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对比

2017-06-19梁静文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礼貌原则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摘 要】礼貌是语言表达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成功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条准则。在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中,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礼貌用语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通过探讨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将英国语言学家Leech归纳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去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隐私语、赞美感谢等各方面的语用差异,以便在实际交往中更好的应对这种差异,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英汉文化;礼貌原则;礼貌用语;语用差异

当代中国,英语已经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被国人重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发彰显,“汉语热”在不断升温,因此无论是对于学外语的中国人还是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跨文化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交际成功的基本保证,特别是礼貌用语,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因此礼貌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避免由于言语误解而导致交际失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应使用礼貌原则。

一、“礼貌”概念的不同渊源

(一) 汉文化中的“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

汉文化中“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首先,汉英文化中礼貌概念的渊源有所不同。汉文化中现代的“礼貌”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起源于古代的“礼”,即礼制。众所周知,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致力于恢复“礼制”,以便使社会平稳地过渡到一个新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孔子的“礼”并不指“礼貌”,而是指自奴隶社会时期的周朝(公元前1100年)以来的社会等级秩序。通过“正名”,“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做事。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正名”就是要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的等级关系,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荀子·礼论》也谈到了礼的起源(当然说的是礼制):“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也就是说,礼起源于人类欲望与欲望的难以满足之间的不平衡”[1],因此,无论是孔子还是荀子,都把“礼”看成是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法则,只要人人遵守“礼”,既定的社会秩序就不会打乱;相反,若违反“礼”,就会受到惩罚。

在孔子之后的二、三百年,礼制已完全建立起来。但后来孔子的“礼”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已接近现代意义的“礼貌”概念。西汉戴申所编《礼记》中的重要论述:“勿不敬。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明那时“礼”的概念已包含“尊敬”、“敬意”这些现代“礼貌”概念的要素。而且《礼记》中所表述的贬己尊人,正是汉文化中礼貌的一大特点。因此,汉文化中现代“礼貌”概念的悠久的历史渊源决定着它与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在内涵上完全不同。

(二)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的渊源

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在英语中 “礼貌”(politeness)是和 “宫廷” (court)及 “城市”(city)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从词源上说,“politeness”和 “polite”都与词根“polis,polit”有直接联系,这两个词根由希腊词根“polis”和“politeia”派生而来,而这两个希腊词根就指城市或城市的管理(city orgovernment of city)。其次,英语中polite的同义词有courteous, urbane和civil,这些词原本都用来指宫廷中或城市中人们良好的言行举止。何兆熊指出:“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证明礼貌和宫廷及城市之间的词汇上的联系。论文检测。历史上某个时期城市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而另一个时期宫廷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如上 所述,汉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的渊源迥然不同,这种差异必将导致“礼貌”的内涵不同,人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准则也不同。

二、英汉礼貌原则

(一)英语礼貌原则

英语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于1983年在其《语用学原则》一书中,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为基础,提出了“礼貌原则”的概念。按照利奇的理论,礼貌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6点准则上:

1.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價,尽量增大对他们的益处。

2.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原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原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从以上各条准则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即说话人说话时往往都尽量多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到受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二)汉语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这是中国式礼貌准则的最大特点。当谈及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需要“贬”,“谦”;谈到听者或是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尊”。

2.称呼准则: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中国的称呼准则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

3.文雅准则:选用雅语,禁用秽语,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如:死亡、性事、排泄、绝症、较低下的职业和犯法行为等。

4.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别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5.求同准则:指交际的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先礼后兵”,这也就谈到“脸”和“面子”问题。

从以上两种礼貌原则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人们对礼貌标准的取舍有一些差异。西方民族以形式为重,认为“礼貌”是“避免冲突”的策略,因此往往注重自身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汉民族把“礼貌”当作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外在体现,是“发于内而形于外”的东西,因此,在表示礼貌的时候,往往侧重于以言辞体现品德,体现自我的恭敬(对他人)与谦卑(对自己),从而把“贬己”、“尊人”及“称呼准则”作为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原则。

三、英汉文化中礼貌差异比较

(一)称赞语

称赞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表达打招呼、致谢、祝贺、开始或结束谈话、摆脱某一尴尬局面等言语行为中,处处可见称赞语的妙用。然而,不同的道德观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决定了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言语方式的不同。在英语文化中,称赞语的使用频率较高。西方人性格直率,称赞别人是非常常见的事,甚至陌生人之间也会用称赞语。例如,某人在餐厅看见一个女士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他会走过去会说“你的衣服很漂亮”、“你穿着这件衣服很漂亮”等,而听者也会很乐意地接受这种赞美,说“谢谢”等。但是,在汉语中,人们不会经常用称赞语,特别是陌生人之间。如果某个男性在公共场合公开赞美女性的容貌和服饰,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有不良企图等。还有,在英语国家中,丈夫会经常赞美自己的妻子漂亮或孩子可爱,可是在汉语文化中,受“卑己尊人”思想的影响,家人之间一般不会互相赞美,他们反而会经常赞美别人的妻子漂亮或孩子可爱。在中国,如果自己赞美自己,会被认为是在炫耀。

