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7-06-19王艳平阮盛楠
彭 建,王艳平,阮盛楠,孙 辉
(1.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彭 建1,王艳平2,阮盛楠1,孙 辉1
(1.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断丰富。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安徽省各县市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非遗分布空间聚集,但各县市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南多北少,形成一核、两区、一带的分布格局;从类型上看,不同类型的非遗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但主要以皖南为高度聚集区;在时间上,2006-2014年安徽省非遗数量增多、类型更为丰富。同时,安徽省非遗的分布主要受地理、气候及文化的影响。此外,通过矩阵分析发现,安徽省各县市非遗数与GDP值都出现一市超强现象,导致两者呈无序相关,与全国两者成明显正相关的结论相悖,旅游收入与非遗数亦不成线性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析;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安徽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2011年2月《中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身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普遍上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丰富。
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伴随着日本和美国的文化进化论的研究进展和实践而不断发展和演进,一般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理论,进而逐渐丰富原有理论,创新细化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概念、特性到传承与保护研究及数字化保护研究[2-4],发展到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区经济影响[5-6]、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7]、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新[8]、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居民[9]等方面。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一般认为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态学、民间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10]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11~13]上,并呈现出立足本土、吸纳西学的特点,对省域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成果显著。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旅游学、社会学、人类学也延伸到地理学,但是系统的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成果仍然凤毛麟角。仅有程乾等[14]、吴清等[15]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整体及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袁少雄等[16]探讨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分布。安徽省近年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分别公布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鉴于此,本文收集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与遗产省级和国家级项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分布结构分析,以期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前期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搜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国务院公布的四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中选取申报地属于安徽省各县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与其他省份联合申报项目,共计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来自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所颁布的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为了更好反映各县市差异,对分属于不同县市的同一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共计385项,其中巢湖市于2011年拆并入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因此按照新区域划分,将原属于巢湖市的非遗项目划入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地图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400万的全国矢量地图。
(二)研究方法
利用ArcGIS10.2对安徽省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核密度测算来测定其空间聚集区域。然后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全省范围内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县市差异
截至目前,安徽省共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5个,17个地级市单位都有非遗分布,各个县市差异较大。黄山市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9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占总数的23.86%;省级71项,占到总数比18.44%。非遗数居省内第一。宣城市非遗数第二,52项,占总数的10.99%。安庆、宿州、阜阳、六安非遗项目在30-40项之间,合占省内总数的31.08%。合肥、亳州、滁州、池州、蚌埠、芜湖、马鞍山市、淮南市非遗项目在17-29项之间,合占省内34%左右。淮北市、铜陵市非遗项目较少,其中铜陵市最少,仅5项,其中国家级0项。同时国家级与省级非遗项目总数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黄山市、宣城市与安庆市,这与省级项目数排名一致;国家级总数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黄山市、宿州市与安庆市,但因宿州市省级非遗项目较少,因此总数排名下降,说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影响地区非遗总体竞争力(表1)。
表1 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
(二)安徽省非遗密度分布特征
1.密度分布总体特征
