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心而通达

2017-06-15何善蒙

当代贵州 2017年24期
关键词:圆融通达物欲

由心而通达

何善蒙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民间宗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对于孟子来说,本心(良心)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构建一个通达无碍的精神世界,由此人可以超越世俗的种种限制和束缚。通达的内心,才是生命应有的境界。

谈到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后来的陆九渊、王阳明,都在孟子这里获得了心学的强大资源。孟子所谈论的心,不仅仅是具有根本的道德决定意义的心——即是作为人、还是沦为禽兽的价值选择,正是在心的意义上,人类表达出了高于动物的存在意义。当然,对于孟子来说,本心(良心)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构建一个通达无碍的精神世界,由此人可以超越世俗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由于种种原因,后人在讨论到儒家的时候,多数会认为儒家的人非常教条、刻板,有时候甚至不近人情。这样的印象可能跟明清以来道学先生的形象被不断塑造和传播有关,其实跟儒学(尤其是先秦儒学)的传统是不相符的。总体上看,儒家所强调的是一种通达的心灵,一种圆融的处事方式。《孟子·离娄下》载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故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引发很多人的兴趣,是因为在这实际上讨论了一个具有极大冲突的情境。淳于髡提出的问题是,男女授受不亲这是一条礼的规定(相当于今天的法律),而现在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境,就是嫂子掉进水里了,那么该不该出手相救?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十分明显的两难。当你出手救嫂子的时候,你必得伸手去拉,这样一来,你肯定要违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但是,如果你不去拉嫂子,嫂子就会淹死。由此,在拉与不拉之间,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两难选择。孟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则十分干脆、直接。就是必须去拉。

其实,孟子的立场很清楚,那就是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在这个前提之下,儒家为类似的伦理困境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案,就是经和权的关系。所谓经,就是原则的规定,礼法的制度,这是整个社会作为规范化、有序化存在的基础。而权,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形采取变通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的思想传统中,很少出现类似西方的所谓两难处境。因为在权的意思上,中国思想可以在一些具体的、特殊的情境处理上,在强调以生命价值为根本的前提下,获得一种圆融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圆融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来说,也并不违背儒家的根本价值、精神。

何以可以做到权变?那就必须有一颗通达的心灵。通达的心灵是鲜活的、灵动的心灵,不是僵化的、固执的。也就是说,人若要获得通达,就必须要在内心首先实现通达,唯有内心的通达,才能真正实现对于琐碎的事实的超越,真正去实现儒家的精神价值。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是很难做到的。在儒家的传统中,认为只有圣人才可以通达权变。这就意味着通达的心灵实际上就是儒家所达到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一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如何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就必须要使得自我的内心与天地之道相贯通,而不是受限于物欲。孟子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说“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大体就是天地之道,小体就是欲望。也就是说,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内心坚守在道的立场上,就是大人;内心沦于物欲之中,就是小人。所以,通达与否,在孟子看来就是取决于内心的状态、内在的状态。由此,孟子在书中屡屡谈及“求放心”(把放逐掉的心找回来)、“养浩然正气”,只有这样,人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于自我的价值立场的确定。在坚守人的立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对于物欲的超越。

后来朱熹在讨论到读《四书》的次第的时候,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所谓“发越”,就是实现精神境界的超越,在自我的内心实现转换,从而实现内心的通达。通达的内心,才是生命应有的境界。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圆融通达物欲
纯享夏日
去彼取此
天价药引子
浅析柏拉图之善
逆旅之馆,终非吾家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