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2017-06-15卢富琨
卢富琨
【中图分类号】R6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折风险增加、骨骼脆性增加以及骨量减少,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将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据调查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唑来膦酸治疗,骨密度显著增加,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安全性更高[1]。故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总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年龄范围是:46-72岁,平均年龄范围是:(59±12.7)岁,绝经范围是:1-15年,平均绝经年龄范围是:(8±7.1)年。纳入标准:(1)绝经后的妇女。(2)不伴有骨折史的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肝病的患者。(2)肝、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3)高钙血症或者低钙血症的患者。(4)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5)半年内服用过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以及双磷酸盐的患者。(6)患者以及家属不支持进行此次研究的。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5mg唑来膦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40335;生产企业:NovartisPharmaSteinAG;规格:100ml:5mg),将其溶于5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治疗1次,連续治疗12个月,同时可服用一些维生素D以及元素钙等[2]。
1.3 评价指标
1.3.1 骨密度:6个月、12个月的大粗隆、Ward三角、股骨颈、全髋以及腰椎的骨密度,采取X线吸收测定法对各个部位的骨密度进行测量。
1.3.2 不良反应(发热、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骨密度)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平均数n,%表示,t检验与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骨密度: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治疗,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大粗隆、Ward三角、股骨颈、全髋以及腰椎的骨密度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的2例、头痛2例、关节痛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6/72)。
3.讨论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男性以及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的骨量丢失较为严重,突出表现在绝经3-5年之间,骨量的丢失极为明显[3]。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功能下降、脆性骨折、驼背、身长缩短以及腰背疼痛等,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由于骨量的不断丢失,骨组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骨的脆性,患者极易出现骨折或者是由骨折引起的骨骼变形、疼痛等,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寿命[4]。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磷酸盐,对于骨表面的部分结构和组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吸收以后可以聚集在骨小梁的表面,对于骨细胞表面的焦磷酸合成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的减轻了破骨细胞对于骨的溶解和破坏,极大的降低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并且诱导破骨细胞出现凋亡,同时还可以不同程度的将成骨细胞激活,使得正向骨平衡,明显的增加了骨量,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5]。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患者进行了唑来膦酸治疗后,大粗隆、Ward三角、股骨颈、全髋以及腰椎的骨密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
综上所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唑来膦酸治疗,患者的病情可见显著的好转,骨量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极少,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政,吴炜戎,蔡晓燕,等.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后急性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J]. 广东医学,2014,(6):928-930.
[2]宣淼,杨军,李颖,等. 唑来膦酸与替勃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骨折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6):504-508.
[3]权朋勃,王明礼,郭得辛,等. 注射型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283-1285.
[4]覃裕,邱冰,朱思刚,等. 唑来膦酸盐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8):945-948.
[5]张允,张林辉,罗勇,等. 唑来膦酸对合并骨关节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8):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