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历史记忆
2017-06-14李智
李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与民俗文化资源相互矛盾的现象。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过程,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有些区域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特别是出现了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各方的利益。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各地都有很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对传承和宣扬历史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温州市的温瑞塘河流域的端午节龙舟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俗文化如何更好的融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发挥民俗文化的优势使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以及它对传承历史记忆的深刻意义等问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历史记忆;城市化;协调发展
引言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传统的乡土社会来说,城市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资源都遭到了破坏。在很多农村中,还有很多独特的传统价值体系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向新型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到这些具有传统特色的、优秀的民俗文化的发展问题。大部分的民俗文化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同时要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意愿,设计一套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又可以使人们普遍接受的制度方案十分有必要。温州市具有十分独特的温州区域文化,其中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温瑞塘河流域的端午节龙舟文化就是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通过对龙舟民俗文化的探究,可以得到温州在城市化的转化过程中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对其他地区可借鉴的经验。
一、民俗学与城市化
(一)民俗学对城市化的研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城市化。有些学者认为城市化会对人们的思想领域带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但是目前很多地方的城市化都忽视了对民俗文化的重視,民俗文化中蕴含了独特的乡土文明,这是城市文化中所缺少的。
民俗学从它自己独有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化,人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民俗。城市化的肢体应该是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众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民俗学在研究城市化时更偏重于文化方面,个体在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型中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他们将通过哪些手段来传承传统民俗。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并不是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保留并创新性发展,使它可以与城市文化更好的融合是民俗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二)民俗文化与文化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民俗文化主要存在于乡村中,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且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有不同的区域特色。民俗文化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一个区域的风土人情,这也是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民俗有四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分别是教化、规范、维系、调节,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民俗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会受到影响。文化生态学也提出了保护民俗文化的观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认为人文环境的两大主要特征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城市化的发展也要遵循城市文化生态观。城市文化生态观要保证各个群体的文化都能得到同等的尊重,每一种文化在社会中都要有它的生存空间,使各种文化之间有差异性和多元性。在自然界中,各个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通过生物圈来保证自然界的平衡发展。同样的,在文化层面,也要有一个文化的“生态圈”,各种文化都能够多样共生,城市才会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三)民俗文化与“地方感”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大部分都是模仿西方国家的,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许多城市都追求大面积的高层建筑,以营造国际化的大都市为目标,但却忽视了城市本身应该含有的文化底蕴,阻断了与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这种“千城一面”的趋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蔓延到了中小城市,这样做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成效,但是对人影响最显著的文化因素却丢失了。每个城市之间之所以有不同,就是因为每个城市的人文特征都不一样,文化底蕴才是一个城市最明显的特征,而民俗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影响的人的性格是影响城市文化底蕴的关键因素。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是可以让人感受到它的风土人情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人有归属感,才是有“地方感”的城市。“地方感”也可以说是对地方的认同,来自于并不属于这个区域的人可以通过这里的文化辨识出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形成“地方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民俗文化可以渗透到民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民俗文化包括了物质方面的,也包括了精神方面的,它是一个地方民族创造力的外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民俗文化建立起与所属地区的情感,也就形成了“地方感”。人是文化的主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需要人来完成,许多民俗活动都有大量的民众参加。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可以再现文化记忆,使人们产生文化共鸣,自觉传承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将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特性中可以使一个城市找到合适的定位,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温瑞塘河流域的端午节龙舟文化
(一)温瑞塘河流域的概况
温瑞塘河是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位于温瑞平原的重要河网水系,三溪是它的主要水源,即瞿溪、雄溪、郭溪。它的流域面积十分广,流经了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温州形成了独特的“温州模式,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也是不断加快,温瑞塘河流域正处于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新社区的规划和配套的农房改造工程是温州市推进城市化的两个重要项目,随着这两个工程的开展,许多传统聚落都被拆除了,而且在拆除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民俗文化。新的城镇都是由新的群体组成的,他们之间的文化认同并不一样,这就是温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endprint
(一)温瑞塘河流域端午节龙舟文化的背景和特色
端午节是我國的传统节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过端午节。温州过端午节与其他地区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人们会吃粽子和咸鸭蛋、采艾蒿、挂香囊和系长命线等。但是温州所特有的就是龙舟竞渡活动,这是温州端午节中规模最大的活动了,它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温州端午节划龙舟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这种活动来祈求平安,到南宋时,划龙舟已经是民间普遍的活动了。温州的温瑞塘河流域的端午节龙舟文化是综合性的民俗文化遗产,它包括了民间信仰、民间工艺、民间竞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温州文化积淀的代表,也体现了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了人们努力奋斗的精神。
