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17-06-19张震文王晋阳
张 瑜,张震文,王晋阳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临床研究·
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张 瑜,张震文,王晋阳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目的:观察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关系,为不寐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分为肝郁化火证组、痰热内扰证组、阴虚火旺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心虚胆怯证组各20例,采用多导睡眠仪对各组客观睡眠状态进行监测。结果:肝郁化火证组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较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内扰证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高于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密度、REM潜伏期较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组睡眠潜伏期、清醒时间、N1时间与其他4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虚胆怯证组N1时间百分比与其他4组相比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与其他4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不寐证5种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具有相关性,客观睡眠指标可以为不寐证的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
失眠;不寐证;中医证型;客观睡眠状态
失眠症是一种因个体因素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后精力无法恢复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中医学称之为不寐。该病常引发日间瞌睡、情绪障碍,甚至机体疾病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该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将其分为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5个证型。2015年1月—2016年 2月,笔者从中医证型入手,观察不寐证不同证型患者的客观睡眠状态,进一步探索其中的相关性,以期为不寐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00例,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1]分为肝郁化火证组、痰热内扰证组、阴虚火旺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心虚胆怯证组。肝郁化火证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平均(41.12±11.23)岁;病程平均(7.36±0.86)个月;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1]评分平均(15.02±3.21)分。痰热内扰证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平均(42.59±10.36)岁;病程平均(7.25±1.29)个月;PSQI评分平均(14.56±4.32)分。阴虚火旺证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平均(39.63±12.36)岁;病程平均(7.65±2.10)个月;PSQI评分平均(15.64±2.01)分。心脾两虚证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平均(40.51±13.15)岁;病程平均(6.98±0.88)个月;PSQI评分平均(16.08±2.08)分。心虚胆怯证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平均(43.88±16.45)岁;病程平均(7.31±0.91)个月;PSQI评分平均(15.11±3.55)分。所有病例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5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与标准》[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2.3 中医辨证标准
肝郁化火证: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热内扰证: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弦,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阴虚火旺证: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弦,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心虚胆怯证: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舌淡,苔薄,脉弦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失眠诊断标准;②失眠及以失眠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为主诉,失眠病程大于1个月,且存在主观记忆减退;③年龄20~65岁,性别不限;④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 3个月内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药物或酒精引起的失眠者;②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者;③使用催眠药物者;④怀孕、哺乳或在研究中可能怀孕不能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妇女;⑤伴心、肝、肾及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或其他各系统严重疾病,如严重器质性病变、肿瘤、血液病、脏器衰竭者;⑤根据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因素,如生活、工作环境经常变动而易造成失访者。
4 观测方法
5组均给予多导睡眠监测,采用澳大利亚 Compumedics Siesta 802系列多导睡眠监测仪[由澳大利亚Compumedics(康迪)公司生产,型号Siesta 802],以ProFusion sleep 3软件进行分析。对被试患者进行整夜的睡眠监测,环境要求、准备工作、仪器、电极放置和技术参数均按照Recheschaffen标准[4]执行。分析指标包括:①睡眠进程,包括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后觉醒次数、睡眠效率。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睡眠结构,包括一期(N1)、二期(N2)、三期(N3)、四期(N4)睡眠的潜伏期,以及睡眠总时间和各期睡眠所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③快速眼动(REM)睡眠期睡眠结构,包括REM睡眠的潜伏期、REM睡眠总时间和REM期所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5组睡眠参数对比
见表1。
表1 5组睡眠参数对比 ±s
