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的内涵

2017-06-15祁仲惠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时代内涵中职语文教学爱国主义

祁仲惠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凝聚起来的对土地家园、民族邦国、精神文化,乃至对这个土地上产生的一切美丽东西的深厚眷恋之情。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块瑰宝,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89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凝聚起来的对土地家园、民族邦国、精神文化的深厚眷恋之情。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经典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渗透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远至先秦,历代优秀的文人墨客无不在其文章诗词中表达着对于家国宗族、土地文化的无限热爱,洋溢着对于祖国的牵挂与寄托。中职语文教学就要以此为素材,挖掘时代内涵,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赞诵有功于人民的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早在《国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黄帝能成命百物……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再如《山海经》等古籍中的神话人物,夸父、女娲等,同是对人民有功的人、对生产发展有利的人、对社会进步有贡献的人。优秀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我们要利用文化典籍中这些素材,培养学生改造自然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讴歌忠贞不屈的英雄楷模,弘扬炽热的爱国之情

班固《汉书》中记载,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但心怀祖国,忠贞不屈,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及还,须发尽白”。这样感人至深的爱国材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的教科书。

(三)体味忧国忧民之情,激励学生的奉献精神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颂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 蔺相如的事迹,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和爱国者敢斗争,有谋略,顾大局,有远见,一切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的磊落胸襟和高贵品质。《书愤》中,陆游面对残破的江山和衰败的国势,一方面抒发“报国欲死无战场”的强烈郁愤之情,另一方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慕先贤的业绩,明示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四)饱览祖国壮丽河山,培养建设祖国的情怀

《沁园春·长沙》,以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寄予了毛主席积极、向上、乐观的豪迈情怀;对“同学少年”往昔生活的回忆,形象地概括了诗人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长江三峡》描绘了三峡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意志:只要在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的途径,就能战胜各种困难险阻。

二、中职语文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课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记录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揭示了我国几代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凸显了国人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我爱这土地》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用浅白而形象的语言抒写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唱出中华民族的心声,表达出深沉的中国情结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些篇章是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教育的典范。

(二)利用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校本教材宜收入古今中外优秀的爱国作品,教师要利用语文活动课,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并适时恰当点拨,启发激励。校本教材不仅是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的有益补充,更重要的是以阅读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作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通过课外阅读,增强爱国情怀

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开具一个课外阅读的书单,富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经典作品必须是书单的重要内容。保家卫国、同仇敌忾,保持气节、坚持斗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追求科学、建设祖国……我们应该启迪学生,使同学们认识到民族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真理。

(四)通过作文抒写爱国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舊分币。”热爱祖国的感情是十分庄重而神圣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是要懂得“为什么要爱”“怎么去爱”。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作文,书写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振兴中华理想的弘扬,如以“热爱家乡,歌颂祖国”为话题,同学们可以介绍家乡风光、名胜古迹、生活习俗、富饶物产,从而真切地表达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怀。再如以“我的梦,中国梦”为话题,同学们自由抒怀,深情地歌颂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心中的“职业梦”“爱国梦”。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也要强调对生命的尊重

提到爱国主义,有人往往会与战争联系起来,好象爱国主义总是与“牺牲”“断头”等紧密联系。对当下学生,我们不宜采取这样的引导。不怕死不等于民族气节,民族气节也不等于不怕死,爱国主义也要强调对生命的尊重。

(二)不要煽动学生的仇恨心理

当外敌侵犯祖国的土地和尊严,那他们是“豺狼”!对于历史和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有严肃的态度,比如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大罪,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兽行负责!不忘国耻辱,理所当然。但是,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煽动仇恨心理,而应固守民族的道德底线。素质教育永恒主题是爱的教育,不是恨的教育,我们不能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仇恨的种子。

(三)自信而不能夜郎自大

诚然,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我们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地大物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是正确的,但万不可滋长“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我们应该继承历史,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丰美的花朵,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力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徐芹霞.中职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 (8) :79.

[2] 张紫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飞(素质教育版),2013 (5) :227.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时代内涵中职语文教学爱国主义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论儒家“自强不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论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