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树下》中的“死亡心理”
2017-06-21田欣雨
田欣雨
课题项目:本文得到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樱花树下》中的‘死亡心理”(项目号:201610060116)资助。
摘 要:同绝大多数日本作家一样,渡边淳一的作品中充满对“爱”、“美”、“死亡”的描述,其中也不乏日本特有的“樱花情结”,这些往往与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武士道密不可分。本文以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樱花树下》为例,结合日本武士道精神及相关心理学理论,探讨日本文学作品乃至日本文化中特有的“死亡心理”。
关键词:《樱花树下》;渡边淳一;死亡心理;武士道
指导教师:张杰,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专注于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2
渡边淳一(Junichi Watanabe,1933-2014),日本小说家,因擅长描写男女情爱,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2010年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骨科讲师。当了10年的骨科医生后,他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同绝大多数日本作家一样,渡边淳一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对“爱”,对“美”,对“死亡”的描述,如《失乐园》、《无影灯》、《紫阳花日记》、《樱花树下》。其中也不乏日本特有的“樱花情结”,人生应如樱花一般灿烂绚丽,死也该如樱花一般果断,毫不迟疑。这些也都与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武士道密不可分。本文所分析的《樱花树下》或许不是渡边淳一最负盛名的作品,但是以上几点特质均包含在内,是一部反映爱情与死亡相伴相生现象的作品,这正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而《樱花树下》也是渡边淳一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
“武士道”体现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植根于他们的血液、骨肉和灵魂深处。“作为武士,对武勇要自信自傲,任何时候都要有拼死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1]而新渡户稻造则认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2]死亡的话题在武士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却是以樱花来作比。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其盛开之时,而是其凋零之际。樱花的花期本来就不长,骤开骤落,一树树的樱花同时开放时,像无数水滴聚成粉红色的云,开得如此癫狂,仿佛吸取了人的精血一般,极其妖冶,凋谢的时候也是壮烈干脆,没有丝毫犹疑,一夜之间满地皆为落英。在日本人的文化传统中,这满山凋零的樱花与其“生时的辉煌”相比较,其“死时的尊严”更能折服人心,更为世人崇敬。
樱花的这些特点与日本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英雄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这正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短暂而耀眼的美丽中达到人生的顶峰,发挥自我最大的价值,然后毫不遲疑地结束生命。樱花柔弱,武士强健,两者看似矛盾,但其实是日本人的性格中本来就存在鲜明而丰富的矛盾性。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3]
在武士之外,当普通人的死亡也与樱花联系在一起,死亡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景?渡边淳一借助《樱花树下》,讲述了一个凄婉又绚烂的故事。小说开篇就说,“樱花树下埋着尸体”[4],这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是一场悲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游佐、菊乃和凉子。游佐的贪婪是整件事的源头,与妻子的感情淡薄让他走到了菊乃的身边,却又贪恋凉子的青春貌美,他是无心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间接害死了两条生命,失去了爱自己的两个女人。此时的樱花并不是古时武士的象征了,而是爱情与死亡的纽带,坠落在樱花树下的菊乃虽敌不过女儿凉子的清纯,但也自有一番风韵,这两个人像两株不同品种、不同风致的樱花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死亡的侵袭,虽美艳,但却消逝得太快。
菊乃坠楼而死,但书中并没有交代其直接死因,到底是因醉酒而死,还是带着对女儿和情人的报复之心而死,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掉到斜坡上……伸出的右手像是试图抓住什么东西,前面有一枝掉落的樱花”[5]。在与游佐的出轨爱情中,菊乃深受其害,又因女儿第三者插足,伤口上更是撒了一把盐,这样看来菊乃的死除了一种报复心理,还有想要获得解脱这样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在《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中,于桂玲将渡边文学作品中的“爱与死”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死亡保存爱情”,代表作品有《魂断阿寒》;“死亡阻止爱情”,比如《深夜启航》;“死亡成就爱情”,最典型的莫过于《失乐园》。[6]按这个分类,菊乃的死亡应该属于“死亡阻止爱情”。
凉子是与两起死亡关系最密切的人,一个是她的母亲,一个是她的孩子。爱上一个人是人之常情,没有任何过错,但是错就错在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凉子在游佐的诱惑下成为了一个第四者。可是,母亲的突然死亡带给凉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菊乃坠楼后就落在樱花树下,凉子说母亲是被樱花精带走了,既梦幻又残忍,凉子此后就活在一种巨大的自责中,总认为自己害死了母亲,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了她的流产。可以说,凉子的欲望间接导致了母亲的死亡,并因此失去自己的孩子。凉子曾怀疑自己是吸取了母亲菊乃的养分才会“盛开”得如此绚丽,也因为痛恨这样的自己,才会选择离开游佐。
