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韵”德育创新文化的研究与实施

2017-06-15蓝敏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园文化文化

蓝敏华

【摘 要】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但德育工作创新不能仅仅追求“新”,而要在创新中继承和扬弃。本文将结合学校特色文化,从礼韵文化走进课堂、礼韵文化走进社团、礼韵文化走进校园文化、礼韵文化走进活动、礼韵文化走进微信平台五个方面,阐述德育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创新;“礼韵”文化;校园文化

德育是一门科学,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不像解答数理化问题那样可以一成不变。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但德育工作创新不能仅仅追求“新”,德育创新就是继承、开拓,是改进、加强,是完善、提高,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和扬弃。

韦大小学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韦涌大洲村内,紧靠广州南站,地域优势明显。而韦涌村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人文郁盛。该地区清代有教育先行者苏兆伦,现代有岭南画派传人、艺术大师叶永青,戏剧界有著名粤剧演员叶丹青,曲艺界有星腔第四代传人著名曲艺演唱家叶幼琪等。结合地域文化传承,在“上品教化”理念的指引下,韦大小学立足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炼出“韦编三绝,大雅君子,小苗初长,学优立品”的韦大精神,打造具有韦大特色的国学教育模式。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文与质的结合,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行为规范,是对人性的合理约束,也是落实做人的底线,即最低标准;正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与教育的目的一样,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拥有更为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能明辨是非对错、文质彬彬的大雅君子。韵是对事物本源的感悟和情感思维上的共鸣,它因共鸣而外发仁爱、善意、美感等内在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它是一种生命的节律、一种人文情怀,它是推动人身心志趣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生发对世间、对社会、对每一个人的深情与热诚,因而具有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所以它不是知识,而是素养,它包含在身心情志之内。

韦大小学国学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一种技艺,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找到与其内心追求共鸣的中华人文精神。学校教育不只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生活技能、人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锻炼坚毅勇敢的顽强意志,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平台。

一、礼韵文化走进课堂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校的国学教育为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儒雅成长打下发展基础,“君子”将是学生内化修养、外展形象的最佳品格模范和成才目标。

为此,以国学为切入点,一方面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使国学教育走进课堂。一年级学习《国学》第一册《弟子规》,二年级《国学》第二册《三字经》,三年级《国学》第三册《千字文》,四年级《笠翁对韵》,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六年级《论语》。其次,让学生利用排队放学的时间,背诵所学的国学篇目,朗朗书声,洋溢校园,也飘进家长的心里。每个学期,学校都进行国学验收,对当个学期的篇目进行背诵,根据背诵的效果,评出“状元、榜眼、探花……”并颁发学校印制的奖状,以示鼓励。每学年,语文科组都筹划国学诵读节的班际比賽,让学生在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国学的魅力。如今的韦大学子,都“腹有诗书”,日见“气自华”。

二、礼韵文化走进社团

学生身心志趣的全方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获得“韵”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成立韦弦民乐社、粤剧社、棋乐无穷棋艺社、绳就梦想俱乐部、韦编书画社、扬帆科技社等社团,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文化力储备能量。学校全方位国学教育的开展,社团的相继成立,取得不少喜人的成绩。如韦弦乐社经常参加展演和比赛,在区内小有名气;绳就梦想俱乐部近年来不但邀请到以花式跳绳为特色的兄弟学校前来交流,参加表演、比赛,还邀请了著名的花式跳绳教练尚保群亲临授课,团员的跳绳水平日见提高;韦编书画社每个学期都会带团员参加各项比赛,成绩喜人,每年春节前,还会在村内举办“送春联”活动,深受村民的喜爱;扬帆科技社成立以来,就取得很好的成绩,无线电测向的活动,学生都非常喜欢,到市、区参加比赛,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三、礼韵文化走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结合礼韵文化,在校园正门,挂着“韦弦叠韵书窗梦,大德风融学子心”的木刻对联,横批为“学优立品”,以不锈钢的窗花衬托,韵味悠扬。走进校园,可见典雅的礼韵长廊、礼韵广场,在走廊、梯间、室场,随处可见由名家创作的字画,满眼是粤韵文化、古典窗花、古诗图文、当地名人胜地介绍……身处学校,沐浴在国学文化之下,熏陶在礼韵文化之中。

四、礼韵文化走进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摒弃陋习,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等问题,是韦大小学日益沉重的教学教育重担和亟待解决的学生发展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编制了简单的礼仪手册,利用班会课等时间,让学生从简要的礼仪入手,学习各种道德规范。学校的“雏鹰争章”活动,设立了安全章、体育章、学习章、纪律章和卫生章,每周评比五个章,每月颁发流动红旗,从多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每年的大型活动,是礼韵文化的收获时刻。如去年的语文节,科组就组织了国学诵读比赛,每个班级精心筹备,参与了全班性的诵读国学活动。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艺术节,在以国学为特色的前提下,已经成功举办到第五届,每次都精心为学生打造展现自我的舞台。

五、礼韵文化走进微信平台

在区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自开办以来,受到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番禺日报》已经进行两次主题报道。平台把学校的礼韵文化、师生活动、乡土特色、国学教育置于其中,让走进平台的粉丝,都能分享学校的文化。

兄弟学校不少领导、老师关注后,经常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校园文化推广,对学校特色活动的宣传等内容表示赞许。家长们、校友们和其他社会人士看到学校丰富的活动、优秀师生的展示、家教分享等报道,觉得现今的学校生活缤纷多彩,平台更成了移动的德育教育领地,让学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与家庭、社区零距离互动,让家长体验无缝衔接的家校互动教育。单是学校的话题,阅读量就近一万。

韦大小学的微信平台设立了学校概况、缤纷校园、家校携手三个基本板块,以加强家校互动为目的,借助现代化的科技,贴近社会的脉搏,创设学校的微德育和移动德育,极力打造一个“南站地区最具乡土情怀和教育情怀”的微信平台。

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它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校以“礼韵”为核心理念的国学教育,正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开拓了一番新气象。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校园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谁远谁近?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