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语言之美,悟文本之情

2017-06-18潘赛瑜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感悟

潘赛瑜

摘 要: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滋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内容,还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去赏析、品味、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之美;文本之情;感悟

一、品词句之美,理解文情

1.品味古诗的字词之美

选入小学课本中的诗歌内容一般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基本不会有什么难度,感受诗歌语言的精妙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例如,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原句欲用“推”字,后来作者经过冥思苦想,反复推敲,觉得用“敲”读起来更响亮,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如果用“推”字,艺术效果就逊色多了,可见作者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通过“急走”“飞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追春图,“急走”使儿童的童真、童趣跃然纸上。通过品味“急”来体会儿童追蝴蝶的急切心情,“飞”来感受儿童捉蝴蝶反被蝴蝶戏。这些字词把诗歌的精妙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去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推敲,感受作者语言的精辟。

2.感受散文的句式之美

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生动、优美,特别是在句式的表达上。有的句式参差不齐,讲究错落美;有的句式工整,讲究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吸引学生。比如《灰椋鸟》中是这样描写灰椋鸟归林后喧闹快活的场面的:“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整齐的句式,工整的语句把灰椋鸟归林时活泼、热闹、生动的情景展现出来。教学这类句子时,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品味其中的韵味美。

3.体会句子的隐意之美

童话、寓言等文章中往往有含义深刻的句子,它们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路花香》这篇童话故事中破水罐因为自己的裂缝,使挑水工虽然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心存内疚,面对一路的美景依然伤心。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情,恰恰反映了它的惭愧。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学生和文中的“破水罐”一样,他们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总是处在自卑、自责的状态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自卑,要正确地看待自己。这些蕴含在文章里的寓意并没有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只有认真读、仔细想,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深沉的含义。

二、感情境之美,体验文情

语文教材中写景抒情的文章,描写准确、语句优美,作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呈现给读者。学生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接受语言信息时,在诵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深入领悟语言的美。

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亲身游历,用比拟把五彩池的形状、玲珑多姿的样子真实、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借助课件欣赏把学生带入五彩池的美妙情境中,想象五彩池的多彩多姿,真切体会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共鸣。

《槐乡五月》这篇课文的语句如诗歌般动人,全文情景交融。但是槐乡的生活离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图文对照,展开想象,再结合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品味槐花的多、美、香,在读中浸染熏陶对槐花的爱,在读中感知体验槐乡孩子的乐。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走进文本,说说文中“小蜜蜂”和“槐乡孩子”的心里话,让学生当一回槐乡的孩子,体验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达到入其境,爱其美,感其情。使学生油然而生对美丽迷人的槐乡的赞美之情,对勤劳、热情、淳朴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三、鉴蕴含之美,感悟文情

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领悟。《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缠足前活泼可爱、喜欢唱歌的姐姐与缠足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笑声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想象,丰富缠足前后姐姐的形象,突出了缠足这个封建陋习对姐姐造成的痛苦,对古代妇女的伤害之深。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与抗争,明白了文本蕴含的对孙中山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的赞美。

语文教材体裁丰富,语言优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学段特点,用心解读教材,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感受、去鉴赏,让学生在充满美的意境中,在享受语言之美、文字之美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隐藏在文章中自然而然传达给我们的感情色彩的信息。

参考文献:

辛巧灵.品語言之美 悟文章之情[J].新课程(上),2013(1):135.

猜你喜欢

感悟
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
做教育的聆听者
在班级细节管理中绽放智慧之花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