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引领创新机制

2017-06-20蔡向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摘要: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地区、学校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不少地区还存在名师工作室定位不准、建设专业不具有典型性、未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工作室内部管理不规范、未能开发本校特色等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C-0016-02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学校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很不均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为: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不准、随意仿照;建设专业不具有典型性、没有发展空间;名师工作室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未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等。針对以上情况,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后,本文就名师工作室的创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名师工作室建设应因地制宜,与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教师专业共同体,在专业名师的带领下,名师工作室要发挥它的功能,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专业选择上就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反映学校特色、社会需求,甚至能代表区域特点。不是什么专业都能建立名师工作室,要少而精,不要全而广。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一些地方的名师工作室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检查而设立,其建设过程只是对一些已有成功名师工作室的仿照,并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工作室研究现状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没有对已有成熟案例进行“深挖掘”,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根基与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由启发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却不能照搬照套;否则,很多名师工作室并不能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功效,其建设结果也必然是“形同虚设”。

科研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是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阶梯。名师不是宣传和打造出来的,而是在学校里、课堂里磨炼出来的,是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学习中积累沉淀出来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课堂教学大赛、信息化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为名师成长提供了平台,观摩、听评课、成果展示、学术沙龙……推进学校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一般教师要想成为名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与学习,在学习中反思,进而升华。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品味的关键,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来学习、提高。

名师工作室建设应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统一于工作室建设的整体思路,在整体统一中求个性发展,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法,形成不同的工作格局。苏北的经济发展、办学条件与苏南地区尚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加强阶段性评价,对目标实施各个环节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名师工作室的良性发展、稳步前进。

名师工作室应打造教研品牌,推广教研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专业品牌的提升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室应以领衔人特长为依据来组建教研团队,开展教研活动,依靠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力量,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开发研修资源、凝炼研修成果。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教科室搞好相关教研工作以及举办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实实在在的提高教研质量与效益。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打造教研品牌,推广教研成果,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名师工作室还应创造学校特色,整合实习实训优质资源,并根据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网页,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名师工作室应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名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是教学中的带头人,是教育教学研究的标兵。他们有责任带动一批批有工作热情、有职业素养、有专业素质的骨干教师,培养骨干团队,加强教师合作。名师工作室应发挥自身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团结思想进步、理念先进、专业技术过硬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一系列实践、研讨,形成一整套、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依靠工作室的引领作用,进行推广、普及。

名师工作室要能够充分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名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引领力和感召力,以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潜心研究专业课程改革,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立全校优秀教师之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发源地,成为师生创新实践、教学科研、技能提高的基地。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应建立健全名师培养机制,形成名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作为重点打造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得如何,需要定期进行考核评估,这就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教师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既是对工作室成员工作的认可,又为工作室今后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目标考核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应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过程性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性。通过全程的动态管理、灵活应变,高效率、高品质地进行项目的计划实施与控制。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在创建名师工作室时应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创建便利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注入活力与动力。

四、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名师工作室不仅仅是几间简单的办公室或是几块挂牌,而是一个具有学校教师核心凝聚力的磁场。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辐射到学校的全体教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要构建区域内教师共同发展之路。它可以设置在学校,也可以拓展到社会;它可以是具体的场所,也可以是发达的网络空间;名师工作室还可以是横跨南北、突破地域限制的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的大平台。名师工作室只有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能。

(责任编辑:夏英)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苏北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XHZZ201503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蔡向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0)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和职业教育教科研。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