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概?文概》看刘熙载之立意观

2017-06-21胡晓旭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立意

摘 要:刘熙载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立意问题。首先,他明确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不可无“主脑”;其次,提出立意也有优劣之分,应仔细斟酌,决定去取;接着,他谈到“文缓”方能“旨远”,为文当“意在笔先”,讲的是立意与章法的关系。刘熙载对文章立意的阐释,见解独到、事料详实,是能够为现实写提供借鉴的。

关键词:刘熙载;《文概》;立意

作者简介:胡晓旭,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1

一、文章当立“主脑”

刘熙载言“文固要句句字字受命于主脑”,首先强调立“主脑”的重要性。

“主脑”的提法最早见于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闲情偶记·词曲部·结构第一》,其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立言先立意,“主脑”即文章之“意”,李渔也把“主脑”放在“结构第一”中论述,以“意统帅全篇,合乎创作规律。

刘熙载“举此以概乎彼”,创新的用战国游说之士“先立地步”作比,来说明文章构思应有命意。《文概》云:“战国说士之言,其用意类能先立地步,则得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不然,专于措辞求奇,虽复可惊可喜,不免脆而易败”。寥寥数语,从实用角度阐明了章法遵循“意”的重要性。首先,先立“主脑”能使文章或语言向外具有发散性,可以切中要点,产生打动人的效果,恰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其次,以“意”为先使文章或语言向内具有严密性,不易被反驳,也就是“善守者使人不能攻”。接着,他又从反面说明不立“主脑”的危害,文辞乍看“可惊可喜”,却“不免脆而易败”,经不起仔细研读和推敲,不能具有实用性。

二、应“慎辨而去取”

文章虽然要先命意,但是,刘熙载认识到命意不好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对立意要“慎辨而去取”。

刘熙载详细的阐释了主脑的差别问题,“而主脑有纯、驳、平、陂、高、下之不同”,立意也有好坏之分,“若非慎辨而去取之,則差若毫厘,谬以千里”[1],他力主“慎辨而去取之”,认为主脑在文章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也是要慎重选取的,否则将章法附着其上后,成文会产生更大的谬误。一些优秀作家对此也孜孜以求,如苏轼写《潮州韩文公庙碑》,开头两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把韩愈的一生及其与潮州的关系,苏轼对他的看法三者都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锤定音,牵一发而动全身。苏轼对韩愈的故事耳熟能详,又文思敏捷,写这篇碑文是很容易的。但他却经过几十次的反复构思,寻找最好的命意作为开头,《古文观止》卷十一云:“(苏轼)不能得一起头行数十遭,忽得此两句。是从古来圣贤远远想入。”一旦立意得当,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结构的确定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文缓”方能“旨远”

刘熙载所说的“文缓”与“旨远”针对的是立意与章法如何相辅相成的问题,他主张立意在先,也就是构思好再行文。章法是诗文作者在安排作品篇章结构布局时的若干方法,章法并无定格,根据作者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意的需要而巧妙运用,因此就涉及到了立意与章法的配合问题。

刘熙载论及《左传》时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很清楚:“杜元凯序《左传》曰‘其文缓。吕东莱谓:‘文章从容委曲而意独至,惟《左氏》所载当时君臣之言为然。盖由圣人馀泽未远,涵养自别,故其辞气不迫如此。此可为元凯下一注脚。盖‘缓乃无矜无躁,不是驰而不严也。”[2]这里,引述了两位前代学者对《左传》的精辟论语。杜预于《春秋序》云:“(左丘明)身为国史,躬览载集,必广记而备言之。其文缓,其旨远,将令学者原始委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他所称道的“文缓”与“旨远”,讲的是立意与章法的和谐统一。而形成“其文缓”的体势的原因,宋代诗人吕本中言:“文章不分明指切,而从容委曲;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唯《左传》当然。如当时各国往来之辞,与当时君臣相告相让之语,盖可见矣,亦是当时圣人馀泽未远,涵养自别,故辞气不迫如此,非后人专学言语者比也。”

综上所述,刘熙载对“缓”的解释为“无矜无躁,不是弛而不严”,可谓一语中的,揭示了《左传》章法技巧的显著特征。而且,他还从创作立意的角度对“缓”作了进一步分析:“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杜元凯称《左氏》‘其文缓,曹子桓称屈原‘优游缓节,‘缓岂易及忽?”所谓“意在笔先”即构思立意在落笔之前。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欲书者,先干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震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刘熙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挥,认为杜预称道的《左传》、曹丕称道的屈原作品,其体势之“缓”,是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这正是意在笔先、举止闲暇的艺术结晶。

刘氏谈立意,不脱离文章意旨本身,将理论蕴于事例之中,理论浓度高却能做到通达晓畅,有立意的重要性为前提,又有去取之法作铺垫,然后再从实用角度谈立意与章法的关系处理。如此,就将圆整的立意方法呈现于读者面前了,可谓是“显缺”而“隐备”。刘氏的理论实用性极高,尤其是其中谈到的“寓主意于客位”等意旨的表达方法,以及不为“众人之意”左右的立意理念,对现实文章写作具有劝诫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徐林祥.刘熙载及其文艺美学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立意
写好初中记叙文的四个必备技法
巧妙构思个性选裁
意高文自胜
意高文自胜
说“立意”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