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差错防范与自我保护
2017-06-15贺艳
贺艳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1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医疗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病患及家属的法律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医疗行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护士而言,在护理工作中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基础。当前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现状,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护理差错并不少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一方面减少甚至是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探讨存在于护理行为中的法律问题,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在护理工作中风险防范的能力。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一、护理差错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后果
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操作环节中,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直至避免护理差错的产生。然而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因简化操作程序、违反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交接班及护理记录不认真等而产生护理差错屡见不鲜。就常见的导致护理差错的原因主要归纳有以下几方面:
1、三查七对不严密。护理工作中,三查七对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三查七对执行不严密而出现的差错仍占较高比例。如有些护理人员在用药查对中,只对床号,不对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护士更换床旁已备好的输液瓶时,往往不再查对输液瓶上的姓名;在医嘱查对中,三人/二人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致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晚夜班一人查对时,更由于精神状态、体力、依赖心理等影响,而出现不查对的现象,以及用习惯性思维去处理医嘱也不容忽视。在药品管理过程中只看包装不看药品,只看药名不查看药物剂量,思维定势(药物外形相似,放置位置一样),不懂装懂,思想不集中,想的和拿的不一样等等。因三查七对不严密,往往可能导致发错药、输错液(血)、打错针、抽错血等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发生,并造成医源性感染。
2、观察病情不仔细,缺乏责任心。护士的观察病情不仔细,缺乏责任心,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低估病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工作缺乏责任心,抱着见多了、无所谓的心态,病情变化时不及时通知医生;有时急着下班,该交代的问题既没有给患者交代也未给接班的护士交代,等等,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极易引起医疗纠纷。
3、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是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公正地评价事实的最关键的证据,其书写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2}。由于护士本身的素质差异,且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缺记、错记、涂改、删除、丢失、字迹不清楚,写错后重抄他人记录等,记录没有做到客观、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缺乏连续性,或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现象。而且过于简单,关键环节无记录,主观性资料过多,医护记录不一致,转抄医嘱致使信息传递的环节增多等等。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导致护理差错发生机会增加,同时也导致护理记录的法律证明作用削弱或查找原始医嘱困难等不利后果的產生。
4、缺乏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高。护理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年轻护士而言,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例如,外科手术病人返回病房,虽然有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值班护士看只单纯的看到患者血压是95/65mmHg,是在正常范围,却没有注意患者原来的血压是130/80mmHg,相比之下已经存在血压下降了,更不会去分析原因了。或者有的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5、过大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面对紧张的工作氛围,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本身的高风险性,这也是导致护土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很容易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无个人成就感,致使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执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发生差错,而且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缺乏同情心,无责任感,该做的不做,该解释的不解释,导致患者不满患,形成医患纠纷。
二、护理差错的防范及自我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护理人员护理差错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后果,护理人员要规范自己的护理操作规范,增强法律意识,有效防范、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的产生,学会自我保护。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提高自我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其中与护理有关的内容,通过学法做到懂法、守法,遵章守则。自觉用法律约束自已,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认真履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不带任何侥幸心理,克服粗疏作风,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病人服务,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3}。严格在执行服药、注射、输液、输血中及对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和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和上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和医嘱执行制度等,依法执业,持证上岗,规范护理行为,及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切实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各种药品分类妥善保管,定位放置,经常检查有效期,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完好适用;限定口头医嘱的使用范围。对医嘱有疑问及时提出。临床护士通常是独自执行医嘱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这是临床护士在依法行医的同时,也是实现依法保护自己的依据。
3、重病人的隐私权,必要时遵守医疗保密制度,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平等享受医疗护理的权利及监督权。护士在做任何操作时,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若病人对操作不理解,提出质疑或有抵触时,应耐心解释,反复讲解,如病人仍不接受则要尊重病人的意见,同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的隐私,不得随意向外泄露,对于暴露性操作要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于一些特殊检查、创伤性操作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应向患者或家属讲明,无论患者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这样一方面尊重了患者,另一方面有了知情同意的证据。
4、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要全面掌握(包括新人患者、病危、病重、特殊患者、特殊治疗等),做到按要求巡视病房,针对重点,重点观察,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仔细观察,认真查体。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从而减少责任差错。通过定期分析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评价。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登记上报制度,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后果,以加强对护士责任心的教育和管理。
5、规范护理记录书写,严格遵守认真、客观、真实、及时、完整、科学,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涂改、删除、伪造、隐匿、销毁丢失、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避免遗漏重要的症状和体征。
6、加强学习实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规范岗前培训,护士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窗口期护士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工作。日常应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流,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专科护理常规,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共同发展,从而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7、积极有效应对缓解工作压力。护士自身保持良好职业心理,体会护理职业的高尚。在工作中调整好最佳心态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减少护理差错。学会自我调节,从而缓解精神与体力上的压力。而医院管理者也应重视护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和规范,减少非护理性的超负荷劳动。适时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压力理论,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为护士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护士长要实行弹性排班,病人多时,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以保证在班护士能顺利完成工作;病人少、工作量少时,可组织护士轮流去郊游使精神放松,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
8、增强防范意识,做好自我保护。护士在工作中对关键病人,急危重症、新入院、术前术后、大批伤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等要着重关注。在节假日、中班、夜班、交接班、检查治疗前后以及臨下班前半小时的关键时间对病情观察更应仔细认真,对于特殊情况应随时报告,执行医嘱到位,通过自我防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迅速纠正偏差,避免和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排除医疗事故的隐患,真正的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总之,作为护士,时刻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时刻要明白护理差错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因护理过错而造成对患者和自我的权益侵害。所以,在工作中,护士以强烈的职业感和高度的责任心,谨慎细致,以良好的心态、高超的技术、负责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坚决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以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夏琼超,蒙明英,护理行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卷第4期614
[2] 代玲,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月第14卷第6期782
[3] 李素萍,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士自我保护能力,当代护士2003年第8期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