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日记:在“微”中见“著”

2017-06-19龚桂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贴近生活

龚桂姣

[摘 要]所谓微型日记,就是以微视角观察体悟周围的世界,从生活中捕捉细微的事物,并以简单的方式纪录下来,通过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一种写作方式。针对此提出要贴近生活,在捕捉素材中提升写作能力;关注方法,在聚焦训练中提升写作能力;自我评析,在及时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等微型日记的写作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贴近生活;关注方法;自我评价;微型日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85-01

所谓微型日记,就是以微视角观察体悟周围的世界,并运用简单的形式记录下来,以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种写作方式。

一、贴近生活,在捕捉素材中提升写作能力

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是作者心灵深受冲击之后自然形成的。但我们的习作教学一直都违背了这一教学认知规律,总是习惯于让学生背负具体要求而进行写作,导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局限性状态中。而微型日记则将学生关注的视角聚焦于真实的生活,避免了程式化的教学流程,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生活、捕捉素材,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资源进行写作,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储备,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如在一次课间,教师正准备去办公室,但看到两个孩子蹲在教室前的走廊边沿,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什么。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自己也走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三只蚂蚁正在合作搬运一块苹果屑。教师立刻意识到这正是引导学生进行微型日记创作的重要资源,于是便邀请班级学生一同观看,还将其拍成了一段视频,在班级中播放。学生在观察中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随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将这一场景写成微型日记,由此不仅丰富了学生内在的素材资源,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关注方法,在聚焦训练中提升写作能力

微型日记对学生习作能力促进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捕捉、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在具有针对性的写作方法的实践练习中,提升语言实践表达能力。由于微型日记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文本的谋篇布局,而更多在于一段话的描写。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阅读教学的方法体悟现实生活的有效资源,在两者融合之际引领学生利用微型日记进行针对性的方法练习。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师生正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之中时,教室里飞进了一只不速之客——麻雀。这只麻雀通过开着的窗户跌跌撞撞地飞进了教室,好像是被什么人追着似的,翅膀也受了伤。学生被这只冒冒失失飞进来的麻雀打断了思维。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尝试对这只受伤麻雀的外形以及飞行的状态进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观察的方法,于是便引导学生回顾了刚刚学习的《变色龙》一文中对变色龙外形以及捕捉食物时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紧扣事物的核心特点进行观察。而在随后微型日记的描写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学生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写出来,而是要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删除,让学生在深入到实际的过程中,提炼出最为典型的事物展开描写,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我评析,在及时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

由于微型日记的开口相对较小,篇幅也不长,学生的练习方向也较为明确。这就便于教师在学生观察、自主动笔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修改,让学生在一个集中的时间里经历自主观察、动笔成文、相互评价、自我修缮的完整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高效发展。

有一次,由于数学老师没有及时到班上课,导致班上的一些“刺头”发生了争吵。教师便引导学生运用微型日记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下来。不到十分钟,不少学生纷纷搁笔,教师就此引导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撰写的微型日记中了解事情发展的经过,另一方面则引领学生对其他学生撰写的日记片段进行体悟与评析,要求学生从事情发展的详略点、选择维度以及紧扣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维度展开评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再引领学生进行修改,尤其是学生在日记撰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提出来讲解,由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微型日记之“微”,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内容的简单、篇幅的短小。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才便于学生随时练习,及时评改,从而促进了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不需要立体化的全面铺开,而应该在深入教学实际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需要和暴露出来的不足展开教学,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高效发展。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