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的研究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17-06-22储洪涛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消费额北京林业大学中位数

李 斌 储洪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北京 100083)

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的研究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李 斌 储洪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北京 10008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关系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特征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记账的方式获取了28 983条记账数据,经过分析后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有两个主要消费特征:一是在消费水平方面可支配资金增多,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有个别高消费的情况出现;二是在消费结构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基本保障型消费,有一定的消费自律性。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着经济资助向教育资源转化率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完善资助政策建议:首先,制定包含教育资源资助内容的国家资助政策指导意见;其次,制定包含适应性管理理念的资助工作的规范;最后,应采取“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资助工作的宣传办法,让全社会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资助。

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建立了新的资助体系。据统计,2012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计8 413.84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16倍。累计资助金额1 126.08亿元,比上年增加146.68亿元,增长14.98%,比2006年增长4.76倍[1]。2015年,全国资助金额突破1 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资助学生8 400多万人次,其中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总额达到了8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0亿元,增幅达18%[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对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特征,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对于资助标准的设定、资助体系的设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制定等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反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消费特征是该群体在接受了国家、学校和社会多方经济资助后所呈现出的状态,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原生消费特征(即仅依靠家庭经济支持)。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样本。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在校本科生总人数为13 164人,按照5%的比例确定658人为研究样本的抽取数。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为27.7%,因此,在抽取的样本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机抽取了178人,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机抽取480人。

本研究周期为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和2014-2015年秋季学期,共历时9个月。整个研究周期共取得有效记账数据28 983条。

(二)数据获取方式

考虑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消费信息的获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获得的数据较为模糊,本研究采取的是记账的形式。研究人员设计制作了便于随身携带的纸质记账本,从饮食、杂项、交通和其他4个方面进行记录。

(三)数据处理方式

本研究选择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作为消费特征的分析指标。其中算数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解、计算简单、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但其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是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是一种衡量集中趋势的方法。中位数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在经典统计学著作中,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均是平均指标,表示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在变量数列中,当数列的变量值分布不均匀并出现极端值时,算数平均数的抗耐性较差,极容易收到个别或少数极端值的影响,因此选择中位数反映总体一般水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调查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目标群体的消费特征。其中消费水平是指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消费结构是指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各自所占的比重[2]。

(一)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消费水平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水平

以月为单位,笔者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到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研究周期内的月平均消费额为969.18元,春季学期平均消费额为4 011.56元,秋季学期平均消费额为4 711.10元,全学年平均消费额为8 722.66元。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消费情况见表1。

表1 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均消费情况 元

类别每月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全学年生均消费额969.184011.564711.108722.66

通过调查得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月份的月平均消费额最高,为1 268.01元;6月份的月平均消费额最低,为781.28元。月消费中位数最高的是3月份,为610.7元,最低的是6月份,为519元。月平均消费额与月消费中位数的比率最高的是3月份,为2.08,最低的是6月份,为1.51。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消费情况见表2。

表2 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均消费比率

注:比率=月均消费额/月消费中位数

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的变化较大,而月消费中位数的变化较为平缓,月份间差异不大。在一般情况下,当数据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时,算数平均值应等于中位值,而呈正偏态分布时,算术平均值大于中位值。[2]因此从比率来看,各月份的值均大于1.5,平均比率为1.74,说明月消费平均值受极端值(高)影响显著,月消费中位值更能代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月消费水平。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消费情况见图1。

图1 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均消费情况

2.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水平

以月份为单位,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到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研究周期内月平均消费额为1 180.31元,春季学期平均消费额为6 780.93元,秋季学期平均消费额为5 089.38元,全学年平均消费额为1 1870.31元。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消费情况见表3。

表3 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均消费情况元

通过调查得知,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困难学生6月份的月平均消费额最高,为1 952.13元;1月份的月平均消费额最低,为746.8元。月消费中位数最高的是3月份和5月份,为713.00元,最低的是1月份,为545.6元。月平均消费额与月消费中位数的比率最高的是3月份,为2.58,最低的是1月份,为1.37。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消费情况见表4。

表4 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均消费比率

注:比率=月均消费额/月消费中位数

通过调查得知,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的变化较大,而月消费中位数的变化较为平缓,月份间差异不大。从比率来看,各月份的值均大于1.5,平均比率为2.05,大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1.74。说明该群体月消费平均值受极端值(高)影响显著,且影响效果大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月消费中位值更能代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月消费水平。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消费情况见图2。

