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本剧教学自主学习语言,提升思维品质

2017-06-20首钢矿业职工子弟学校第二中学崔会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深刻性课本剧句型

首钢矿业职工子弟学校第二中学 崔会敏

我国的文化学者周国平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两句话:“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我学习。学生学习的好坏只是他们自己更清楚。”因此教师应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培养他们自学、自我教育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我们的课本剧教学秉承“基于文本、拓展文本、超越文本”的思路,以“文本重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本单元话题为主题,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为基本内容,学生自编剧本、自创个性化的趣味动作、自创“统一而变化”情境、“观众”对“小演员”表现进行语言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和评判性,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插上了会飞的翅膀。

一、自编剧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好习惯,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首先,师生共同构建mind map进行语义场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思维路径。然后,学生自由结组,围绕主题提炼和梳理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对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进行加工和再建构,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编剧过程中也鼓励学生在剧本中加入个人思想的表达,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最终完成编写剧本的“整合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剧本初稿—剧本修改稿—剧本终稿”的全过程。

(一)对单元语言知识进行加工和再建构,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单元学习完成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构建mind map提炼和梳理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找到语言的训练点,建立主题、核心词汇和主句型的关联意识,对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进行加工和再建构,整理语言,编写剧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逻辑表达。

(二)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个人的思想,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为了使课本剧表演具有观赏性、影响力与教育力,就要用一件有教育意义的事作为主线支撑点。因此编写剧本时允许学生在整合单元核心词汇和主句型的基础上找到思维的拓展点,进行发挥和创造。如,通过设问和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y? If you were there, how would you feel? And what would you do? 鼓励学生欣赏文本语言和内涵,在剧本中鲜明、有逻辑性的加入个人思想的表达。如六年级下册《Unit 3 Let’s live a low-carbon life.》思维导图构建完成后,教师追问How do you live a low-carbon life?,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表达,引导学生组内讨论并运用:“We can/ should/ need...Don’t...”来分享各自的想法。学生纷纷表示,“We should keep off the grass.”“ Don’t walk on the grass. We need save paper.”“We can write on both sides of the paper.”……接下来学生在编写剧本时就很自然的加入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实现了思维、情感、语言的融合,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剧本内容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而且涵泳文本深层含义。学生深度参与,积极思考,整理思路,找出发展主线,搭建剧本的思维支架、内容支架和情感支架,而且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了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

二、学生自创个性化的趣味动作,让身体和语言同步,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在接受语言信息时,如果能够给予一定的身体动作反馈,这门语言就能很好地被学习者吸收和掌握。表演课本剧时,学生会设计丰富的表情、动作,让身体和语言同步,让英语被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语言学习变得快乐和高效。

在表演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创编大方得体、符合情理的个性化动作,对整个剧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表演二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nummber?》时,学生模拟农场工人自创个性化表情、动作,一人手里拿着锹,边除草边擦汗,一人手中拿着锄头边犁地边休息,还有一人手中拿着篮子四下里撒鸡饲料,边劳动边交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表演过程中有眼神的交流,适当加入了手势,而且姿态自然、大方、得体,提升了思维的独创性。

三、学生自创情境进行表演,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恰当的情境创设能促进学生课本剧表演时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的创设“统一而变化”的情境进行表演。如学生表演六年级下册《 Unit 3 Let’s live a low carbon life.》课本剧时,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如图一中的“水瓶”;有的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想象模拟情境,如图二由于“当时树上没有小鸟和松鼠,所以“小演员”只能想象了;有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作为情境支持,如图三“世界地球日”;还有的学生创设微情境,如图四“街道”。

四、“观众”对课本剧表演中“小演员”的表现进行语言评价,提升思维的评判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内心最本质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赞赏”。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弱,批判意识不强,所以在“演”之后,应让小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对同伴的语言表达和表演做出精当的评点,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思想情感。如课本剧表演后,教师设问“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m? ---I think xxx is very good/wonderful/great/a good actor/actress.…”然后教师再次追问“Why?”, 此时“观众”要依据课本剧表演口语评价表重点对 “小演员”的表现进行语言评价,进而改善“小演员”的思维。如“---They speak fluently.He speaks emotionally. Fred has very beautiful pronunciation a n d i n t o n a t i o n. T h a t’s interesting.…”。将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融入语言评价中,以表扬和赞美为主,而且适当提些建设性意见,每位学生不知不觉间已经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交际,进行完整的、有理有据的阐述,形成一定量的语流、语篇,促进了思维发展,提升了一定的评判性思维。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Can you get 8 stars?语音语调正确清晰流畅语气表情充分表达角色情感有眼神交流适当加入手势姿态自然、大方合作、交往意识愉快合作,有自信心

课本剧表演口语评价表8=课本剧教学关注学生思维、情感、语言的融合,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和自由表达,提升了学生语言和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闪现了智慧的火花。

(请注明:一般课题 +运用课本剧教学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DBB15092)

猜你喜欢

深刻性课本剧句型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典型句型大聚会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让经典不再遥远
抓语言训练,促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