采用ArcGIS10.2软件中的核密度工具,精确到县,计算出安徽省各县市总体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的分布密度(图1)。由图可知,首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整体呈现南多北少,形成了一核、两区、一带的分布格局。其中以黄山市、宣城市西部为中心的古徽州地区非遗分布非常密集,形成一个核心聚集区,可见非遗受文化影响非常大;同时安庆和阜阳市非遗数量较多,成为两个侧翼聚集区;此外,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东北部、宿州市西南部、蚌埠市西部形成了一条非遗聚集带。非遗分布密度同时受地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滁州市、六安市虽然非遗数量较多,但是因其地域广阔,也成为非遗密度分布最少区域,同时,淮南市虽然非遗项目较少,但其地理空间范围小,因此在非遗密度聚集带上,铜陵市、淮北市因数量少、池州数量不多但地域空间广而成为非遗分布稀疏区。
图1 安徽省及各类型非物质文化与遗产核密度分布图
2.不同类型“非遗”项目的县市分布差异
在数量上,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戏剧与传统手工技艺类最多,占据总数的50%以上,传统医药类最少,仅一项,省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手工技艺类遥遥领先,占到总数的28%,传统医药类最少,仅7项(表2)。
表2 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
在分布上,由图1所示,不同的非遗类型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传统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记类、民俗类、传统戏剧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的高度密集区都成圈状分布,主要集中在皖南;曲艺类高度密集区主要分布在皖北,成片状分布;民间音乐类高度密集区呈南北带状分布。
传统美术类总体呈现出从南至北逐步递减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以潜山派为代表的皖南徽州文化带,实用型非物质文化的代表如三雕在这些地区有较为成熟的发展,同时在阜阳和宿州北部的少数淮河文化地区也有分布,火笔画、钟馗画、凤画、萧县青阳农民画等,是该区域美术造诣的代表。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北部,以亳州北部、阜阳、淮南地区为主要分布点,以华佗五禽戏、民间杂技马戏如比较著名的临泉民间杂技和埇桥民间马戏为代表,但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在省内几乎处于空白,发掘潜力很大。
传统手艺技术类主要集中在安徽南部的黄山市以及宣城地区。安徽省南部为古徽州区域,文化深厚,经济活跃,人民安居,集中体现了安徽人民对高超技术的追求以及高层次的审美理念,衍生了宣纸、宣笔、徽墨、歙砚徽州漆器、徽州建筑、徽州园艺,以及绿茶技艺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等,故皖南成为传统手工艺的高度聚集区;同时,皖中六安东部以及安庆东北部形成一个相对较密集的传统手艺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均匀分布区,以淮南地区的紫金砚、八公山豆腐,芜湖地区的太平湖铜壶,无为剔墨纱灯,以及芜湖铁画,六安地区的舒城舒席、以及一些名茶的采摘技艺如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在安徽北部地区的相对稀疏,仅在阜阳地区有少量分布,如彩石砚制作手艺和界首陶烧制技术。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省内的分布有两大热点地区:其一为安徽皖南一线地区,该区域有较为著名的祁门傩戏以及东至花灯;其二为安徽中部偏北地区的蚌埠县,淮南市,该区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如蚌埠的花鼓戏,卫调花鼓、五河的临北狮子舞、寿县的火老虎以及滁州小地区的秧歌灯。这个区域内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集中,而在安徽省内的其他区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相对稀疏,仅在淮河地区有少量分布,如沿淮地区的肘歌、南陵的十兽灯、沿淮铜陵地区的竹马灯等。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合肥、安庆地区的桐城文化代表区域为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孔雀东南飞、桐城歌以及六尺巷是桐城文学的代表之作,也是安徽省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热点地区;安徽省内北部地区的淮河儒家道家文化为次要分布区域,萧县鞭打芦花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余在安徽省中部及皖南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徽州民谣以及徽州楹联。
传统医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的分布仅在皖南地区的新安医学为集大成者,此外,省内的医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为空白。
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省的北部的淮北市有高密度的分布,以亳州的二腔夹、萧县的坠子戏以及皖北的泗州戏为代表,并且辐射到相邻市县,如阜阳阜南的嗨子戏;其次就是在安徽省南部的池州、安庆、黄山等地也有一个相对密集的分布区域,由以池州为盛,池州傩戏、青阳腔,石台连目戏,徽州连目戏、文南词等为代表;庐剧作为一个省内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六安、合肥、芜湖连成一条横向长条形区域均匀分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桐城的徽剧、芜湖的梨黃戏、南陵的连目戏以及皖南的花鼓戏。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点。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整体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在皖南徽州文化区域有集中分布,黄山市和宣城市为两个热点区域,在这些区域的民俗庙会种类多且影响深远,比较著名的有九华山庙会、郎溪的跳舞猖、徽州祠祭以及黄山脚下的轩辕车会;北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主要集中在省内西北地区的阜阳、蚌埠,如蚌埠的涂山禹王庙会、流行于阜阳。宿州一带的界首苗湖书会;东部地区的滁州市内的走太平也是广为人知的一个民俗活动。
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省内的分布有两大明显的条形区域:一条为北起宿州、淮北一带,纵贯蚌埠、滁州、巢湖、马鞍山、芜湖、铜陵,南至黄山市与江西省交界处为省内主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条形区域;另一条北起淮南,经过六安,南至九华山地区为止,这片条形区域为省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次要区域。在整体分布中也有部分热点区域:其一为芜湖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组成的热点区域,该区域中有较为著名的当涂民歌、巢湖民歌、铜陵的牛歌等;其二在大别山区域的六安、安庆县市区域,如皖南大别山歌、金寨古碑丝弦锣鼓以及潜山唱腔等;另外在九华山区也有大量的民间音乐文化积累,比较著名的有贵池民歌、石台唱曲、九华山佛教音乐以及徽州音乐等,都属于安徽省内音乐文化瑰宝。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呈现北多南少的片状分布,其中四个红色区域代表了四个热点城市,分别是宿州、阜阳、蚌埠、六安,这四个城市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密集区,占省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70%以上,滁州、合肥、亳州可划分为较密集区,其他为稀疏和较稀疏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变化分布特征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变化分布特征
