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交际英语中的常见语用错误解析
2017-06-17成文静
成文静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新课程标准也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对交际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语用失误,探讨了这些语用原则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用原则;语用失误;交际英语教学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不重视不同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英语多为“哑巴英语”,常常出现各种语用错误。这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意词汇和语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在于词和句的表层意义上。这样,学生就容易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对于一种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把握基本的语用原则下,重视交际英语教学的组织。常见的语用失误如下:
一、语言本身的失误
此类错误表现为不熟悉英语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按汉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如一位美国朋友A与一位中国学生B之间的一段电话对话:
A:Hello, is Mr. Wang there, please?
B:Yes.
A:Oh... May I speak to him, please?
B:Yes.
显然,B没有理解A的话语的语用意义。B把A的话语理解成一个请求提供信息的“询问”,而不知道在电话谈话中这种形式的话语通常的语用意义是“召唤”。B的适当回答语应是:Hello,(This is)Wang speaking.
二、社交语用失误
此类失误常见的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如下的美国朋友A在收到中国学生B的礼物时,他们之间的对白例子:
A:Oh,its lovely. Thank you for your gift.
B:Its nothing.
显然这位中国学生照搬了中国人的习惯,对自己的礼物不声张,作“哪里,哪里,没什么”而不是“Im glad you like it”。而外国朋友听了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这礼物不是送给我的吗?”
三、呆板套用对白
学生在学习交际英语过程中往往呆板地套用一些对白,而不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从而违反合作原则、以少听多的原则。如学生在学习问候用语的时候,单调乏味,永远只记住了:
A:How are you?(或者 “How do you do?”)
B:Fine,thank you,and you?
其實欧美国家人士更偏爱于
A: How is everything going?(或How are you going?)
B: Good,good. And you?
此外,此类误用,最为常见的是学生在于只理解了表面的意思,如:
A:Ca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Zhang?
B:Yes.
当听到学生B回应Yes后,就等着B的回答,可是B一直没有吭一声。显然要求B回答问题,但B只理解为一种询问,故只按提问的字面意作答。
四、对于礼貌原则的误用
对于礼貌原则的误用在中国学生中的比例很高。原因在于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式的礼貌在英语交流中可能就会出现下面的闹剧:
A:Your skirt is really lovely.
B: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skirt.
显然,此对话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B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回答别人的称赞。因为中国人听到赞美词时,往往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
五、误将汉、英词汇一一对等
另外中国学生容易将汉、英词汇等同,造成失误。例如:
A:Is library open Saturday afternoon?
B:Of course.
这两句对白的问题出在of course上,在汉语里“当然”表示肯定,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表示不必怀疑。但of course的意义并非完全等同于汉语的“当然”。B的正确答语是“Yes,indeed”,但他却使用“Of course”,会造成A很自然地从“不言而喻”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也就是把“of course”理解为“What a stupid question!”
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自的社会交际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就会闹很多的“笑话”。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样学生的语用失误就会逐渐减少,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7.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