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兴趣点,打造活力课堂
2017-06-19孙丽
孙丽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从课文的兴趣点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教师可以从探寻作者的创作动机、立足文本体验、挖掘历史背景等方面来探寻兴趣点,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点;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52-0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文本的特质,探寻到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兴趣点,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学,而且在兴趣点的引领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也会更加透彻。那么,如何才能探寻到课文的兴趣点呢?
一、探寻创作动机,挖掘课文兴趣点
文学作品是作家生活的反映和艺术的提炼,对于选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来说,其背后大都隐藏着作者一定的创作动机,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一系列故事。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生涩难懂的课文来说,教师如能从挖掘文本创作的动机入手,那么,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主要记叙了萧红童年无拘无束的生活以及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萧红早年的经历:她的父亲由于受封建统治思想的影响,对萧红冷漠无情。但是,她深受祖父的喜爱,从小祖父就让她在后花园玩耍。祖父去世以后,她十分伤心,于是,借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父深深的眷恋之情。有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于祖父对“我”的溺爱以及“我”对祖父的怀念之情也就有了足够的认识,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入手,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女作家萧红的生平事迹。这样教学,有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为课堂教学向深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立足文本体验,夯实课文兴趣点
选编入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这类课文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不妨充分利用文本教材趣味性的特点,并采取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由“读者”变成故事的“主人公”,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益。
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三袋麦子》一课,主要介绍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但他们对待麦子的态度各不相同,从而说明了对待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作为一篇童话故事,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分别戴上小猪、小猴、小牛、土地爷爷的头饰,然后进行表演。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融入文本内容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对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针对课文的性质特点,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带上头饰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俨然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等,他们尽情地参与其中,并在表演的过程中收获了语文学习的无限快乐。
三、挖掘历史背景,升华课文兴趣点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有序排列的,而是存在于历史长河的各个层面。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历史背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特定时代下的主题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钱学森》一课,主要讲了钱学森一心想回到祖国,为祖国人民多做贡献的事迹。在教学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钱学森想要报效国家的认知缺乏了解,也有的学生对于钱学森放弃国外那么优越的条件不能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当时中国的情况。当学生看到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工业落后,急需像钱学森这样的科技人才,以及钱学森归国后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时,学生们会为钱学森能够拒绝国外优厚条件的诱惑,自愿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领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他们就能真正认识钱学森这个人物形象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把挖掘课文的历史背景作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这样一来,有了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在理解、感悟人物形象的时候也就显得更加轻松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找准兴趣点,才能真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找准兴趣点,才能使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进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充满魅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