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7-06-15谢万忠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实践

谢万忠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用数学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13

新课改实施之前,数学教学基本上是以应试为指挥棒进行的,数学教学的目的单纯的只是为了进行人才的选拔,无法和生活应用衔接到一起;数学教学过分的重视对学生严谨思维、理性思维的培养,走入到了知识灌输的误区,和生活相割裂,走入到背离生活的误区。因此,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要求

在新编制的课程标准当中已经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具体的可归纳为下面三点:

(一)对内容的要求

教材当中的素材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在生活当中所具有的作用,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去体验知识和知识发展的过程。

(二)对手段的要求

生活化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创设出合作交流及自主学习的情境,利用观察、归纳、交流及反思、类比等活动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三)对生活化目的的要求

通过生活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和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有效的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数学背景及应用价值。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曾有一段相声讲的是有一人与另一人打赌说自己生活中根本就应用不到数学,朋友向其提问,他都以文字作答,但最后仍是无法避免的应用数字来回答,这证明这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将数学与生活相连接呢?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更好的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在学习小学加减法中,可以创设情境:周六周日的时候,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场玩耍,游乐场有3个小朋友在排队买冰淇淋,现在又来了2个小朋友要买冰淇淋,现在总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买冰淇淋呢?有一个小朋友突然不想吃冰淇淋了,她去玩过山车了,那现在总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买冰淇淋呢?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

2.课堂演习。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应注意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数学是一门略显抽象思维的学科,要使学生能更直观的观察到数学。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上台表演生活中的数学场景,如:有1个小朋友喜欢紫色,2个小朋友喜欢粉色,3个小朋友喜欢蓝色,总共有几个小朋友喜欢紫、粉、蓝这三种颜色呢?教师可采取课堂演习的方法来教学,分别让一个小朋友拿着紫色的纸,两个小朋友拿著粉色的纸,三个小朋友拿着蓝色的纸,然后让这些孩子们站在讲台上,让下面的学生更直观的来思考问题,查出共有多少孩子喜欢紫、粉、蓝这三种颜色,从而引出加法:1+2+3=6。这种课堂演习法既能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达到教学及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能更加有效直观的教学,使数学这种抽象思维的学科变得浅显易懂。由于数学本就需要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也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动脑。

(二)解决生活问题,证明数学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到数学,如:学校到家的距离,操场的面积,教室需要匹配的桌椅数量等都与数学直接相关,每个学生都有愿意展现自我的天性,如果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就能使他们对这门学科更感兴趣。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或者乘法时可让学生设想一下家中的客厅要铺地砖,但不知客厅面积,在已知客厅是一长为6米宽为8米的长方形的前提下,请同学帮家长算出客厅面积。这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扮演一些生活中与数学息息相关的职业角色,如营业员、银行职员、装修工人、房屋设计师等职业。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安排生活。如:学习了除法后让学生扮演班长的角色分发糖果,每人可以分到多少糖果;学习了乘法后让学生扮演装修工人解决面积问题。这样学生在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与计算的时候,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操作能力,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四)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游戏很单纯,丢手绢、过家家等,这些都可以用数学来玩。如过家家,可在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与学生做游戏,在游戏中扮演父母等角色,让学生扮演孩子,模仿学生放学回到家后父母让其去买商品,可让另一学生扮演商店老板角色,或者让学生去菜市场买菜,让其他人扮演菜贩,规定每斤菜的价格,实际演习,与学生在一起既减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能更好的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并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以后带孩子去商场买菜时让孩子多动脑运算价钱,锻炼孩子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达到数学与生活相通的目的。

数学是通过大量的计算,反复的锻炼才能确保其准确性。但如若整日让学生做题不仅会减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还会适得其反使其厌学。这是在教学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既要确保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又要使其喜欢数学,这就要教师多花费心思在学生身上了,多找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然后与数学相联系。如:学校组织学生大扫除,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各个班级的清扫面积,让学生分配扫除任务;若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可告诉学生每台车可坐多少人,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数量来计算学校需要租用多少辆车。尽量多的让學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把能想到的遇到的数学方面的知识都应用到教学中,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肖文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6):48.

[2] 王绍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的探讨[J].才智,2013(30): 125.

[3] 王波.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33):125-126.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