运用ArcGIS10.2软件中的核密度工具,截取2006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不同时期的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计算出国家级“非遗”的时间变化分布特点(图2)。
图2 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间变化分布图
截至目前,国家在2006年,2008年,2011年以及2014年先后进行了四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批工作。从总体来看,安徽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首先,皖南地区一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压分布地区,以黄山市的徽州文化区为中心辐射到皖南地区形成一个高密度的红色区域;其次,安徽中部呈环状分布,中部地区的芜湖市,铜陵市,巢湖市,旁边市县在近几年内都有很好的发展,并且增长趋势日益显著,现在已经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徽北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长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在2006年数量不多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审批之后数量稳定上升,由以阜阳市与淮北市最为显著,这两个市县都是淮河文化的代表城市,随着淮河文化渐渐被人民熟知且介绍,其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也在近两年有了很大的增加。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变化分布特征
同理,运用ArcGIS10.2软件,计算出省级“非遗”项目从2006年、2008年、2010年到2014时间变化分布特点(图3)。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致,但增长更为迅猛。首先,南部地区的徽派文化一直是非物质文化的一个热点,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一直在安徽省内处于显著地位,并且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密度持续上升;省内中部地区同样呈现一个环状发展趋势,位于长江流域的安庆,池州,宣城,芜湖中部偏南南部分的发展都卓有成效,而位于中部地区的铜陵,巢湖以及芜湖中部及偏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则处于一个中空地带,发展滞缓,同样六安北部地区的大别山地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寥寥无几;省内北部地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呈U型发展趋势,其中以阜阳、淮南、蚌埠、宿州,合肥中部及北部的涡淮文化区为代表城市,在几次审批中日益增加,并且呈现均匀稳速增长,成为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中坚力量。
图3 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间变化分布图
三、安徽省“非遗”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一)“非遗”与文化
文化越深厚的地区,历史遗迹越丰富。安徽省各县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县与县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出现了“一心三核”的空间格局,一心即古徽州,两核则是安庆、亳州和六安,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从南向北递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17]。这个分布规律与安徽省各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规律有很高的相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留下来的,从本质上是活态的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影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地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各具特色的皖北文化区、江淮文化区和皖南文化区[20]。其中,皖南文化及古徽州文化是省内核心文化,对居民影响深远,并保留着传承,衍生出了皖南地区的纸墨笔砚等非常多的非遗项目。
(二)非遗与地形地貌
文化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而人类的文化又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或促进,或阻碍。地形地貌便是其一。在安徽省数字高程模型原始DEM基础上,利用ArcGIS提取坡度图(图4),用1km×1km的网格统计高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平均海拔和平地面积(选取中间值3°,平地是把坡度小于3°的作为区域进行计算),遵循公式计算所得到各区域地形的起伏度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进而得到安徽省地形适宜性分布图(图4)。皖西和皖南地区的山区较多,理论上人居适宜性差,但另一方面造成了交流隔绝,从而较好地保留了文化的独特性,非遗的产生与演化比较独立,特色鲜明,因此传统美术类、手工艺类、民俗类保存数量多;而中部长江沿岸和江淮地区以平原为主,比较适宜人居住,易于人类聚集,因此生成了比较丰富的曲艺类、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4 安徽省坡度与地形适宜性分布图
(三)非遗与气候
对安徽省17个气象站点2010年的降水数据,通过IDW插值法获得安徽省年平均降水分布图,并把安徽省土地利用图提取出河流水系样本的部分,得到安徽省的水系分布图,将安徽省年平均降水分布图和水系分布图做叠加运算,并对进行标准化结果处理,生成安徽省水文分布图(图5)。同时对安徽省17个气象站点2010年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数值进行集中处理,以ArcGIS为操作平台,分别生成了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安徽省年平均空气湿度分布图(图5)。安徽省气候适宜程度大致总体上表现出由南到北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布大致相近。其中,高数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中南部长江沿岸和皖南的新安江流域,皖南的新安江流域所在区屯溪、休宁县、歙县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聚集区,而气候适宜性最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市、亳州市、砀山县、萧县;这几个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较少。由此可知,优良的气候为地区人口聚集、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影响着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图5 水文、气温与空气湿度分布
