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养正,立身成人
2017-06-19李日明
李日明
摘 要: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大平小学(以下简称“大平小学”)基于教育目的的追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目的,基于学校办学思想,挖掘适宜学校发展的文化资源,提出了立身教育的品牌教育观,并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师成长、家校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立身教育的内涵和落实途径做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立身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办学
大平小学的立身教育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础。
一、立身教育特色文化的提出
1.基于教育目的
立身教育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生活能力,满足今后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事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又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全的人,重点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因此,立身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任务的实践探索,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化和实操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21世纪教育要让每个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要求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
2.基于弘扬中华立身文化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就包含了立身文化。立身文化就其内涵来说,其主体是儒家道统思想的体现,但同时也是各家学说的杂陈。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构建中,都離不开立身之论。
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立身则是一种与生命活动同在的内在渴望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也就是所谓的立身行道,既是一生一世的事,也是每时每刻的事,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启发因素和引导因素。根据立身文化的本质和特性,立身教育主要是解决传统文化的当下实践问题。
3.基于传承地方祠堂文化
大平小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迁到邓氏祠堂,现校舍由祠堂改建而成,仍旧保留了祠堂门口的原有模样。祠堂文化有着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功能,可以说,传承祠堂文化,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留住文化根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番禺区迄今为止仍安置在祠堂里的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学校有责任保护和传承祠堂文化。而祠堂文化中道德的教化、礼规的遵循等方面的内容,也是立身教育的重要内容。
4.基于提高学校办学思想
大平小学创办于1956年,六十载风雨,大平小学积淀了一定的教育底蕴,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效。近年来,大平小学以“扬尚礼崇德之风,育品格高尚新人”作为核心办学理念,重视书香阅读、礼仪教育和实践教育,编撰了校本教材《尚礼崇德,仰贤立品》,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期待通过文化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建文化名校,培养德、智、艺和谐发展的学子。立身教育的提出,是对原有办学思想的传承与提升。
二、立身教育引领下的办学框架建构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立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大平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已经较为清晰。学校明确落实教育理念的六条路径为德育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课堂建设工程、教师成长工程、家校合作工程、环境建设工程,并形成每个板块各具特色的重点发展项目(见下图)。
三、立身教育的价值内涵
立身教育既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又有效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立身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中形成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形成健全的身心、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基本的综合能力。立身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政策所强调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探索。基于此,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身教育包含立德、立智、立艺三个方面的内容。依据这一办学定位,大平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一训三风”和育人目标,形成了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启蒙养正,立身成人”,校训“礼以立德,思以立智,趣以立艺”, 校风“正心,明理,乐艺”, 教风“厚爱,精术,雅兴”, 学风“尚礼,敏思,博趣”,一套科学合理的办学哲学能够引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校的特色建设有了灵魂,有了源头活水,引领学校的发展达到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立身教育的实施路径
立足于立身教育的理念,学校通过德育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课堂建设工程、教师成长工程、家校合作工程、环境建设工程六大板块,全面提升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为大平小学的每一位师生提供优质发展的教育生态。
1.德育建设工程
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开展“一日三习”的活动:朝诵、午写、暮省,倡导回归朴实的生活方式,立足实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底蕴。“一月一主题”,学校每个月份确定一个德育主题,保证德育活动贯穿全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及品格。学校围绕德、智、艺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每学年分单项和综合两大类评比“最美少年”,这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习惯和兴趣特长培养的关注,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鼓励各班级围绕立身教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生态,每个班级“各美其美”。
2.课程建设工程
根据立身教育的品牌内涵,通过立德、立智、立艺三个模块,开发与实施科学的立身课程体系,培养德智兼备、才艺双全的现代小公民。立德模块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文明礼仪习惯以及善良有爱的品行的学生,让学生知德、尚德、养德、践德。立智模块通过“创思启智”和“研学启智”两大课程,让学生学与思结合,知行相辅,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实践,增长智慧。立艺模块主要通过社团和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的才艺,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保证立身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了相应的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在人员、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
3.课堂建设工程
立身教育引领下的课堂,有两大主张:一是“和谐”,二是“成长”。“和谐”意味着教师们为了上好同一节课而精诚合作;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吻合的;学生间的互动是自然而正向的;师生间的交流是通畅的。“成长”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学生层面的成长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是好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的,学习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教师层面的成长是指教师通过课堂准备不断地提高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中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4.教师成长工程
大平小学通过德馨坊、智美坊、艺趣坊三大工作坊,从德、智、艺三方面培养具备厚爱、精术、雅兴素养的教师队伍。德馨坊的道德讲堂、阳光驿站、“有礼”之师、“最美教师”评比,智美坊的“六个一”阅读行动、校本教研行动、青藍结对行动、课题研究行动,艺趣坊的艺术星空、体育天地、生活乐园等既为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平台,也可让教师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为教师的生存空间增添一分快乐、一分雅致。
5.家校合作工程
“九点有约”,每天晚上九点左右,学校的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平台向家长报喜,述说孩子的成长故事,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每周五的“家长学堂”,结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各班家长以自愿为原则,每周五到校为学生授课。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优秀家长代表,围绕家庭教育常见的疑难问题,每个月为家长组织一次网络家庭教育分享会,让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与效果。学校每年组织评选“最美家长”,学校邀请获奖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在微信平台推送获奖家长的事迹报道,彰显榜样的力量。丰富的活动既能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拉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6.环境建设工程
一走进大平小学校园,环境育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立身印象园”,除了展示立身教育的理念主张和文化成果,也是师生的文化生活空间,师生们在这里进行阅读分享、辩论、雅集和小讲堂,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无限的外部空间。“尚礼崇德,和谐大平”的文化石,为学校增添了翰墨之香、文化之气。学校的小园地中设有“立身榜”,将获得历届“最美教师”“最美学子”“最美家长”称号的师生、家长列于其上,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此外,学校的主题楼廊、主题书吧、快乐农庄等,无一不彰显学校立身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学校文化的维度看,学校特色实质上是创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长期文化积淀的一种外在表现,因而有着独特的文化风格。在立身文化精神引领下,大平小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种积极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平师生将谱写更灿烂的人生篇章!
参考文献:
[1]谢 翌,马云鹏. 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2]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