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2017-06-19李飞樊刘姗

大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李飞樊 刘姗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各大高校的热门主题,高校要推动学院层面、学校层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推动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发挥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各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关键词]专业特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4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三五规划再次将创新创业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可见创新创业对我国发展之重要性。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高校学生的发展创新创业意识,促进高校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是整个民族的必修功课。然而高校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经管和工科类专业为例,分析基于高校本科专业特征的创新创业模式,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缺陷

目前,各大高校都响应十三五号召,陆续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现象

据调查,常州市高校都有邀请名师来校做创新创业教育报告,各学院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型企业,并且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创业学、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创新创业类课程。除这些平台之外,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寥寥无几,创新实验室等开放式平臺设置较少。高校创新创业任务大都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调查报告显示,学校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虽然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例如建设创业者网络家园、举办高端企业家讲座、提供免费创业电子期刊等,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差异

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常州部分高校为例,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在课程培养和学科竞赛体系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经管类专业注重社会实践,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大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宏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占有极大比例,但是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对于培养逻辑思维的数学类学科,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教师会放低难度要求,这对于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对于经管类专业,工科类专业在理论和科研方面投入精力较多,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课程设计等培养模式方面,高校更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为必修学科,却很少涉及经济管理类学科,其管理沟通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相对于经管类学生也是大大缺乏的。

(三)学科竞赛差异

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必然会引起经管和工科类学生在参赛类型方面的差异。经管类学生大多参与ERP、商道和创业之星等与企业模拟运营操作有关的比赛,而对于数学建模、工业设计大赛等具有工科特征的比赛望而却步,工科专业类学生则与经管类学生恰恰相反。经管类学生大多重在“创业”。经管类学生由于较注重就业与实践、继续深造比例较少,因而在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挑战杯比赛时,多注重于培养创业能力,项目申请书主题普遍倾向于创业计划书。除此之外受专业能力限制,其科技基金项目也多倾向于调查报告类。工科类学生则大多重在“创新”。由于科学技术等专业知识丰富,工科学生多注重于“创新”并以实际科研成果为参赛作品。专业特征的差异引起学科竞赛的差异,这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

(四)导师团队缺陷

以常州高校为例,学校为部分优秀学员配备了相应的导师,有助于培养其学术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从配备模式出发,学员只能在学院内部跨专业选择导师,不能跨学院选择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员跨专业跨学科培养自身的科研学术创新能力;从导师自身实践能力出发,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且创新创业话题在近些年才被推向高潮,多数导师在学生时代并未真正接触创新创业类训练项目,因此导师在指导学员参赛时仅从理论出发而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在培养计划方面,导师大多仅起引导作用,导师在做项目和发论文时一般只会交给学生非技术性任务,学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核心内容。大多学生能否真正培养其创新能力则取决于自身兴趣和努力。

(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波动性、功利化倾向

创新创业平台、课程体系、竞赛体系和导师团队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已经大打折扣。除了学校制度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性也值得商讨。

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抱着为参评奖学金、获得荣誉或保研加分等提高自身就业或升学竞争力的目的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通过参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水平,而希望通过比赛获得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方案支持的学生人数更是微乎其微。缺乏兴趣、目的性强和功利化趋势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创新并发挥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比赛和训练项目的效果,并且偏离了活动最初的目的。

二、对策与建议

基于不同专业特征所存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差异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组织管理

为大力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顺从社会创新创业趋势,学校方面应该在针对不同专业特征设计学生培养方案时,多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专业特征为标准降低其他类学科的难度。

(二)课程体系

从长远来看,在设计不同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鼓励学生在选修、辅修甚至修双学位的同时兼顾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的课程,主动为不同学院增添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以弥补各专业自身的不足。学校应增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增加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并保证其开放性,在一定的强制力下使更多学员接触创新创业、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其主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导师队伍

高校在为优秀学生选择导师时,应为同一学生配备不同学院的导师进行交叉培养;在学科竞赛和创业比赛方面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导师,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引导更多学生进入创新模式。

(四)项目拓展

学校应引进更多比赛项目,大力宣传、鼓励并培训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相关的创新能力竞赛。其次,学院应主动组合不同专业学生组建创新队伍,使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真正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减弱功利化目的,真正为向社会输出相关人才做准备,实现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赢。

三、结语

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主流的时代,高校学生无疑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新鲜血液,高校则是为社会制造和注入新鲜血液的心脏和血管。各大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石伟和.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91-92.

[2] 陈帆,张鹏.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49-250.

[3] 顾骅珊,汪浩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55-58.

[4] 桂黄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154-156.

[5] 李雪.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哈爾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