(二)自谦语

谦逊的态度来叙述自己的动作或有关事物时所用的语言叫自谦语,又称作谦让语。自谦语和称赞语相辅相成。说英语的人使用称赞语既是恭维,又是其率直品性的表达。而中国人深受传统文化“自卑而尊人”的熏陶,衍生出一套更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礼貌准则, 即尊敬、谦虚、热情和修养。其中“贬己尊人”则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所以,汉语中的自谦语相当多。如中国学者在作报告、写著作时, 结束语总是习惯谦虚几句:本人才疏学浅,文中所书,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诸位多多批评指教。同样的场合,英语国家的人往往选择比较中性的结束语,以示感谢,如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to discuss on it with you together。由此看来,中西方两种文化都遵从了礼貌原则,不同的是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而英语国家的人,既要“尊人”又不“卑己”。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有一段文字可以生动体现出汉语自谦语的使用特点:北静王见宝玉机灵、聪明,怜爱之情愈发溢于言表,不住对贾政夸赞宝玉,临行之前,更是握着宝玉的手儿,对贾政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此资质,想老太夫人自然钟爱;但吾辈后生甚不宜溺爱,溺爱则未免荒失了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邸。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内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目的,是以寒邸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谈会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其中,“令郎”、“小王”、“不才”、“后生”等都是自谦语。另外,汉语中常见的自谦语有:小人、鄙人、不贤、在下、学生、晚辈、拙荆、贱内、糟糠、内人、愚子、家兄、胞弟、舍下、陋舍、拙著、顿首、再拜、奴婢、贱妾、家父、小女、寒舍、敝校、拙见、承蒙、老朽、老身、谨上等。

(三)致谢语

在道谢语的使用方面,不同的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可否认,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都会在一定的场合使用致谢语。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史,但在使用“谢谢”一词上却远远不及西方人普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Thank you”或“Thanks”之类的词。即使对方的帮助你可能不需要,也要对别人的关心表示感谢。即便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例外,丈夫可以对妻子,父母也可以对孩子均可说“Thank you”。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几乎听不到“谢谢”二字。如“I am sorry!”、“Excuse me!”等便成了西方人的口头禅。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则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作用,不喜欢突出个人。道歉只是为了维持人际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在上级对下级、长辈与晚辈间是不存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命令与服从,是“权威”的一种象征。所以即使他们不对,也无需道歉。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变,同学、同事甚至上下级之间使用致谢语越来越普遍。

(四)称谓语

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亲缘关系而得来的名称。每种语言的称谓语体系都包含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称谓语体系的比较分析在对比语言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中国社会的称谓语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如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姓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不懂规矩。在英语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直呼其名是很平常的事,至多在姓名前加上Mr / Mrs / Miss(先生、小姐、太太)或用 sir/madam 就可以了。汉语的称呼语中,还有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习惯称年长者为“老”,这在西方听来极不舒服,他们容易将“老”和“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禁忌。

英汉语亲属称谓词具有下列语义特征:通用性与专用性;比喻性和分级性。汉语称谓词专用性的语义特征表现为: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而且语义明晰。相对于英语称谓系统而言,汉语亲属词特征可以概括为:长幼有序、父系母系、内外有别、男女有别。英语亲属称谓呈现出数量较少、指称宽泛、语义模糊的特点。如:uncle 一词可用于父系的伯伯、叔叔、姑父,又可用于母系的舅舅、姨父等姻亲;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和姨表兄、弟、姐、妹十二种亲属关系。不论父系母系,也不分男女长幼。这是因为英语称谓语属类分型,呈现通用性的语义特征。而汉语称谓语属叙述型。

作者简介:

梁静文(1984.10~),女,江西高安人,畢业于赣南师范大学,,现任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本科,研究方向:人类学。

猜你喜欢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作品台词的语用解析
简析好友对话中的不礼貌语言
《老炮儿》之语用分析
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解读美式幽默
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原则及写作技巧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谈商业场所公示语的翻译
礼貌原则在汉语语境中的积极和消极两面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