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7-06-14张忠清

报刊荟萃(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张忠清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促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革新,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语言把握并熟练运用教学语言,这不仅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唤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主要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极容易效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身为教师,教育语言一定有规范性、科学性、趣味性、可接受性、情感性,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一、规范性

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是不会发出声音的语言,是直接可以看见的榜样,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可以发出声音的、是没有形体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语言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规范性,可以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年龄越低,教师越要注重自己教学语文的规范性。

小学是儿童启蒙的初始阶段,语言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小学阶段的儿童相对来说其语言形成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他们自身的模仿能力十分强大,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规范性程度可以直接对语文的教学成果造成影响,并且可以对小学学生的語言成果造成很大的干预。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语音、语法以及对应的词汇方面进行注意,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示范,为学生制造出一个良好的标准规范语言学习环境。很多教师发音不标准,把“报纸”念成“报子”,把“先看看”说成“看看先”或者过分使用儿化音等等,这些都不符合当前语言环境教学下的规范作用。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自己都不可能用正确规范的教学语言进行处理,那么即使他的教学语言妙语连珠,充满趣味,但他的教学语言也不具有规范性,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教学语文的规范性还体现在教师的口语表达发音清楚、语调自然流畅、声音洪亮,语速适度、自然。

二、科学性

语文教学语言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科学性,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学生学得语言上的知识,还要激发学生自身的人文核心素养。所以要求教师要能准确辨析词语含义,包括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且能够正确、科学地分析问题向学生传道授业。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初中人教版的一篇教材,是一篇描写建筑物的实物说明文。但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一篇记叙文来讲授,讲成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犯了知识性错误。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准确定位文章的题材,却望文生义的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课,构成知识性错误。因此,教师同时还要针对语文的课堂特征进行充分准备,避免出现问题。语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师教学语言的精简与准确上。评价一堂语文课堂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更在于是语言是否简明扼要,是否精准正确。

三、可接受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更谈不上较为复杂和抽象的语言了。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年龄段、学龄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尽量使用简单、清晰、富有趣味的单句形式开展教学;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适当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式,但也不能超过此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让他们准确地学习知识。

比如说:老师在教一年的学生时,老师说“小眼睛——”,生接“看老师”老师说:“123”——学生接“坐端正”、小背——“挺直”等等。这样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来说就是可接受的,符合孩子思维,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趣味性

小学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仅仅是针对思维中心构建下的认知过程,还是多种个性构建下的相互协调组织构成,语文教师要懂得如何利用课堂语言来进行幽默风趣的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有一个老师在开始教学元曲的时候,首先问自己的学生:“你们现在喜欢听流行歌曲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老师接着这个话头就翻开了课本:“那么咱们今天来讲一下元朝的流行歌曲吧——元曲!”这种顺势而为的开场白让所有学生都笑了,充满了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同时把紧张的课堂气氛进行了活跃。这位教师趣味性的开场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活跃,让学生在当前的趣味性学习当中获得了语文的只是,并且得到了最为充分的美学教育。

五、情感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是教学语言的生命、灵魂。”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数学不一样,语文面对的是一篇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冰冷的公式和数字,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情感教学,教学的语言也应该充满了激情和色彩。讲到了庄严的文章,学生们应该从容肃穆,讲到了豪壮的地方,学生们应该热血澎湃;讲到了愤怒的地方,学生们应该义愤填膺;讲到了快乐的地方,学生们应该开怀大笑。教师在译文的课堂当中除了让学生们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把教材文章当中的作者思想感情给激发出来,转化成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来源于情、融汇于情的效果,用自己的教学语言传达出课文中的喜怒哀乐,触动他们的感情思想,让学生们进行思考,让学生们获得直观感受。

有一位老教师在介绍自己如何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时候说:“我的教案与其说是用纸盒笔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用眼泪浇灌出来的。”教师首先需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可以达到一种跟学生心心相印的境界,让学生从心灵的最深处体会到总理的伟大,体会到心灵的情感教育。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规范的、科学的、充满趣味的。语文教师不断磨砺自己的教育语言,这不仅是对学生一种负责的态度,也是自身人格追求的一种境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