与彪悍勇敢的日本武士不同,菊乃的死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这只是三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而已。这种与樱花情结相联系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消去了武士的壮烈之感,更多出了一份普通人的凄凉。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7],但是弗洛伊德却认为,“生命即意味着通向死亡,人们期待回归到初始的无机状态”。他认为,在性本能之外,人还有一种死本能,只不过后者的表达常常为前者所阻止,所以“死本能的作用常常不可得见”[8]。不过,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总是要设法让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归宿中,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我们从菊乃的死亡中能够看到这种对获取最终解脱的追求。
描写死亡不是渡边淳一的专利,这是日本文学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日本作家对“死亡”话题的确是情有独钟。《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中论述了国内外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以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为例,将国内的研究分为心理学角度,社会历史文化角度,文学角度,比较方法角度,哲学角度和死亡意识角度六个方面。[9]其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作者的童年生活、生活经历以及世界观对他们的创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渡边淳一在接受新浪网访谈的时候,被问及日本文化是否比较崇尚死亡主题的时候,他说:“完全认为死是一種消极的事物,我想是不对的。……我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恋人,但是她突然在那个时候死去了,她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的死给我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她18岁的面容。”[10]以作者自己和恋人为原型,作者创作出了《魂断阿寒》,“纯子是个罕见的自我陶醉者,甚至在她最后死在雪乡阿寒时,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美丽而做出的表演,归根结底,纯子就是纯子。” “‘我认为自杀者都是因为珍重自己才去死的,纯子像唱歌一样说完。”[11]主人公怀着对初恋的追忆,回到当年的家乡调查她的死亡,得出了“纯子最爱的是自己”这样一个结论。一部小说所表达的情感绝大多数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样一个结论似乎也说明了渡边淳一心中对恋人自杀的看法。这种死亡体验与体验一般正常死亡不同,在还未成年的渡边淳一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也是他专注于死亡题材的原因之一。
作为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武士道中体现的“死亡心理”,与中国文化中的死亡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从两国人的生死价值观来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不惧怕死亡”,但是“日本人所认同的和遵循的是为了名誉、羞耻而死,与之相比,中国人则认同为了业绩、国家、正义、自由等而献身”[12]。中国人在与敌人血拼,最后只剩孤身一人的时候,大多选择奋斗到底,英勇就义,而日本人在相同的情境下往往选择切腹自尽,用这种方式保住自己的名誉,直到现在这种自杀的案例也并不少见。可以说,日本人对死亡的“迷恋”刻入骨髓,有时候会充斥整部作品,这给阅读相关著作的中国读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
总之,本文以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樱花树下》为例,结合日本武士道精神探讨了日本文学作品乃至日本文化中特有的“死亡心理”。日本人不惧死亡,追求死亡,甚至向往死亡,这是区别于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灵魂里的东西,应该说,这正是日本文化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
注释:
[1]【日】山本常朝:《叶隐·闻书一》,李冬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230页。
[2]【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周燕宏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66页。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田伟华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8月,第2页。
[4]【日】渡边淳一:《樱花树下》,刘玮译,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4月,第2页。
[5]【日】渡边淳一:《樱花树下》,刘玮译,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4月,第298页。
[6]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
[7]【美】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张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2页。
[8]【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页。
[9]余娇娜:《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33卷(S1),第57-60页。
[10]《日本著名情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访谈实录》,新浪网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nzt/dubianchunyi/
[11]【日】渡边淳一:《魂断阿寒》,文洁若、季丽晔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8月,第305-306页。
[12]孙楠:《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页。
参考文献:
[1]《日本著名情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访谈实录》,新浪网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nzt/dubianchunyi/
[2]胡晓,《“爱”与“死”的纠缠——渡边淳一<樱花树下>与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情结》,北京师范大学,《神州文学》,第9页。
[3]余娇娜,《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2006年9月,第33卷,第57-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