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短板 惠民生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民生事业加速发展

2017-06-15

当代贵州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生全省贵州

补短板 惠民生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民生事业加速发展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徐海星

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贵州千方百计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打造健康贵州。图为乡村医生走进村寨为群众开展健康服务。(刘 磊 /摄/)

盘点过去五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聚焦民生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从2012年全省民生类支出2157.04亿元到2016年全省民生类支出3036.9亿元,贵州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

从2012年的“十大民生工程”到2016年的“十件民生实事”,贵州每一年都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上主动作为。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贵州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民生关切,践行民生承诺,贵州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奋力书写民生改善的新篇章。

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扎实做好第一民生工程

今年春节,望谟县麻山镇打务村村民尤崇军在新家里度过了新年,易地搬迁扶贫政策让他离开了深山,搬到了望谟县城的移民安置点。

尤崇军之前居住的麻山镇,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深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当地曾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早就想搬了,这穷窝窝里的日子不好过。”尤崇军期盼着有一天能改善生活条件,过上好日子。

2016年,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搬迁扶贫第一炮,对全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尤崇军正是享受了这一政策带来的福利,从麻山腹地搬进了县城。

“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新房子漂亮着呢,城里生活方便得很。”尤崇军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期待。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2015年,省委、省政府印发《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明确“十三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

随后,贵州明确提出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出台,从分解目标任务等10个方面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制定“作战图”,苦干实干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四看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瞄准“穷根”精准施策,推进“六大脱贫攻坚战”,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从2012年到2016年,全省有43个贫困县、804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0.6%,降低22.8个百分点,探索出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春季开学,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坳田山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每顿三菜一汤。

今年起,松桃全县的幼儿园都施行营养餐计划,条件好的幼儿园会开设食堂,其他幼儿园会给孩子们发放营养包。

2016年10月,贵州出台《关于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84万农村学前教育儿童也能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带来的实惠。

“‘营养改善计划’实行后,吃得营养了,就餐规律了,许多学生的脸都红润起来了。”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学校的老师都会谈到营养餐的好处。

从2012年贵州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算起,营养餐已开展了近5年时间。目前,营养改善计划覆盖了全省87个县市1.31万所农村学校,380万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餐。

“营养改善计划”不过是贵州促进教育发展的缩影。

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低、高中资源不足,曾经是制约贵州教育发展的软肋,也是贵州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穷省也要办大教育。过去五年,贵州为共建成3000余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400余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49万个学生食堂。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医有所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行有所路……以人为本,贵州把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2012年以来,贵州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就医困难不断解决。截至2016年底,全省卫生机构共计2.8万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0.8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023.2万人,参合率达99.2%。

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分配更加公平。2016年,贵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42元,比2012年提高8041元。2016年贵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居收入8090元,比2012年提高3337元。

就业途径更加多元,机会更加均等。2016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7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控制在4.2%以内。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就业门路越来越多。

交通出行更加方便,道路越走越宽。贵州提前三年实现88个县通高速的目标,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6年末,全省通车总里程达5344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87.5%。

保基本兜底线织密民生保障网

“爱心公益保险救了孩子的命,要没有这笔钱,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能筹到这么多钱给孩子治病。”毕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村民张军说。

2016年8月,张军收养的6岁孤儿小雨突发脑炎,急需接收输血球蛋白,各项检查费用加上每天的医药费,至少需要6000元,生活本就拮据的张军,这笔钱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给小雨支付治疗费用的爱心公益保险,是毕节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爱心保险卡”行动,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孤儿进行救助赔付。2017年1月中旬,毕节市民政局启动“孤儿保障大行动”,全市4121名孤儿获得“爱心保险卡”,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救助赔付。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铜仁松桃,台账关爱管理、“对子关爱工程”、建立“留守关爱之家”等三大兜底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在遵义习水,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为贫困群众解决涉及交通事故、赡养、劳动关系、工伤等多个方面的纠纷……这些都是贵州坚守民生底线的生动案例。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济民。过去五年,贵州在医疗、城乡居民养老、社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贵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2年的311元每月上调为2016年的51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2年的136元每月上调为265元,有效保障了343.2万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

——2016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02.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3.8万人,全省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超过50%。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全省目前共有养老床位17.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以上。全省新建或扩建农村敬老院750所,新增床位6.8万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1%,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达到85.4%。

——起草《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实施意见》,完成全省109.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的排查摸底工作,留守儿童纳入了监护体系。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民生全省贵州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