(四)“非遗”与经济发展
以安徽省各县市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为横坐标,以安徽省各县 2015年GDP值为纵坐标,形成矩阵分析图(图6)。如图6所示,第一象限内仅安庆一个城市,属于双高区,GDP与非遗数都高于平均值;但其GDP与非遗数刚过平均值;六安、阜阳、宿州、宣城、黄山属于非遗数与GDP值呈现高-低分布,而这几个城市的非遗数为所有县市最高,因此非遗数与GDP呈现负相关;芜湖和合肥属于GDP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低的城市;第三象限有8个地级市分布,四象限中分布最多,非遗数与GDP值呈现低-低分布。GDP值来说,合肥市一市独高,因此拉升了整个GDP平均值,超过平均值的仅芜湖与安庆两市,说明安徽整个经济发展地域差异非常大,绝大部分县市经济水平都低于平均水平,这导致GDP值与非遗数呈无序状态,与国家整体分布趋势非遗数与经济发展呈明显正相关[17]不一致。
图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数与GDP矩阵
(五)非遗与旅游收入
将安徽各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与2015年各县市旅游收入值导入SPSS软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表3),Pearson不显著,即安徽省各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与旅游收入不成线性相关。旅游收入中合肥(975.3亿元)、池州(478.6亿元)、安庆(418.26亿元)排在前三,旅游收入仍然呈现合肥一市独高的现象,远远高于平均水平249.03亿元,但非遗数却低于平均水平,池州亦是如此,因此非遗跟旅游收入不成显著正相关,黄山、宣城、安庆非遗数排名前三,旅游收入分别排名第4、8、3,因此非遗与旅游收入亦不成显著负相关。合肥是安徽省整个经济中心,作为省会城市成为省内旅游中转点,其交通收入非常大,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城市旅游者,但是因为是南北交通重镇,古来战乱多,人口流动性大,人类历史非遗资源保存不够丰富,也没有形成系统因此其非遗数量不多;而黄山作为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旅游收入却只排名第四,其原因还是跟其地理位置有关,黄山市旅游发达,2015年旅游收入占总GDP的90%以上,大量手工艺类非遗能够转化成旅游产品,因此政府对非遗关注度高,同时也期望其能转化成经济力量,但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其他产业不发达,同时中转功能不强,地域经济能力有限,因此其旅游收入总量不高。
表3 安徽省各县市非遗数与旅游收入相关性
(六)其他
各地非遗数受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政府申报积极度的影响,因此有些非遗丰富的县市并不一定获批的就多,部分类似非遗的资源以其他途径开发利用,同时各县市经济发展中心不一样,如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点非常多,政府对于非遗工作力度就会削弱,而黄山,2015年旅游收入占到总GDP的90%以上,很多非遗项目在黄山市转化为旅游产品,因此政府对于非遗的关注度高,这些都造成各县市非遗分布的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各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整体呈现南多北少,形成了一核、两区、一带的分布格局,其中以黄山市非遗分布最为密集,为安徽省非遗的核心,铜陵市非遗数量最少,分布最为稀疏。第二,不同的非遗类型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传统手工艺类数量最多,传统医药类数量最少,总体来看,传统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记类、民俗类、传统戏剧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的高度密集区都成圈状分布,主要集中在皖南;曲艺类高度密集区主要分布在皖北,成片状分布;民间音乐类高度密集区呈南北带状分布。第三,安徽省各县市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2006年到2014年类型不断丰富,数量增多,从以黄山市为核心的皖南向全省其他区域扩散,逐渐形成了以皖南为核心,以安庆、阜阳为两翼,以合肥、淮南、六安东北部、宿州西南部、蚌埠西部为一带的非遗聚集分布格局。第四,安徽省非遗受地域文化、地形、气候及政府态度等自然、文化、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非遗数与GDP值及旅游收入关系不明朗。
本文仅从空间上探讨了安徽省各县市的非遗项目分布,并从评为省级与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的时间发展上来看安徽省非遗的分布变化,但是安徽省各县市非遗发展现状仍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皖南地区非遗数量众多,随着皖南旅游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非遗项目得到了活化,并形成了网络关注度,而省内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该如何创新传承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当今旅游者体验呈现价值类型分化[19],如何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保持其价值的正向性与社会影响性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本文采用的是官方公布非遗项目,其受政府格局力量的影响,但如何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何采用更为客观公正的数据也值得讨论的。最后,本文通过矩阵分析发现非遗数与GDP值、旅游收入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国家的非遗分布结果不一,其背后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1]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6-12-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CAX1Y40S_TKr1QTx2-9KGhjoM6vCQNuWOhpg4文cdI5XtN9ntvC_SBxu5vFyWRSvOSlQqP-An1jInut2QgAyBnq.
[2]YANG C,SUN S Q,XU C Q.Recovery of cultural activity for digital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 Proceeding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Dalian;June 21-23,2006:10337-10341.
[3]SHI Y W,HAO J F,SUN SH Q.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museum[C].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2008,CAID/CD 2008.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Kunming:22-25 Nov. 2008:1196-1199.
[4]RILEY M,UDE A,ATKESON C G.Methods for motion gener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a humanoid robot:Case studies of dancing and Catching.AAAI and CMU Workshop on Interactive Robotics and Entertainment 2000,Pittsburgh,Pennsylvania,April 2000.
