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途径探索

2017-06-19杨金莲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教学有效性

杨金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科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时因材施教;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新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效性;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14-01

0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很多必备的常识,更是要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各国都在加大力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也不例外。从2004年9月起,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各地展开;到2010年,全国全面实施新课改;201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新的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更大变化。在当前新课改持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课改要求,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课题组在此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交流和探讨。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科核心素养

推行高中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要让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新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知识本位,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新型教育理念,尤其是要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方法、价值观等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时因材施教

高一年学生尤其是大部分的男生身体、智力在快速发育,他们观察力增强,思维活跃、接受快,社会感情日益丰富,但情绪变化大。此外,高中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初中差别很大,初中是按通史体例、分地域来编写课本,内容较注重历史人物的故事性,可读性强;高中历史以模块、专题体例编写,内容侧重于抽象的理性思维分析,与初中相比较,显得枯燥。因此,高一年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得做好初高中衔接,尽量多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课堂充满时代感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变被动的机械式为主动探究、理解应用的较高层次学习。

进入高二年,绝大部分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发展,这对更有效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一年时学习方向不明确,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方法不合理,导致基础知识欠缺。高二年又是个很重要的阶段,高考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都是在高二年打下基础的,所有的新课学习也基本要求在高二年结束。因此,高二年的歷史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效果,对高考成绩也会有很大影响。所以,高二年历史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不能停留在高一年的激趣为主的层面,更是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其次,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初步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为高三的有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升上高三,学生身心都较成熟,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直面沉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一方面他们很迫切的想要尽快提高成绩;另一方面,由于高一、高二年的学习欠账,让他们基础知识薄弱、适应高强度考试的能力有限,成绩波动大,常感压抑烦躁、学习效率不高。因此,高三年历史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根据当前的全国卷高考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复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其次要精选习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中培养概括、分析等学科能力;最后,要加强历史思维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要求。

三、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高中教学肩负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任务,属于非义务教育性质的基础教育。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定期定量对学生进行检测是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从而进入更好的大学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但是,传统的高中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考试测验成了评价学生在学校表现的唯一方式,分数的高低成为评价高中阶段学生进步与否的单一指标。

此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要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只强调考试、分数为特征的单一的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的过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应是科学、灵活的和可操作的,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祥.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关于历史教学评价改革的反思》.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宁一教授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说明.

猜你喜欢

多元化评价教学有效性
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的设计应用与管理
幼儿园美术教育多元评价现状和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多元化评价搭建学生自信桥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