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与东北文化流变
2017-06-21段雨霖高志伟康香莹张婷
段雨霖+高志伟+康香莹+张婷
课题项目:本研究为2016年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项目“从‘闯关东透视东北民俗变迁”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201610140015,负责人:高志伟;参与人:段雨霖、康香莹、张婷。
摘 要:晚清以来,山东人民开始了“闯关东”,随着大批移民进入东北,山东人民独特的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都对东北原住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北的文化习俗随之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如今的“关东风情”,并孕育出内涵丰富的“闯关东”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焕发生机,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闯关东”;关东风情;东北文化;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段雨霖(1997-),男,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高志伟(1995-),男,汉族,辽宁葫芦岛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康香莹(1997-),女,汉族,河南兰考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张婷(1997-),女,汉族,河南邓州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2
清末以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诸多因素,大批山海关内的民众被迫开始了“闯关东”。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山东人。本文以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事件为线索,从文化交流与民俗变迁的角度,试图探寻“闯关东”对东北文化的影响,进而挖掘“闯关东”的时代意义。
一、探寻山东人“闯关东”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闯关东”既是大规模人口迁移史,又是悲怆的人民苦难史,更是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百余年间,数代移民的血泪与汗水,铺成了漫漫移民之路,通向神秘未知的关东大地。
1.大规模人口迁移史
清朝末年,山东接连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胶澳志》记载,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自此到1912年,山东仅仅因为黄河决口就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1]灾害也导致了严重的人祸,清末一直到民国,社会持续动荡不安,战争频频发生,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先后有太平天国的军队,八国联军,义和团,军阀混战等冲击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于是,山东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根据1921年至1930年历年移民东三省的统计,10年内共移入618万余人,移出326万余人,留居者为291万余人。”[2]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可见一斑。
2.悲怆的人民苦难史
在移民东北的漫漫征途上,山东人民用汗水与血泪写下一部苦难史。故土难离,更何况是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前往千里迢迢的关外,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因饱受战乱、天灾、饥饿和苛捐杂税而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在“闯关东”途中必须经历的不仅仅是疲惫的奔波,政府的阻挠,土匪的抢劫,更为凄惨的是命丧黄泉,客死他乡。即使成功到达目的地,他们面前的也绝非一劳永逸,而是东北特有的寒冷气候和当地人的排斥。
3.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山东人来到东北后,开始任劳任怨地用辛勤的双手创造未来。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他们或开垦土地,自力更生;或经营商业,开办商店;或从事工商业,辛勤劳动。《山东之苦力》中写道:“彼等于旅行途中,能忍风霜雨雪之苦,敝衣褴褛,毫不介意……入夜不肯投宿客栈,常横卧于人家之檐下。”[3]正是山东人民艰苦奋斗真实写照。他们的辛勤付出超乎常人的想象,也正是这样坚持不懈地奋斗使得山东人在白山黑水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顽强不屈地生存下来。
二、“闯关东”对东北精神文化影响
山东人“闯关东”,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为东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这样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本身也实现了跨区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山东独特的齐鲁文化与东北的满族文化,山东人与东北原住民不同的性格、习俗、喜好之间互相融合,塑造出东北人的性格,极大地丰富了东北的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关东风情。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闯关东”本身就具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正如上文所述,作为一部惨痛的苦难史,它已经融入东北人血液中,渗透到骨髓里,成为一种深刻和久远的文化印记,成为一代人的祖祖辈辈传承的共同记忆。山东人民,东北人民都自发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当时的“灾难史”,例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其主要流传在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大致内容是:山东文登一对夫妇生下一条小龙,小龙的父亲一气之下砍掉了他的尾巴,小龙从此得名“秃尾巴老李”。而“秃尾巴老李”后来修炼成了龙神,保佑渡海的山东人民平安无恙。再如,在当时黑龙江流域渡船上,每当船家要开船时,总会习惯性地问一问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如果没有,那么船家就不会开船。两者共同佐证了 “闯关东”的移民历史,反映出山东人与东北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现实。
