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治河 全国率先
2017-06-15王小婷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小婷
河长治河 全国率先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小婷
近年来,贵州先行先试“河长制”,并在省内八大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贵州的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河清景美。
2016年10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早在2009年,贵州已在三岔河试行河长制,2013年,贵州从赤水河流域治理的生态实践中总结出“河长制”等12项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实行河长制。
今年5月3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以贵州省“总河长”身份到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就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进行调研督导。他指出:“河长要抓领导,责任要去传导,要抓关键环节,还要抓体制保障、行政政策,有的要亲自去督工,有的要去查铺查哨。要像安全生产一样问责破坏环境的责任。”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全国三个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之一,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长制的探索,为贵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行先试河长制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省首个大型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水利调水工程,2009年6月,为保障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源头水环境安全,贵州省政府下发通知,在三岔河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涉及毕节市、六盘水市及安顺市9个县(区),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县区人民政府“一把手”参与其中的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实施包含工业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119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三岔河由浊变清,重现了“杨柳依依拂河畔,醉看三岔若江南”的风景。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由于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被称为“污江”,经过治理,如今变一江清水。图为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河段。(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贾 智/ /摄)
“以前生活、工业、农业废水的乱排乱放,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一度成为‘墨水河’,现在河水清澈,都可以在里面捞鱼了。”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村民晏先生介绍说,实施水资源保护后,现在的大湾镇,河岸两侧干净整洁,河水清澈,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岔河河长制的成功模式很快复制到其他流域。
2012年4月,省环保厅请示省政府在乌江、清水江实施了环境保护河长制;
2012年9月,省政府在六盘水市组织召开了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现场会议,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2013年,贵州从赤水河流域治理的生态实践中总结出“河长制”等十二项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实行河长制;
2014年8月,贵州省政府下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乌江等重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的通知》,决定在乌江(含乌江上游三岔河、红枫湖和乌江干流)、沅水(含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牛栏江—横江(含草海)、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等八大流域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
2016年,《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出台,率先将全面推行河长制在地方性法规中进行明确,用法律的形式进行固化。
2017年4月,贵州正式对外发布,将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
河长制为绿水护航
饮水思源,治污寻源。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河水污染问题一度困扰当地。“原来的水就像米汤的颜色,而且非常刺鼻。”贵州乌江渡水文站工作人员周道清回忆说。
污水主要来自乌江上一个有名的出水口——34号泉眼,流出来的是含磷量超高的污水。“34号泉眼排放点在我们这个地方,但真正的污染源不在我们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管起来有难度。”遵义市乌江镇党委书记侯登江表示很无奈。
压力催生动力,推行河长制后,各级河长对各自管辖区域内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自查,最终在34号泉眼上游锁定污染源头——磷矿堆渣场,现在企业已经受到处理,34号泉眼处已经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以前流出来的水是黑的,还发臭,现在的水清亮了。”遵义市凤溪村村民黄家莲说。
“因为河长制的开展,我们基本将乡内有污染的企业全部取缔完。如果不取缔,它会影响整个普渡河的下游,就是南明河。”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副乡长花全告诉记者。
同样综合治污的还有松桃河,“当时我们松桃河的河水都是乌黑的,里面抓的螃蟹都是黑色的,不能吃,也不敢吃。”松桃自治县木溪村村民郭发群用触目惊心形容治理前的松桃河。“通过近几年的综合整治,现在我们铜仁境内的主要河流水质常年可以达到二类水以上,梵净山脚下的太平河能够达到一类,成效最大的松桃河的治理,已经从劣五类变成了稳定的三类水。”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
谈及河长制的实施,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姜平也曾对媒体表示:“通过实施河长制,让本来无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成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当前‘水环境危机’严峻的情况下,河长制成为一个催生河清水洁的可行制度。”
绿水青山变富民银行
“碧水蓝天,白云悠悠,青山如黛,杨柳依依。”这是端午节时一位游客对赤水的评价。
近年来,贵州陆续开展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12项改革试点,由此,赤水河流域内满山绿树和清亮河水交相辉映,当地居民的收入也稳步提高。
“以前一年忙到头也就只够全家吃个饱。发展旅游,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大石盘苗寨的苗族青年张代炳说。针对赤水河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赤水市将生态建设跟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吸纳了大批赤水河两岸居民从事农家乐和旅游服务。
“依托旅游,咱们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民族村支书王元江感慨地说。民族村是赤水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目前全村80%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其中有20多户贫困户捧上了旅游“金饭碗”,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副局长胡益介绍说,因为保护和开发得当,赤水遗产地景区门票收入从2012年的1000万元迅速增至2016年的2亿元,大大提高了当地财政和居民收入。“这一切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发展生态经济为当地群众开办起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
“全市2.38万贫困人口中,有1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从旅游扶贫中得到实惠,收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赤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兰告诉记者。
窥一斑而知全豹。赤水市保护生态,在绿色中掘金只是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缩影。
保护江河湖泊,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福祉,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袁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