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06-15卢秀爽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卢秀爽

摘 要: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要按照阅读能力培养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地进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67

一、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养成

“语感”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是对语言进行综合把握的能力,包括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感悟等,语感作为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通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轻松应对各类阅读材料,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在广泛的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的感知力。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知识面的扩宽

阅读作为学生增长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意义重大。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方面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感知文字语言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带学生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丰富。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促进写作方面的作用。阅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对不同作者作品的品读,可以丰富写作词汇。在阅读的过程中,跟着作者的思绪可以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事物,这些都可能会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同时,阅读的过程也是拓宽思路的过程中,通过对别人作品的赏析,发散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二、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被放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如果教师还按照传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教学,一味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很难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对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更新,通过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有效的阅读课堂教学应该是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主动探索,让他们尝试到每一小步的进步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课堂阅读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统筹兼顾

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通过对阅读文章的感知,对文章承载的重要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由于每个个体先前学习程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具体到阅读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学设计呈现出梯度化的特点.以便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使得每个层级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能力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初中語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常要经过基础阶段、理解阶段和升华阶段三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一)广泛积累,打好基础

这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第一步,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后续的学习才可以更顺利。阅读能力培养需要积累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对字音、字形和字义的准确把握,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扫清基本障碍,为学生准确判断单复句分析其结构奠定基础;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和吸收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最后,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有了这些方面的积累,可以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深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更深层次理解阅读,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多方培养,加深理解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能力的支持,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知识,还必须使学生具备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等。一是加强对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主要是指理解事物本质,明确概念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判断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思辨的精神去阅读。二是加强对学生分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如可以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逐层深入的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可以达到很大的提升。三是加强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可以使学生将有形的文字意义空间进行扩展,把自身体验和知识储备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中,从而使理解更准确、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特点,针对联想的不同类型,组织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三)积极鉴赏,全面升华

鉴赏作为阅读能力培养的最后阶段,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要求最高的阶段,鉴赏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托前面各阶段的积累。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首先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写一点一议的小论文。对作品的鉴赏要安排在讨论活动之前,这样由于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鉴赏时可以加深对鉴赏读物的理解,在品鉴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志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 (7):221.

[2] 胡梦蕾.初中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