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咬文嚼字”

2017-06-20贵州省盘县保田镇保田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题意小数

贵州省盘县保田镇保田小学 莫 峰

数学是一门最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精炼、准确、严密。讲究有序逻辑。往往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字不行,换一个字更不行。少、加、换都会导致题意的改变,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对关键的字、词、句认真的“咬一咬”,仔细的“嚼一嚼”。不要把“咬文嚼字”当作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教学也要“咬文嚼字”,并且要认真刻苦地咬地嚼。它应该是学好数学的第一关,也是学好数学重要的前题。

一、“咬”透概念,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数学概念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认识思维结构均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存在抽象思维。只会认识一个事物的具体形象,一般不会抓住概念定义、法则、小结语中的关键词去仔细斟酌、推敲。如果只让学生生硬地背诵,学生背了也不会理解含义,更不能领会题目语句表述的数学对象之间关系。为此,老师在讲解时,对表述中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一圈、点一点、划一划,让学生在读表述句的过程中,醒目地注意关键点,准确地理解概念和题目句子的真正含义。这样教学起来就自然会有的放矢。学生学起来就能抓住要害,思维活跃,理解深刻,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学生用竖式计算“400÷75”“1.5÷7”,发现除不尽,商的某几个数或者某个数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教师揭示循环小数这个概念。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循环小数概念:“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教师在讲解循环小数时要注意关键词“小数部分”“一个数或几个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在概念中的含义进行讨论。得出“小数部分”是指范围,“一个数或几个数”指一个数也行,几个数也行,即一个,多个都可以,“依次”即“按一定数字排列的规律顺序”,“不断”即“没有间断”,“重复”即“一次又一次”。然而,光题解字词面上意义是不够的,还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咬文嚼字,使他们真正理解概念的文字内涵。此时教师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些同学说:“白天和黑夜”,有些同学说“日出日落”……。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起点;是数学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像这样的概念须要咬一咬,嚼一嚼的文字很多,如直径、半径、奇数、合数、位数、数位……。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认真地剖析与探究,使学生理解概念更深刻,运用概念更准确。

二、“咬”题目里的关键字、词、句,为学生解题扫除障碍,明确思路及方法

从上面两例不难看出,文字题要让学生仔细讨论、推敲。找准关键的字、词、句,教师要不断的启发。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加深了对小数的理解,为解此题扫清了障碍。

实践表明,要学好数学,咬文嚼字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要象学语文那样,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咬”“嚼”。真正让学生领会题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绩效的关键举措。因此,数学教学还必需咬文嚼字。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题意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