇特征、居民的下限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从业构成等方面制定了不同的界定标准,虽然世界各国对于小城镇的界定标准差异悬殊,但采用人口数量作为标准最为普遍。从总体上看,欧美国家小城镇人口规模一般不超过10万人。这与欧美国家的人口数量总体偏少相关,也与西方人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标准有关。他们普遍把小城镇的理想人口限定在5万左右,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当一个小城镇的人口达到3万人时,其经济发展基本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而达到5万人时,小城镇就进入到良性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和欧美人口总量相差悬殊,因此,人口标准只具有一般性的参考价值,不能直接引入和使用。

2.在比较中把握我国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情况,在描述和把握特色小镇主要特征时,既要关注它和过去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区的联系,也要注意把特色小镇与其他几种块状经济形态区别开来(见表1),尤其要汲取以往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区的建设经验和教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牢牢把握和坚守特色小镇的四个主要特征:

(1)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要面向未来,“特色”二字是指在生态农业、电子商务、乡镇旅游、特色农业畜牧业、特色养殖种植业、文化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发展优势、具有一定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示范性的乡镇。

(2)体制机制灵活。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规划特色小镇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动力机制是企业的成长。小镇的建设不是靠政府力量,不是基层政府再去办一个互联网园区、设立一个融资性的平台公司等;应以企业为主导,这是特色小镇以市场化机制为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表1 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旅游区的比较

表2 我国城镇规模划分体系(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建议版)

(3)人文气息浓厚。特色小镇是高校毕业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与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创新创业地,有望凝聚独特的人文气息,并且特色小镇不是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产业基础上,孕育出鲜明的特色文化,进而衍生出旅游功 能,并辅以必要的社区配套,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复合体。

(4)生态环境优美。特色小镇一般规划在城郊接合部,既有与主城区交通、公共服务无缝对接的便利,也有农村空间开阔、环境优美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如浙江特色小镇一般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按3A景区目标建设,其中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每个小镇的建筑、旅游设施和植物群落、自然环境与产业融合协调、相得益彰[4]。

3.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下一个层级的设想

目前,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比较含糊,因此,必须对我国城镇规模划分体系进行细化和细分,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的下一个层级设置,具体参考国务院最新城镇规模划分体系,将小城镇分为Ⅰ型小城镇和Ⅱ型小城镇(适合培育特色小镇)两种类型,在政策和机制上为特色小镇腾出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见表2)。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结合我国城镇体系的人口设置标准和浙江省对特色小镇的空间规模的规定,提出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小镇界定标准:行政区划方面,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人口规模方面,镇区人口为3万-5万人。空间区域面积是3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为核心区。

[1]徐军. 浙江特色小镇聚集万亿元产业. 中国改革报,2015-12-2.

[2]杨曦. 翁建荣: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取得四方面成效. 人民网,2016-2-25.

[3]宋为,陈安华. 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 小城镇建设,2016,(3).

[4]马斌.特色小镇: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3).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 编辑:张涵

F29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6.003

猜你喜欢

小城镇浙江省小镇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CK小镇”的美好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欢天喜地过大年
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 推动河南城乡融合发展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