[5]YU PARK H.Shared national 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11,38(2):520-539.
[6]BILLE M.Assembling heritage:investigating the UNESCO proclamation ofBedouin intangible heritage in Jord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2,18(2):107-123.
[7]GONZALEZ M V.Research note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and identity[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807-810.
[8]SEDITA S R.Leveraging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Novelty and innovation through exaptation[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2,(3):251-259.
[9]JOO-SUK Lee.Measuring the benefitsofthe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Hallin Jeonju Korea:Results of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J].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2015,16:236–238.
[10]潘怿哈.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11]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D].南昌:南昌大学,2013.
[12]欧阳正宇.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203-208.
[13]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9):84-93.
[14]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10(10):1166-1172.
[15]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6(6):175-183.
[16]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17]储汪生,王小梅.安徽省县域历史遗迹空间自相关分析[J].绿色科技,2014,5(5):248.
[18]张飞,崔郁.安徽省文化区划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4):70.
[19]彭建,王艳平.旅游体验价值类型4象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2):75-80.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PENG Jiɑn1,WANG Yɑnpinɡ2,RUAN Shenɡ Nɑn1,SUN Hui1
(1.Schoo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ourism,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Anhui 23900;2.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constantly enriched.In this paper,GIS spatial analysis was used to discu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nhui Province,a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It has turned out that:The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s centralized in space,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ounties and cities.The whole trend is that there are more heritages in the south than in the north,and the distribution layout presents as"one center,two areas and one zo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e,different types of intangible heritage show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but the high accumulation area is in southern Anhu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the number of Anhui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increase in 2006-2014,and the type of them are more varied.At the same time,the distribut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geography,climate and culture.In addition,through matrix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number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the GDP value in Anhui province appear that one place may be super overwhelming,leading these two presents disordered correlation,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se two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national respect.There is no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income and the number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patial Analysis;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Affecting Factors;Anhui Province
F592.7
A
1009-8666(2017)05-0060-10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5.009
[责任编辑、校对:方忠]
2017-02-2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江淮分水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平台构建研究”(SK2015B21)
彭建(1989—),女,湖南岳阳人。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信息化、旅游规划;王艳平(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日本千叶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学;阮盛楠(1995—),女,安徽芜湖人。滁州学院2014级本科生;孙辉(1995—),男,安徽滁州人,滁州学院201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