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7-06-15张钜松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5期

张钜松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只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肩负起育人的重任。具体来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呢?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其次;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爱。

【关键词】人民教师;教师品德;师风建设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也只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陶行知也说过:“现今青年人之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是由于学校里缺乏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熏染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传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要想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里就更加说明教师的师德对社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冲击下,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受到诸如商品交换、金钱至上等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教师放松了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缺乏奉献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低下;有的教师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甚至违法乱纪,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教师要以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增强以身立教的社会感和使命感,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教师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二、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響,因为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高尚的,是他们学习的楷模。

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传,无声胜于有声。教师作为学生的模范,应当表现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应该严格遵守而且做出榜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如果教师“人前浇花,人后偷瓜”,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有一次笔者外出学习三天,回校后就有几个学生向笔者反映:“数学老师上星期五放学打篮球时,在篮球场吸烟后把烟头扔在草地上,我们告诉他不能乱丢垃圾,他却置之不理。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不能随地丢垃圾,为什么数学老师却乱扔垃圾呢?你会不会批评他呀?”望着一脸迷惑的学生,笔者困惑该怎样回答他们。过一会儿,笔者对他们说:“老师会调查清楚,如果的确是数学老师不对,我会让他改正并把烟头捡起来。”学生听了,满意地回课室了。笔者走到学生所指的地方,的确有一些烟头,笔者便把它们捡起来,然后再与那位老师交谈了解学生上周表现时,有意把这件事说出来,他也不好意思了。

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会影响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使他们在观察老师时往往产生一种放大效应,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善举都会使他们无比欣喜;老师有一点点的瑕疵,则会使他们无比失望。教师教育学生决不能搞双重性,试想当一位老师只会嘴上说,行动起来却是另一套时,试问,还有哪个学生会听呢?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爱

爱,是人类情感中最美的表现形式。在学校中,爱学生就是教育情感最美的表现形式。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要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心中的“教育奥秘”,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故作姿态的表演,特别是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如何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他,应该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可谓苦口婆心,百般说教,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收效甚微。其原因何在?因为教师对学生耳提面命,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平等的对话,无疑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老师也是凡人,面对犯错的学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使自己忧心如焚,甚至肝火大动,于是就有了怒目圆睁,有了手脚的“不听使唤”。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作为小学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时,请深深地吸一口气,反复地、冷静地用理智提醒自己:“我是老师,他们是孩子,冷静,冷静,再冷静!”给自己一个静默的时间,也给学生一个静默的时间,静默之后再以一种不急不躁的语气说话。这时,教师会惊讶地发现,雷鸣已经过去,暴雨不复存在。心平气和了,师生对话中洋溢的是一片风和日丽,学生闻之如沐春风,如淋甘雨,一切问题就在平静中迎刃而解。尽管师生的脸上可能没有笑容,但是这种教育是真正的微笑教育。

如,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原本好做小动作的小丁竟出奇的安静,笔者看到他静静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他正在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胡须,戴上眼镜……当时笔者真想揪起他狠狠地批评一顿。但想起于永正老师的话,便强压怒火,示意他停笔。事后笔者发现,像他那样在书本上搞“创作”的人可真不少。为此,在下午的班会,笔者特意带了一本画册到课室。笔者刚把画册挂好,学生们就兴致勃勃地看起来,小声地议论着……“老师,那是什么?”眼尖的同学好奇地问。画的中间,有一个大黑点。(那是事先倒上的一点墨水)笔者轻描淡写地说:“老师不小心弄了一些墨水上去,没什么,不影响大家欣赏的。”“唉!真可惜。”“一本好好的画册就没有了。”……学生议论纷纷,笔者看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才言归正传:“其实,老师我的这一点小小的过失,比起班里的个别同学可差远了,他们在课本上搞创作,弄得课本面目全非,伤痕累累,苦不堪言呐!”小丁等同学听了,悄悄地拿一块橡皮在纸上擦着。目睹了这一切,笔者满意地笑了。

当时,如果笔者劈头盖脸地批评小丁一顿,他定将无言以对。可是教育的效果呢?可以预料,那将大大伤害他的自尊心,特别是教师简单粗暴的当众批评,也许使学生恼羞成怒,在不自觉之中把矛盾激化,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严重的对立。通过这件事,笔者对“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有自我意识、自我改过的能力”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那些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必再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更不应用过激的言辞对有缺点的学生动辄斥责、教训。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使他们有时间去判断自己言行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这应是教师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老师的爱,是要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从而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学生。教师的爱、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意,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非常有效的钥匙。教师要爱一切学生,优秀的学生要爱,后进生也要爱。总之,教师一颗充满情感的无私的爱心,是师德高尚的体现,必将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