注:与肝郁化火证组对比,*P<0.05,**P<0.01;与痰热内扰证组对比,#P<0.05,##P<0.01;与阴虚火旺证组对比,△P<0.05,△△P<0.01;与心脾两虚证组对比,**P<0.01。
6.2 5组NREM睡眠期睡眠结构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N1潜伏期/minN1时间/minN1时间百分比/%N2潜伏期/min肝郁化火证组200.0(0.0,0.0)46.38±18.3616.25±5.263.06±1.14痰热内扰证组200.0(0.0,0.0)49.57±19.8715.37±5.132.54±1.21阴虚火旺证组200.0(0.0,0.0)48.45±21.3016.74±5.332.56±0.98心脾两虚证组200.0(0.0,0.0)63.82±20.31**#△17.11±5.403.51±1.23#△心虚胆怯证组200.0(0.0,0.0)52.31±14.32*10.72±4.76**##△△**2.64±1.02*组 别例数N2时间/minN2时间百分比/%N3潜伏期/minN3时间/minN3时间百分比/%肝郁化火证组20183.26±56.3750.24±4.9026.57±8.6257.36±21.2214.87±4.93痰热内扰证组20190.25±72.3151.36±4.7028.36±15.8252.33±24.7814.32±9.21阴虚火旺证组20187.15±64.3451.24±4.3322.51±14.6054.67±21.1215.19±6.82心脾两虚证组20189.57±56.2251.76±4.1222.04±14.0057.98±24.5615.44±7.87心虚胆怯证组20192.17±61.0151.66±4.3324.54±16.1553.64±25.1514.98±6.29
注:与肝郁化火证组对比,**P<0.01;与痰热内扰证组对比,#P<0.05,##P<0.01;与阴虚火旺证组对比,△P<0.05,△△P<0.01;与心脾两虚证组对比,*P<0.05,**P<0.01。
6.3 5组REM睡眠期睡眠结构对比
见表3。
表3 5组REM睡眠期睡眠结构对比 ±s
注:与肝郁化火证组对比,*P<0.05;与痰热内扰证组对比,#P<0.05;与阴虚火旺证组对比,△P<0.05。
7 讨 论
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是一种可以监测、记录及分析整夜睡眠过程中人体脑电、眼电、肌电及呼吸、血氧等生理信号的睡眠监测仪器,可以得出被检测者睡眠结构、呼吸事件、血氧饱和度、鼾声、体位和心电图动态变化等具体数据。目前,PSG被广泛运用于睡眠医学和与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中。PSG可以明确失眠症患者睡眠障碍的轻重程度和失眠类型,区分客观与主观性失眠。此外,在使用PSG监测慢性失眠症患者过程中,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失眠症其监测结果也不相同[5]。因此,PSG不仅能够为睡眠障碍疾患的诊断评估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还能为其提供一定的诊断思路。近年来,PSG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医者对相关疾病需进行PSG监测的敏感性也应不断增加。
中医学对失眠的记载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不卧、不得卧、不能卧[6]。其后历经各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总结,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将该病的病机归为虚、实两类。《景岳全书·不寐》曰:“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虚证多因气血失和、阴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实证多由食滞痰阻、心肝火旺、痰火扰心而发。根据病机的不同,中医学将不寐证分为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和心虚胆怯证5型。众多研究[7-8]证实: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和心虚胆怯证是不寐证最常见的证型。《灵枢·邪客篇》提出的“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仍是目前治疗不寐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证型的不寐证,通过补其阴、泻其阳、调和病变脏腑的虚实,使卫气畅行而去其邪气,人得以安卧。因此,在临床中准确地辨证分型是治疗本病的前提。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郁化火证组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较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内扰证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高于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密度、REM潜伏期较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组睡眠潜伏期、清醒时间、N1时间与其他4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虚胆怯证组N1时间百分比与其他4组相比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与其他4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表明:中医不寐证5种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也正暗合各证型的临床特点。因此,客观睡眠指标可以为不寐证的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为中医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1]BUYSSE DJ, RD RC, MONK TH, et al.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 Psychiatry Research, 1989, 28(2):193-213.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RECHTSCHAFFEN A Q,KALES A A.A Manual Of Standardized Terminology Techniques And Scoring System For Sleep Stages In Human Subjects[J].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1968,55(1):1-36.
[5]李天宇,虎伟娟,张佐,等.多导睡眠仪的临床应用现况[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5,2(5):292-296.
[6]周一谋.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崔界峰,杨薇,谢雁鸣,等.基于医院HIS数据的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共病特征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2):178-180.
[8]刘东生,连新福,袁少英,等.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02-105.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7)03-0015-04
R256.2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3.06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K-2014-49)
2016-12-05;
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