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2016-04-19毛燕
毛燕
【摘要】基于对当前职校学生精神面貌的分析和学校德育现状的反思,开展了以青藤文化为背景的学校德育运行策略的实践。从目标设计、实施过程、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并阐述了所取得的成效。其中,特别突出了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中的各项德育活动,彰显文化化人的特色。
【关键词】学校文化 德育课程化 文化化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4-02
一、当前职校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学校德育现状
1.面对缺乏自信与责任的学生,职校德育需要反思
职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人形容为“冻土层”很厚。那是因为,在初中阶段,他们受“关爱阳光”照耀不仅时间短,而且热量少。许多学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优等生;进职校,都是“末等公民”。他们还认为,成绩差了,就什么都不行了,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存在着一种“三无”心理:一是无情——遇事无动于衷,二是无力——做事缺乏动力,三是无望——对事漠不关心。由此,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普遍地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落水者”的心态、“边缘人”的心态。这种状态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自信又常常与责任相连。所以,职校学生的问题是,难以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无法进入振奋向上的个性心理状态。
面对这种现实,学校德育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缺陷所在。传统的学校德育尽管也开展了不少教育活动,但无论是时间安排还是空间布局,都比较地零敲碎打,而且随意性强,学生缺乏系统性教育,导致德育实效差。
2.对照企业要求,寻找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的任务。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除专业能力外,更看重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表现,如责任心、守时负责,诚实正直、适应变化,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与人交流、合作的精神,创新能力等。这表明,现代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代社会,文化的缺失会带来思想的浮躁,甚至精神的荒芜。学校教育如若缺乏文化的滋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创意的“机器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学校要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发现文化的价值。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的聚合体,它决定着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时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中。
二、从青藤品性的领悟中衍生出学校文化内核
如何将形而上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学校基于企业重才更重德的用人要求,从青藤品性中挖掘象征文化意蕴的核心价值,由此衍生学校文化的精髓。
龙潜深潭,虎啸山林。藤,却毫不起眼。它从不挑剔生长环境,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在自然界的岗位,只要给它一点阳光和空间,就能顽强地、坚持不懈地朝着预定的目标攀援。一个忠于职守的企业员工,也应像青藤那样,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默默奉献。
藤,不仅善利用周边环境,更能运用自身优势,不停地向上攀升,哪怕遇到拐角,哪怕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个优秀的企业员工,需要有潜力与魄力,更需要有职业创造力。今天的中职校学生,面对上有大学生、下有农民工的职业境遇,正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这就更需要有平实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
绿荫之下,每一株青藤都是独特的,弯曲的枝条,摇曳的花瓣,满墙的绿色,尽显自个风采。它喻意着学校要以青藤文化构建德育新模式,培养忠诚守信、自信责任、团结合作、知恩报恩、坚韧创新的学生。
三、实施过程与方法
学校坚持以学校文化为源头,加快青藤文化建设,创新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策略。
1.整合德育力量,提供保障条件
学校建立了党组织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分管校长主持,学生工作部门操作实施,教学等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团委和学生会积极投入的德育工作运行体系,实行校、专业部二级管理。同时,建立了一支以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心理辅导站专业教师、行为督察室教官、外聘法制副校长、青少年工作室成员为骨干的,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并且做到职责分工明确、人员落实到位。
2.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
在学校建构的多元课程体系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为实现“课堂充满欢乐,校园充满生机”的美好愿景,学校建构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为学生多元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这一课程体系将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全部纳入其中,内容、形式的变革顺应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并对学生的优质发展、有效发展、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德育课程是多元课程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需要梳理原有德育活动的框架及内容,将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组成完整结构。
聚焦班会课教育主题,构建系列化活动内容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班会课。而原有的一些主题班会,因内容比较庞杂,目标指向也不很明确,尤其是针对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有效性不高,因而不受学生欢迎,班主任也觉得这种内容空洞的班会课上起来味同嚼蜡。由此,从主题班会课的改革着手,启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是转变、拓展德育模式的切入口。于是,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在对师生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按年级实施的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一年级,规则教育、责任教育之“爱的教育”;两年级,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之“职业道德教育”;三年级,职场教育、责任教育之“成人教育”。目前,已形成主题班会系列内容的整体框架(下表)。
