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017-06-15闵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被检者细胞学鳞状

闵文

661199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闵文

661199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 102例体检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分别采用TBS常规液基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系统检测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对联合常规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能够显著提升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联合常规细胞学和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可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宫颈癌筛查;常规细胞学

在细胞DNA图像定量分析系统中,对非整倍体细胞进行检测,已被部分临床医生用于检测宫颈癌或癌前病变[1-3],其中,对DNA定量分析技术的关注度较高。本次研究对其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行宫颈癌筛查的体检者2 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0±2.5)岁,其中62例在阴道镜下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采集:所有宫颈细胞标本均由妇科医师采用宫颈刷在被检者的宫颈处沿宫颈口旋转刷取3~5周(此时需注意,应刷取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交界的位置),取出宫颈刷,并刷尖向下浸泡于宫颈液基标本瓶中,贴标签后送至细胞室。

制片:将每例被检者的标本同时制作成两张玻片,其中一张采用巴氏染色法染色,另一张采用Feulgen方式染色;染色完成后,采用细胞DNA定量分析仪检测DNA数量。所有操作需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流程。

相关诊断: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采用Feulgen方式染色后的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标本的扫描和分析,每个标本需收集细胞核8 000个左右。根据细胞学的参数特征值,为所收集的细胞核分类,将结果分为阴性、疑似改变、阳性3个类型。①阴性:DNA指数(DI值)<2.5,且增生细胞占总收集细胞的比例<5%,建议其定期筛查;②疑似改变:DNA指数(DI值)≥2.5的细胞1~2个,或增生细胞约占总收集细胞的比例≥5%但<10%,建议其4~6个月复查[4];③阳性:DNA指数(DI值)≥2.5的细胞3个或以上,或增生细胞约占总收集细胞的比例≥10%,或出现异倍体细胞峰,建议行阴道镜检查或必要时活检。有些患者的样本单纯通过图像难以进行确认,DNA指数(DI值)≥2.5的细胞核不清晰,需在显微镜下核实。本次研究中,DNA定量检测的阳性指标例数=疑似改变例数+阳性例数。

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制定的TBS-CC标准对常规细胞学检测结果分类,将诊断结果分为:①正常范围(NILM);②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③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④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⑥鳞状细胞癌(SCC);⑦非典型腺细胞(ACG)/腺癌。本次研究中,细胞学阳性病变标准为除正常范围以外的其他病理学表现[5]。

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本次研究中所有被检者均经过细胞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对结果异常的被检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并取4点以上的活检,病理学报告将送检标本分为以下5种类型: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原位癌(CIS);浸润癌。

分析数据:以病理学检查的具体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评定两种细胞学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本次共有2 102例被检者进行了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其中62例被检者数据异常并进行了活检,见表1和表2。

讨论

据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应用常规细胞学检查或巴氏检查筛查宫颈癌,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细胞学诊断属于形态学检测的一种,在检测过程中,医生须经验丰富,才能保证较高的敏感性,其假阴性及假阳性率均介于5%~50%[6]。但在评价细胞形态变化的过程中,缺少相应判定标准,极易造成评定重复性不佳。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基层单位,细胞学医生的经验不丰富,极易造成误诊、漏诊。除了可以采用常规的细胞学检测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外,还可以应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仪对所取样本进行检测,以筛查宫颈癌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表1 常规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与活检结果对照(n)

表2 常规细胞学与DNA定量分析特异性和敏感度的比较(%)

综上所述,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优势明显,如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等,结合常规细胞学检测明显提高了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陈丽艳.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9):169-170.

[2]傅炜.4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 (6):72-73.

[3]谭景浪,陈琼,乔莎莎,等.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2): 261-264.

[4]吴正,曾立波,吴琼水,等.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2):496-501.

[5]李永红,毕晓芳,李晶,等.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5,35(6):421-423.

[6]王凤玫,傅志超,程惠华,等.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宫颈癌放疗抵抗差异表达基因[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1):41-46.

Application of cell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ique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Min We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 66119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ell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ique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Methods:2 102 cases of women were screened for cervical cancer.They were diagnosed using TBS conventional liquid based cytology and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s.We compared the diagnostic results.Results:Combined with routine cytology and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sensitivity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Conclus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combined conventional cytology and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ell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ique;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Conventional cytolog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3.61

猜你喜欢

被检者细胞学鳞状
散光表检查散光的方法和原理
双眼异常屈光的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案例处理
中老年女性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