其次,山东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深刻地影响着东北人民的个性塑造,东北的民俗、民风、民情无不打上了山东人性格的烙印。作为礼仪之邦,山东独特的齐鲁文化是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之一。在此影响下,山东人也拥有独特的性格特征:他们节俭好客,忠实厚道,待人不吝啬;他们豪爽豁达,乐善好施,十分讲义气;他们朴实勤劳,重义轻利,整个山东可以说民风淳樸。因此,当这些豪爽的山东人与东北原住民朝夕相处,长此以往,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东北人直爽开朗、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同时,山东人思想也存在着保守与传统的方面。受儒家文化长期浸染,山东人乡土观念很重,他们大多安土重迁。正如山东地区一直流传的说法:“千行百行,种地才是本行”、“三十六行,种地为上。”体现出“在山东人的思想中,土地是最根本的,种地是最高尚、最正经的谋生方法。”[4]因此大部分山东移民在来到东北之后,依旧固守传统小农思想,继续着开垦土地的传统农耕生活,这也与东北人性格中冒险意识较弱,相对传统保守的性格特点相对应。总的来说,东北人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的思维方式,包容的胸怀,蓬勃的进取精神,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的品质等诸多人格特征,都与那段“闯关东”的岁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后,“闯关东”对于东北民俗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作为文化的载体,人的迁移就意味着文化的交流。因此,“闯关东”浪潮的兴起,也促进了中原文化融入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意味着齐鲁文化逐步对东北原生文化的分解、重组,进而熔铸成一种崭新的文化。它脱胎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又根植于东北原有的满族文化,我们称之为关东文化。以下从娱乐习俗与饮食习俗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述。
1.娱乐习俗
娱乐习俗方面,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闯关东”密切相关。二人转是东北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其在民众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转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其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而莲花落当时流行在华北等地,随着“闯关东”浪潮到来才开始在东北广为传播。因此,是“闯关东”移民潮推动了二人转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再者,从二人转表演手段上看,分为三种表演形式:“双玩艺”,“单出头”和“拉场戏”。“双玩艺”是一男一女手持扇子或手绢,边说边唱边舞,其中男的負责“逗哏”,女的负责“捧哏”;“单出头”是指一个人且唱且跳;而“拉场戏”是演员扮成小旦、小生、小丑等角色,并用二人转的曲调唱戏。无论是哪一种表演方式,目的都是逗观众开心,博人一笑。总之,二人转的表演体现出东北人性格的开朗与乐观的一面,表现了对生活本真的热爱。而这种特征正是来自于东北人亲历过“闯关东”,
饱经沧桑的岁月后对现实反抗。正是因为东北多灾多难,人们才从苦难中自娱自乐,催生了“二人转”诞生。
2.饮食习俗
随着“闯关东”移民潮的到来,东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惯,食品结构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北菜的形成与发展。东北菜讲究吃得过瘾,吃得豪爽,被誉为中国“第九大菜系”。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闯关东”的作用不可忽视。“闯关东”之前,东北地区保持着相对原始的饮食习惯,正如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时东北原住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他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以肉类为主,较少食用谷米类。在肉类的烹饪方式上,基本不借助加工工具,而采用较为原始的烧、烤、煮等方式。山东人民进入东北后,不仅把其主要饮食带入东北地区,而且传播了先进的食物烹饪技术。在其影响之下,东北的饮食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东北传统的饮食结构得到改善,谷物粮食逐渐取代了肉类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餐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另一方面,东北人民逐渐掌握了各种烹饪技巧,逐渐形成了爆、炸、烧、蒸、炖等具有东北本土特色的多种烹饪技法。“闯关东”为东北饮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饮食习惯人们在同一片白山黑水间共同劳作生活,研究更美味的烹饪方法,一起煮着同一锅米饭,品尝着同一道菜肴。在长期的交融中,东北自身的饮食文化逐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发展为以酱骨架、杀猪菜、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等为代表的别具一格的东北菜系。
总之,大批山东人民 “闯关东”,不仅开拓了东北广袤的土地,为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而且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东北特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熔铸成为独特的关东文化。
三、“闯关东”精神的现实意义
“闯关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极其独特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对整个东北甚至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孕育的“闯关东”精神在当下仍然没有过时。归根结底,其内涵在于“闯”字,这就是中华民族面对天灾人祸,面对生存困境的坚韧不拔,寻找出路的开拓精神;就是不怨天尤人,不安于现状的冒险意识;就是不同地区人民和谐相处,以和为贵的处世理念。“闯关东”堪称一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而“闯关东”精神正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精魂。现如今东北的振兴与发展,更需要老一辈们的“闯关东”精神。
我们从民俗与文化的角度探讨“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旨在寻根溯源,对东北文化进行重新解读,让“闯关东”精神再次焕发生机,成为东北人的心灵支柱和人生信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山东人民“闯关东”,选择踏上东北的土地,揭开了东北近代发展的新篇章。无论是东北人民的性格,东北的社会民俗,还是独特的关东文化风情,都受到山东人“闯关东”事件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注释:
[1]袁荣叟等.《胶澳志》第三卷[M].130.
[2]赵中孚.《一九二〇——一九三〇年代的东三省移民》[J].《近代史研究所期刊》.
[3]高劳.《山东之苦力》[J].《东方杂志》.1918年第15卷第7号,2.
[4]沈健.《历史上的大移民:闯关东》[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