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学校“四个有效”育人目标进行。内容上,既有通识教育,又有职业道德、职场规则教育;途径上,既有校内课程,又有校外活动;安排上,既有规定项目,又有自选动作;形式上,既有心理游戏,又有拓展体验。主题教育内容,可从菜单式资料库选取,它涵盖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和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方面,以适应德育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为目的。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既能落实信心教育和责任教育的要求,以解决班级、年级、专业部、学校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促进班风、学风建设;又深化了青藤文化的内涵,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同时,为凸显主题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设计了以“月月有主题”的系列活动。
引入项目化运作思路,提升校本德育课程品质
发挥项目管理的优势,借鉴项目设计的思路,让德育课程建设有目标、有序列、有过程、有资源、有配套系统。所谓项目化运作,即以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为目的,将相应的、有关联的德育内容归入同一个课程建设项目,以此项目为纽带,并通过它牵头,形成相关课程,使德育的目标任务更明确,工作组织更有序,实施过程更适切,效果检测更可靠,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实现德育效用最大化。
创设多元化活动载体,贯穿情境化教育功能
每个月的活动都有其特有的呈现方式,每次活动都有相应的德育主题。如三月份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为抓手,五月份活动是以“弘扬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为主题的“五月的鲜花,成长的精彩”大型文艺联欢,十一月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展现的是经典音乐。学校通过举办多层次多梯度的校园文化活动、爱国电影周观看活动,通过在东方绿舟、青浦博物馆、陈云纪念馆等处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创设志愿者服务站和区、校、班“三位一体”志愿者服务机制,为学生积淀奋发向上的青藤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确立责任。
“情境”作为“人为优化的环境”,是陶冶人的重要外部条件。校本德育课程开展的主题活动,需要用好情境化教育功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为此,学校举办了十佳歌手大赛、心理剧大赛、“工商达人秀”、“十佳”风尚青年评比、主持人大赛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创建让学生能动、有效地参与其中的活动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里每一项多彩的活动,都贯穿着—条情感主线,导引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体验、感悟,学习坚韧执着、平凡不平庸的青藤精神,展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量。
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创建工作机制
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五同步”工作机制,即提高认识与机制保障同步进行,课堂行为与课外行为同步督导,严格管理与心理辅导同步开展,榜样示范引领与学生自主管理同步推出,主题教育、社会实践与课程改革、教学改进同步实施。
(2)健全相关制度
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除了时间、空间上有充分保障之外,还在制度上给予支持,为学生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如补全德育学分管理,完善学生品行量化,制订班级活动费用方案,强化信息反馈机制等。为此,学校积极征求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建议,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3)跟进队伍建设
为激发班主任参与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校采取不少培养、激励举措。如制定班主任考核制度,编发《上海工商信息学校班主任工作规范(手册)》,推出“金牌班主任”、“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不断完善班主任评选机制和班级工作免检制度。同时,开展“教育管理金点子”、“成功学生案例的撰写”等活动,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四、工作成效与学生成长
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也在不断呈现:绿色、青春、健康、活力、生命、顽强、上进的青藤精神正在每个学生心中驻足,又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带着自信去开拓事业,实现价值。
而德育课程化建设更让原先因失败、失意而缺乏自信与责任的职校学生有了成功的经历与感受。他们在多元课程开辟的生动鲜活的课堂里,在德育课程搭建的丰富多彩的舞台上,在青藤文化的浸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自信回到了他们的心中,责任展现在他们的身上。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建立了合唱社、心理社、文学社、科技社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它们同时承担参与校、区、市各类重大比赛的任务。学校还建立了校内与校外、专项与常规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有400多名学生担任青浦博物馆、陈云纪念馆志愿讲解员,用实际行动为传播青浦历史文化做贡献。
德育课程化建设期间,我校获得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优秀项目评选活动二等奖等荣誉,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连续获得金奖,还获得了上海市“十佳”魅力中职学校学生等各类奖项235个,在全国、市、区、校级各类活动中获奖的学生有400多名。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更乐意主动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为此增设了10个金牌班主任名额。
青藤文化,为我校创新德育模式,提供了一方沃土。它激励全校教职员工耐心地培育每个前来求知的学生,让他们像青藤那样,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志存高远、永远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