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

2017-06-19龚冬云

求知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德育

龚冬云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做好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主动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将结合,正确看待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自身的成长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正确看待自身的发展。人文素养是可以借助高中的政治课堂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提高的。政治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可为学生的人格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德育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用发展的观点看自身成长

经历过中考选拔,高中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渴望对自身的成长进行定位。由于各学科在学习难度和方法上的细微变化,一部分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情况,难以调整自身的情绪,甚至产生放弃的情绪;一部分学生停留在过去的成功上,否定当前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做到个性化对待,教会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允许自己出错,包容暂时的失败,不放弃自身的努力,不抄袭作业;同时对取得的成绩要戒骄戒躁,积极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自身要有长远的眼光,帮助学生在测验之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调整心态,锻造出新时代人才需要的素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全面的观点看社会现象

学生在面对社会负面新闻时产生怀疑态度,有时会抨击时政,出现偏激或者消极情绪,此时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因为这是学生开始成长的表现。比如,在讲述“国家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时,我列举了廉租房制度,学生立刻提出廉租房存在不公的现象,认为这种制度没有施行的必要,我指出应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廉租房的整体是好的,即使存在极少不公的现象也不能否定整件事情的发展。同时指出不能采用以偏概全的错误方法论,要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

3.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用正确的公民意识看问题

遇到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公正待遇时该如何处理,是很多在成长中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教会学生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注重的。受到不公正待遇,学生往往会面临两难选择——顺从或者反抗,但是这两种选择都不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要知道维权的正确途径。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或采用暴力行为等方式。学生应顺利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从而拥有合格的社会公民意识。

当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利益问题之时,我们更要有公民意识,主动承担起重任,采用正确的方式,不回避问题,也不盲目爱国,挑起矛盾,这都是作为当今中国公民应有的国民意识。学生学会了这些,在班级事务管理中,就更能主动参与班级事物的协调,为班级的自我民主管理做出努力。

4.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用正确的投资理念看学习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差太远,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只热心于社会实践而轻视学校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弃学从商,外出务工,这都是我们当前的不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是高中学生的当务之急。因此,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货币,在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要放弃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体会“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价值理念,胸怀远大前程,放弃眼前小利,学会投资自己的大脑,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5.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用个人与家庭、集体、国家的关系来指导人生选择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家庭、集体、国家的关系,将个人的选择融入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去,做好正确定位。在职业选择上,认识到我国的大政方针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确看待各项工作的意义和地位,主动了解国家发展的需要,真正融入万花丛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还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家庭的状况,为自己进行出合理的定位。

總的来说,教无定法,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才能在教学中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麓山子.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

[2]张云平,等.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高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