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研究
2017-06-22饶长根
饶长根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成效,则是当前高中教育中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要点;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有利于学生展开各种思维活动.而这些思维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则又是其重要的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将学习中的难点找出来,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克服,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重要指导,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富有个性、主动的、活泼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则能帮助学生们将自身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且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和意义,即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感知,同时也能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
(一)渗透数学思维意识
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关键则是数学思维意识的渗透、理性思辨,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也在于培养其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对“问题情境”进行针对性的创设,同时将数学思维意识,如,旨趣品悟、形象感知等渗透进去.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提炼,并通过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引導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是关键的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由于高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问题转变成生动的、具体的问题情境,这样问题情境才能趋向于生活化,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规范和构筑数学知识体系
“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规范和构筑数学知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研究开展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等,都与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树立基本的数学观念,还要规范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对创设运用的规则和条件进行不断的变换,并调整、深化以及扩展教材的内容,这样才能构建合理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目的.
(四)加强沟通,完善课堂教学实践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对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加以完善.这样,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问题与知识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将数学思维意识有效地渗透进去,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将其内在动机充分激发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云.新课标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钟崇灿.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3):129.
[3]李双江.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析[J].新课程(下),2015(10):92.
[4]刘长忠.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36):172.
[5]陈叶琼.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