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之馆,终非吾家
2016-12-13李景芬
李景芬
摘 要:魏晋是人的觉醒一个重要时期,陶渊明便是这个时代一个重要代表。因为受到了家世信仰和魏晋清淡风格的影响,他对待人生、生死等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态度。而这种对待人生、对待生死的态度在他的诗文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陶渊明的《自祭文》谈的便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文中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生死观。而这种对于生死超脱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不违自心、不逆天命两方面。
关键词: 陶渊明;生死观;不逆天命;不违自心;通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C-0096-01
魏晋是一个重大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觉醒。这个时代突破了数百年来“罢黜百家”的状态,解放了一直被压抑的先秦诸家思想。在这种基础上,一种新的人生观开始确立。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开始,人们在对日常琐事、人世、名利等咏叹中,深发感喟。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感叹,成为魏晋时代一个典型的音调。许多文人开始抒发这种感情,陶渊明便是其中的一位。
面对政治的黑暗,陶渊明选择退避。他坚决从上层社会中退出来,把所有精力放在田园生活之中。在田园中,他作诗、饮酒、读书、耕作,他没有因为政治上的不得意而对人生失望,反而对人生,对生活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即使身居田园,生活艰辛,他也常常思索“许多具有终极价值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死亡是什么?逝去的时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等等。他将这些思索都融入了自己的创作。
一、不逆天命
陶渊明在《自祭文》开篇就预设了自己的死期和死后亲友祭奠自己的场景。他说自己死在九月里一个寒冷的黑夜,亲友们悲痛万分,准备了菜蔬和祭酒为自己送行。“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和亲人们依依不舍相比,陶渊明显示出了豁达态度。他将活着比作寄居在旅馆之中,“本宅”指的是自己的家,无论在外面漂泊寄居多久,人们终究是要回家的。
接着陶渊明回忆了自己困厄而又充实快乐的一生。“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短短十六字,将陶渊明悲苦境遇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他并没有被苦痛击倒,而是“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在痛苦中,他找到了快乐:播种、耕耘、收获、读书、饮酒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这是对其一生的简单总结,辛勤劳作,心怀快乐,顺从天道,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在陶渊明看来,人是不能违背生死,抵抗命运的。生死之事早已被命运安排好,生亦自然,死亦自然,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顺从。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让自己过得快乐,过得有意义,是最重要的。这种不逆天命的思想,是陶渊明一生思索的结果,体现了他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也正是因为陶渊明有这种不逆天命的思想,所以他才能如此平静、豁达地面对死亡。
二、不违自心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人生短短数十载,如白驹过隙。人活在世,难免会为自己殚精竭虑,力求“存为世珍,殁亦见思”。但陶渊明想法不同于此,他只想坚守自我,不违背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捽兀穷庐,酣饮赋诗。”在他看来,如果能“识运知命”,不违自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即使现在死去,也不会留有遗憾,甚至再过一生,自己也是甘之若饴的。
在《自祭文》中,作者还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简单安排。陶渊明对于安葬自己作了交代:“不封不树。”他不喜司马桓魋奢靡入葬,反而认为杨王孙过于寒俭的葬法很好。这种一切从简的安葬方式体现了陶渊明豁达的生死观。对于生前的赞誉他不在意,死后的歌颂他更不在乎,逝者已逝,一切成空。“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这是陶渊明的感叹,人生已经这么不容易了,死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他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不惧怕,试想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呢?
陶渊明的一生经历几次做官辞官,最终毅然选择回归田园。只有他做到了醉心田园,所以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无论是生死的感叹还是人生忧伤,都在大自然的安抚下得到了释放。
总而言之,陶渊明对待生死,怀着一颗豁达从容之心。“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只有做到不违背自己内心,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这是有价值的一生。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表现出对生死的通达乐观,是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一个典型代表。李泽厚先生评价陶渊明:“他把自《古诗十九首》以来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陶渊明是一个智者,他认识到了人不应该只在社会和历史中认识生命的价值,更应该把它放到宇宙和自然中去感悟。这是一个生命个体在经历了人生波折后的感悟,是一个具有高洁品格的人对人生的反思。
参考文献:
李泽厚.美的历程[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