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开展少数民族的初中汉语教学工作

2017-06-16马依努尔·艾山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初中

马依努尔·艾山

摘要: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汉语已经成为各个民族之间互相通用的重要工具,能够实现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前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由此可见,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少数民族地区所认知,对于少数名族而言,都希望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在实际开展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的时候,应当在保证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在看着汉语教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初中

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汉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消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益却相对较低,学生的知识不够丰富,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情感与精神上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本文分析了当前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民族初中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民族地区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学习的状况

因为地理地理区域存在不同,人口的分布也不尽相同,所以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着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特点,所以根据这种聚居特点,可以确定其分布状态是处于杂居状态,这样的居住格局导致少数民族在进行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西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制约。因为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存在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施对象没有积极的学习语言的态度,对于汉语学习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差异被暴露的淋漓尽致,对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而言,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其学习汉语基本上完全依靠汉语教学,对于汉语教学而言,其工作的重点是基础教育阶段;此外,通过这些目标也可以明确确定,少数民族语言小学的重点将会是汉语教学;当前少数民族汉语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依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普及程度是直接受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影响的,所以务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的使用能力,满足开展双语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持续存在的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也是严重阻碍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落后的地理环境因素的持续影响,严重阻碍了汉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初中生中的开展。

二、针对少数民族初中生的汉语教学措施

为了能够在少数民族初中生中更好开展汉语教学,我认为可以把汉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化教学方面,在开展汉语学习的同时,同时进行汉文化的学习,以此双管齐下,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汉语的速度。

1.主动扩充和丰富汉语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开展汉语学习,其最直接的措施和途径就是相关的教材,当前,轻文化、重语言、重语法是当前少数民族初中生的汉语学习所用教材普遍存在的特点,其中只有少量的关于汉族民俗风情、和汉民族文化的内容,这就导致,尽管初中生大量学习汉语语法和语言,但是对于汉族文化的了解依然是零星一点,所以可以将汉族的宗教、历史等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与汉语学习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此帮助初中生在进行汉语学习时候能够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与文化,开展全新且高效的汉语学习工作。

2.在开展汉语学习教学过程中,注重合理结合文化介绍与语言教学。

与文化教学相比,语言教学的重心依然是在语言的本身,尽管如此,把文化知识进行介绍和补充这一步骤不可以在汉语学习教学过程中进行省略。要通过此显著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针对性和知识量,从而使得语言教学的文化品位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让文化承载语言、语言表达文化,让初中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语法。

3.培养汉语学习的学习兴趣。

无论何种学习,有了兴趣的存在,都会事半功倍。所以包括学习语言在内,只有初中生能够对汉语文化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高效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初中生对于汉语文化的兴趣,通过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汉族文化讲解时候,教师需要务必做到认真和细心,引导学生对汉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学习了解汉族文化,进而转变成学习汉语的动力。

4.根据少数民族初中生的不同地区分布确定对应的汉语学习方式。

因为上文已经提到少数民族存在聚居地不同的情况,所以针对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所需要应用的汉语教学模式也需要不尽相同。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和民族的具体分布情况,确定对应的汉语学习模式。如果初中生处于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区域,在汉语方面功底薄弱,而且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此时的汉语学习任务就会较为繁重。在教学目标和理念的确定上,要务必做到科学和有效,帮助初中生理解汉语的重要性和如何应用汉语,根据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性的开展汉语学习,帮助他们慢慢掌握汉语语法;而从文化角度则是引导初中生了解更多的汉族文化,从而提高对于知识的辨识能力。

5.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对于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其效果直接受到汉语教师自身能力的影响;所以开展汉语学习工作,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角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要按照各个地区的汉语基础状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汉语教师开展教学,并且注重培训各位汉语教师,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以此来为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提供保障;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除了能够将社会生活和相关的优秀文化清楚地反映出來,还需要能够把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帮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针对学生的生活,能够满足其未来的各项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掌握,需要建立在掌握其所属文化的基础之上。如果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掌握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习惯、民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势必会在与人交流时候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所以在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清楚地区分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了解民族文化,深入推动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0(08)

[2]宋秋前;齐晶莹;岳超楠.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2.01.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初中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