用作竞技的龙舟在制作方面要考虑到很多的小细节,船身的颜色要有所不同,这是用来区分龙舟的标志,每只龙舟在龙头、龙尾、龙鳞方面都要统一,旗帜和划手也要和所在的龙舟相统一。如果船身是黄色的,那么龙头、龙尾、鳞片、旗帜和划手的服饰都应该是黄色的。在龙舟中,船的颜色十分有讲究。其中蓝色和黄色是正色,红色代表的是火龙,有性情暴躁的特点,但是没有黑色的龙舟,人们普遍认为用黑色不吉祥。每个龙舟上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旗帜,旗帜在龙舟竞渡中十分重要,每个旗帜上面都会有旗号,这些旗号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它们与村落和姓氏有很大的关联。旗号代表了对家族的宣扬,它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而且一个家族的旗号一经确定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
台阁是龙舟文化的另一特色,台阁又叫做彩龙舟、彩舫。台阁是温州特有的观赏物之一,台阁的船身很大,可以容纳一百多人。台阁的一个特点就是船身上面有楼阁式亭台,有小孩子在台上做表演。台阁上也配有管弦乐队,他们会一直伴奏,台阁一般会在河道里面放置四到五天。有台阁的地方一定是热闹非凡的,人们会在河岸两旁观赏台阁,台阁在巡游时也会放鞭炮,场面十分热闹。但是台阁并不是每年端午节都可以见到,这是因为台阁的制作工序复杂,而且制作成本很高,既耗时又耗力。台阁的出现,体现了温州人民独特的创造力与智慧结晶,这也是温州市端午节龙舟与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点。台阁虽然会耗费大量的物资,但是人们的心理普遍得到了满足。温州龙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会与地方俗神信仰密切相关,各个地方的仪式都会略有不同。但是基本都会有拜龙船娘、擂龙船鼓造龙舟、斗龙、请殇进河等几个环节。
三、温瑞塘河流域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的龙舟活动都是由民间人民自发组织的,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龙舟活动时,参与的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会造成不同村落之间的矛盾,出现斗殴事件。龙舟活动曾经被禁止了很多次,温州龙舟活动逐步复兴的时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2003年,韩国对“端午祭”进行申遗,受这个事件的影响,很多人都反应要开禁龙舟禁渡。2004年温州市政府正式确立了龙舟竞渡的合法性,虽然历史上对龙舟活动进行了多次的禁止,但民众对龙舟还是有很大的热情,龙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
2004年之后,温州市政府对龙舟竞渡的管理也逐渐体系化,成立了相应的龙舟协调小组来统一指导龙舟竞渡的活动。对龙舟质量的重视度还是很高,如果要申请龙舟竞渡活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过程。事实上,政府还是以一种硬性的政策来管理龙舟竞渡的活动,这种管理模式的行政成本非常大,同时,这也限制了龙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政府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龙舟竞渡活动的发展,如果政府采取高压政策限制龙舟竞渡活动,不仅不会使龙舟文化逐渐消失,反而会使它的生命力越来越强盛。目前的温州市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它对龙舟竞渡采取的是比较开明的政策,政府通过规划龙舟文化产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这在整体上有利于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保护和传承龙舟文化的对策
(一)地方性文化的功能与意义
龙舟竞渡已经深入到了温州人民的生活中,这项活动已经传承了近千年,在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必然会出现积极的一面又不可避免的出现消极的一面。传统的龙舟活动会出现群众斗殴、变相敛财的现象,龙舟活动有很多负面的因素,但是它在政府屡次禁止的情况下还能流传到现在,这说明了它十分符合群众的心理需求。龙舟活动中贯穿着祭神、酬神的仪式,这体现了人们对神明的尊敬态度,也符合温州人民自古就崇尚鬼神之说的特点。民众希望可以与神明进行沟通,通过龙舟竞渡这一活动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神明的保佑。从一定层面上说,龙舟竞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力量,人们在这种精神信念的支撑下易于形成勇于冒险的精神品质。温州民间文化的地域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信奉鬼神、崇尚神明造就的,这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小传统”,这种地方文化的存在从表面上看存在很多的负面因素,但如果和当地人民的内心追求与生活传统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地方文化的“小传统”如果利用的好就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传承龙舟文化的措施
温州的龙舟文化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像龙舟文化这样的民俗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护民俗文化的发展有十分大的现实意义。要实现民俗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需要政府、人民等多方面做出努力。以龙舟竞渡活动为例,可以从中看出很多微小的细节。
1.政府加强对龙舟活动的组织管理
政府的政策直接影响了龙舟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端午节期间的龙舟活动,政府应该从民意出发,通过调查、访问来充分了解民众的意愿。举办龙舟竞渡活动,相应的安保措施不能缺少,但政府在这方面要适当减少行政干预,给龙舟竞渡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温州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的传统村落都逐渐消失了,新的城市社区也才刚刚形成,这正是政府制定新政策的很好的一个时期。传统的龙舟活动是以村落为单位展开的,在传统村落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进龙舟活动的发展,使这种民俗活动在新的城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增强传承动力,修补传承断裂
温州的端午节龙舟文化是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面对衰败的时候应该采取措施增强增加民俗文化发展的持续性。龙舟竞渡的主体是人,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才是关键。在新的社区内,要寻找龙舟竞渡的传承人,让这些传承人在社区里讲解有关传统龙舟的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龙舟文化的群众知名度。另外,应该有基层部门管理社区龙舟竞渡的发展,杜绝之前变相敛财的现象,使龙舟竞渡成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活动。新型城镇化中的社区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对待龙舟文化,主动组建本社区的龙舟队,与其他社区的龙舟队友好交流。龙舟竞渡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它很考验一个龙舟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每个划手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要配合整体行动。这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方式,许多青少年对这样的民俗文化了解并不多,通过让青少年参加龙舟竞渡的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记忆,与此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寻求创新发展,合理利用资金
任何一个事物要想长久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对于龙舟文化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更为重要了。传统的龙舟竞渡在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有关负责人应该在竞渡方式、竞渡目标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竞争的同时增加友谊赛的比重,让更多的人明白龙舟竞渡是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竞争活动。在龙舟活动的资金使用方面,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资金的流向进行记录和管理。同时,资金的使用也要透明化,龙舟协会要多公开资金的使用明细,在资金运转出现问题的时候,可适当向政府寻求帮助。
五、结语
温州的龙舟文化只是众多民俗文化中的一种,但是它现在的状况也代表了大多数民俗文化的现状。城市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多方面的关系,民俗文化在城市化的发展中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许多领导人都没有意识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支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将民俗文化的保护提到日程上来才能唤起更多人的民族记忆。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新城镇的建设中才能让人们更加有归属感和认同感。endprint