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新媒体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几点思考

2017-06-15张妍周颖萍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张妍 周颖萍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也随之强势崛起。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交互性上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直接关系,新媒体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实现完美结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17

大学生是最重要的人才储备,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完全能够影响未来我国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更加适合网络这种快速高效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就是在這种状态下成为大学生热烈欢迎的一种媒体,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定要将新媒体的影响考虑进去,而全新理念就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进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新媒体吸引大学生的特性

(一)交互性与及时性

传统媒体的特点是一对多,也就是信息发布者就是中心,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而接受者只能听和看,信息发布作者与读者之间很难形成交流,但新媒体借助网络成功打破这一局势,作者与读者之间不仅可以一对一交流,更是可以随时交流,以新媒体发展比较成熟的微博为例,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流非常容易,并且身份可以互换,信息传播之中已经不再有真正的中心,对他人发布的内容,接受者可以进行转发,也可以重新编辑,更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布新的内容,但同一话题依旧是在一个互动的圈子,这种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喜爱新事物、追求自由的大学生来说难以拒绝。

(二)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覆盖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的承载量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规模不断提升,这就为信息的丰富性提供了保障,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式对信息丰富性需求最大的阶段,这一点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与学校内容。

(三)个性化与社群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化的媒体,更是个性化体现,从信息传播上来说,新媒体让信息接受者变为主导,无论想要获得什么信息都能通过互联网主动搜索,而从内容形式上来看,新媒体则是能够专门为接受者进行特别的信息编辑,这一点在以往是绝不会实现的,也就是所说的个性化服务,大学生是对个性化要求最大的群体,甚至对自由要求过高,所以新媒体更适合大学生。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一)促进教学的交流与反馈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最平常的课堂教学,一名教师,一间教室,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学生接收,这种模式让学生的个人理解和思想动态都无法完全把握,并不适合思想教育,而且知识范围也比较有限,互动上就更加难以保证,一名教师无论如何也无法顾及太多学生,而新媒体则是可以摆脱这种模式,甚至不需要课堂,只需要将论坛这类学生常用的平台利用起来,就能将信息传播给学生,学生也能通过平台相互交流。

(二)拓展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的手段有限,无非就是讲课、座谈等,对于学生来说,这类模式已经无法起到任何效率,尤其是思想教育,更是没什么效果,但新媒体是很多种传播方式的概括,大学生常用的微博、qq等社群或者软件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能够将思想教育完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三、借力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建议

(一)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

首先,新媒体在内容形式上就不是其他方式能够比拟的,目前新媒体不仅仅能够发布图文信息,视频、语音等方式也不在话下,在一些社群上还能发布直播等,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而且更能受到大学生的欢迎,用这些新型的方式也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发布的理论,让教学的效率提升,其次教师和学校领导也可以加入到新媒体中,在课后也能随时解答一些疑问,学生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都能够在一起交流。

(二)丰富校园主题活动

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理论设计成一些主题活动,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使非常高的,例如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一些志愿类活动等,以新媒体的形式能够让活动的宣传与实施增加更多形式和内容。

(三)搭建学生互动平台

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官网,这是一种有利的手段,在官网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开发出一块专门给学生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其中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去浏览相关的内容,也能够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理论,同时能够与同学们交流有关的知识,设置专门的讨论区,让所有学生都能加入进来,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大范围的讨论区同样有吸引力,能够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四)建立校园舆情监控

网络有利有弊,网络舆论就是让人们非常无奈的一方面,首先基于庞大的网民以及网络环境,舆论很难控制,其次就是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过快,一旦出现问题也未必来得及阻止,因此对新媒体舆论的控制上,高校领导一定要重视,校园舆情监控机制一定要完善,同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一些对校园舆论产生不利影响的新媒体要及时进行处理。例如一些微信公众号。建立洁净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覆盖大学生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已经是事实,也是如今的时代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造成影响是必然的,借助新媒体完成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对大学生来说有着目前无可比拟的吸引力,而大学生的生活也逐渐离不开新媒体,将之应用于价值观教育就能够让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更加深刻,这是为教育带来的全新机遇,能够让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增强其针对性和深入性。

参考文献:

[1] 高丽静.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原则与实现路径探索[J].浙江学刊,2015(3):12.

[2] 宋娅文.打造思政教育新路径 凝聚核心价值观微力量[J].视听,2015(1) :35.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