图2 北京林业大学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均消费情况

(二)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消费结构

本研究将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消费用途分为饮食、生活日用、学习、交通、社交、服装、电子产品、通讯、医疗、娱乐和其他等11种类别。其中学习包括学习用品、书籍、课程费用、考试报名等所有与学习相关的项目;社交包括礼物、班费、集体活动等;交通包括市内交通和返程路费;通讯包括手机充值、IC电话卡、网费等;娱乐包括KTV、看电影等;其他包括补办公交卡、一卡通等无法具体归类的小额支出。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消费结构见表5。

统计结果显示,北京林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高的支出项目为饮食,消费占比61.4%;其次为学习,消费占比9.9%;生活日用排在第3位,消费占比7.1%。剩余项目相差不大。我校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占比最高的支出项目为“饮食”,45.4%;其次为“生活日用”,16.8%;“电子产品”排在第三位,12.8%。剩余项目相差不大。其中,饮食消费是在校生群体主要的消费支出,分别占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61.4%和45.4%,差值15.2%。在其他类别中,差异较大的有电子产品,差值-10.8%;生活日用方面,差值-9.7%;学习方面,差值5.9%;医疗方面,差值-2.4%;服装,差值-1.7%。

表5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消费结构 %

类别饮食学习生活日用服装交通娱乐其他电子产品社交通讯医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61.49.97.15.93.62.82.82.02.01.51.0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44.016.87.62.92.51.212.81.81.63.4

对两类学生饮食消费进行分类比较,食堂就餐为两类学生就餐的主体,分别占81.3%和67.2%;在请客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为7.3%远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14.3%。北京林业大学学生饮食消费类别的占比情况见表6。

表6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选择饮食消费类别的情况%

三、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特征的调查结果

(一)可支配资金逐年增多,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个别学生有高消费的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校期间消费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月消费水平仍存在差距,但差距较小,在32~103元/月之间,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个别高消费值,但出现频率和消费水平均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二)属于基本保障型消费,有一定的消费自律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消费占比最高,达到61.4%,排在二、三位的分别是学习(9.9%)和生活日用(7.1%),其他消费需求占比相近。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在消费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属于基本保障型消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高消费情况主要出现在学习(雅思、托福培训等)和电子产品(主要为电脑)方面,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消费能力提升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消费自律性,会把资助款用在获取学习资源上。

四、适合高等农林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的制定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群体在教育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异却越来越大。通过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大额社会助学金的学生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当他们获得直接经济资助时,会选择把钱存下来或寄给家人,而向教育资源转化的比率很低,他们节省下来的资金只有约10%的比例会用来参加培训或购买电脑,这种消费观和消费习惯会降低他们的竞争力,阻碍他们更好、更多元的发展。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样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样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同样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3],补齐教育资源的差距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直接的教育资源资助应该成为未来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

(一)制定包括教育资源资助在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指导意见

2007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明确规定了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以此为纲,各高校应建立较为完备的经济资助体系,尤其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两个群体在教育资源方面差距的逐年增大的现状,急需打造建立包含教育资源资助内容的新的资助政策体系。

(二)制定体现适应性管理理念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属性、特征和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应是一个适应性管理的过程,即包含“监测”“评估”“管理改进”3个管理要素的过程。各高校应制定包含适应性管理理念的资助工作指导意见,开展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监测”与“评估”,根据当前该群体学生的特征变化及时调整资助政策,以确保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机制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应遵循“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原则,社会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的认识和态度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爱心人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也是一项重要的资助资源,应及时让社会各界了解该群体的新情况,不断更新对该群体的认识(如吃不饱饭、买不起新衣等),让社会资源成为资助工作的有力补充。

社会和各高校要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利用好该群体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的动力,开展全方位的教育资源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尽快成长成才。

[1]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2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2013-11-13)[2016-04-15].http://www.gov.cn/gzdt/2013-11/13/content_2526365.htm,2013-11-13.

[2] 郑少智,邹亚宝.谈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代表性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3(11):94-95.

[3] 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20-24.

(责任编辑 王 伟)

猜你喜欢

消费额北京林业大学中位数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8%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8%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中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